國際中功總會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天華修院
新帖 | 查帖 | 刷新
改贴/删贴
天华文化研修系列对话7:文化篇
圆顿弟子
一朝梦醒:
 “大道自然”是不是指的是:大道按照规律运行,原本就是这个样子的?如果是的话,那么“顺其自然”是不是按照规律去想办法行事,而并不是消极的等待?

龙吟:
可以这么理解!但讲起来还有文章。因为人本身也是道的一部分,什么时候有为,什么时候无为,如何来把握和顺应这里面很精微。既不消极等待又要合道而行,顺应大道。你实际上是在说阴阳转化的问题,导读上关于这个问题是这样讲的:
      “阴阳转化,既包括阴阳物质的转化,又包括事物阴阳性质的转化。阴阳转化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人为的转化,一种是自然的转化,人为的转化方式也就是人为地把握阴阳,打破原来的状态,促进阴阳向有利的方向转化,达到新的阴阳平衡和谐。人为的转化方式,是通过斗争、突变、和平演变、渐变、谈判、谈话、引渡等手段完成的,可应用于社会,获得政治解放和经济解放;也可以应用在自然科学领域,改造自然,争取自由,获得生产实践的成功;也可应用在生命科学领域,开发人体特异功能,把握阴阳,在不同层次上获得身心的解放。
      自然的转化方式是通过大道自然的规律,按照宇宙自控调节的方式,完成阴阳的自然转换。手段是在社会领域中无为而治,在谋略中静待天时,在自然领域中听天由命,靠天吃饭;在生命科学领域中顺其自然及生态平衡的自然调节。
      通过以上两种转化方式,可以看出斗争仅仅是促成阴阳转化的一个手段,若把斗争哲学作为事物转化的唯一途径,那么在有些时空点上就会适得其反。”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阴阳了。但如何把握的前提是先要明道,知道万事万物生成、运动、发展以至消亡的总趋势和各个阶段的子规律。然后才可以谈有为(人为转化)和无为(自然转化)的问题。说顺应是对总规律和大趋势的顺应,因为这是不可逆转的,必须顺应;这是无为。在这一前提下对于阶段性的规律我们可以把握,进行小范围的地调整,这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假如当有为时我们消极等待,当无为时我们盲目作为,其结果都将是非常糟糕的,前者使我们错失良机,后者使我们头破血流,毫无生机。比如说我们在事业草创的十多年,如果没有先生对高潮的把握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功;而在99以后如果没有对低谷的主动把握就不会有今天全身而退,也更谈不上走向世界了!但这些把握又同时是顺应气功发展的总趋势而为的,试想如果反向操作会是什么结果?所以说把握的前提是顺应,顺应是为了更积极地把握。打个比方,当一个事物处在旺盛的发展态势时去阻碍它,在它行将消亡时却不惜一切代价去挽救、支持它,即便你所采取的谋略手段方法和力度都很正确和到位、丝毫无误,却并不能阻碍这个趋势的运行发展,更别谈改变结果了!而且我们的个体或局部也将因和总趋势的冲突而损失惨重以至于生机尽失。而如果采取相反的态度,虽然也没有改变事物发展的总趋势,但对我们局部的个体却是截然相反的结果,因此对个体而言,我们把握了阴阳,彻底改变了命运。恰如对一个将死的病人想去救活他显然是自找苦吃,但我们可以在接受它死亡现实的前提下积极把有生之年的生活调理好,精神安抚好以求得一个对痛苦相对的解脱甚至是快乐的结局!因此,无为是绝对的,有为是相对的,但在特殊阶段,比如事物发展的临界点和极反点上,用我们的专业术语说即阴阳性质转化时,有为是绝对的,亦即说是需要人为转化的配合的。表现于人的行为上就是在顺道前提下的积极有为,因为此时的临界和极反状态本身即是总趋势的体现,对总趋势的顺应和对阶段趋势的把握在这里得到统一,换句话讲,此时有为就是无为,极反就是中成!所以先生在阐述阴阳转化的两种基本方式时这样说:
      “阴阳转化要受大道自然这一麒麟哲学总规律的支配,这就决定了阴阳转化有两种基本方式,即人为转化和自然的转化。
      人为转化是人通过某种手段或方式打破原来的状态,促进阴阳向有利的方向发展,建立新的平衡,它可运用于诸多领域,在社会领域中可以获得政治解放和经济解放,如新中国的成立和目前的经济改革,都是人为促使其阴阳性质转化;在自然领域中,可以改造自然,争取自由,获得生产实践的成功;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可以开发人体特异功能,把握阴阳,实现人--神过渡和由低级向高级生命形态的发展,如在自身修炼过程中,自己的慧根不好,量级不够,你就可以通过刻苦修炼,不断积累能量,从阴阳两方面提高量级,促使你层次的提高,实现渐变的发生,当你的量级、层次提高到极点,也即是渐变到了极点时,就会出现突变即质的变化,实现由低级生命形式向高级生命形式的过渡。
       人为的转化方式有时是局部的,有时是整体的。
自然的转化方式是大道自然,是宇宙自控调谐,顺其自然地转换阴阳......"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是这道理。在生命科学领域,当某些项目需顺其自然时,我们只能用生态平衡的自然调节、自然的转化方式,如果人为地去转化反而适得其反,因为有些东西不是人的力量所能控制的,是受大道支配的,是合道而行的。”
最后又作结语说:“ 当我们俯视这八大规律和其它宇宙观、方法论时,又进一步开慧出:这一切都和阴阳物质的生成、运动、发展、消亡有关。”

      这里说人为的转化方式有时是局部的,有时是整体的。局部的就是指阴阳物质的转化,是量变的过程;整体的就是指阴阳性质的转化,是质变的阶段,突变的关键就是对质变的把握,这就是我上面讲得有为和无为的统一了。
      综上所述,也就是说:阴阳转化是大道自然律的实现方式和表现形式之一,人为转化作为阴阳转化的方式之一,其本身就是大道自然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其内在机制。这就使麒麟哲学从立论之始就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立足于人道的经典而上达天道的奥秘。

一朝梦醒:
非常感谢,看了以后明白多了。
这里我有这样的理解,看看怎么样:有为而行和无为都是统一在“合道”而行里面。看旋极图的阴阳交界线,是蛹动的,表示了阴阳事物两方面的斗争性。斗争方式根据不同的情况,要么采取策略有为而行,要么顺应其势,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到来。有为里面有无为,无为里面有有为。

龙吟:
实际上在任何时候自然转化和人为转化都是同时存在的,即使在听天由命的自然转化中,如果是在明道的前提下,这难道不是对目前状态的一种有为把握吗?只不过它是以无为的方式体现这种把握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对事物永远都应持一种积极有为的态度,即使在静定无为的时候却并未泯灭那一丝觉照,这和通常意义上的消极避世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心态,两重境界!诸位应好好思维这里的区别和其深远的现实意义及历史意义!

七宝菩提:
厚地高天老师,关于天机图有两个问题请您指点一下:一。“一片神秘的黑色中,突然一个白色混沌团在中心爆炸”,这个“黑”“白”各表什么?为什么不说是“黑色混沌团在一片白色中心爆炸”?二。“用十字符号代表“人际通则”,讲述人际交往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事项和规律,”“要想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达成目标,必须掌握人际交往的方法,懂得人类社会人际交往通则。”这个人际通则 是单指与人呢,还是与动物,鬼神等众生一起呢?这个通则是否与佛家的“戒”相同? 谢谢您。阿弥陀佛.

厚地高天:
我想黑色代表形而上的未知(也就是我们无明未生、知见未立)的状态,所以才神秘;白色代表形而下的有知觉状态吧。人际通则肯定是指人道的交际通行规范。个人认为和戒律关系不大。主要应该属于四摄法的范畴。法理情中的情为主。所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而已。我们在师父的迹行当中几乎可以见到这四者的完美运用,所以当年才能在八年草创中通行无阻。只不过在本门文化里师父用现代语言来阐述这四摄法罢了,当然,天华文化对所有传统文化优秀部分的继承都是有发展的,不是简单的照搬原样,这一点要注意。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七宝菩提:
“对事物进行小范围内的调整,就可以大大造福于人类。”这句话里的“小范围”怎样理解,请老师指点。本来想不问问题了,可看到不明白的还是很想知道。

厚地高天:
小范围是指事物发展总规律之内的范围。比如人的生命终归要结束这是不可逆转的,但是在这个范围内我们可以调整个体生命的长短和健康状态。再假如某天某人的运行轨迹里注定在某时要出车祸,但是有人预测到告诉了他,他改变了出行计划得以幸免,然而那天在本该他出事的地方别人仍然发生了车祸。那么在那个时空点注定要发生车祸这是定数,小范围调整的结果并没改变这个总趋势,但对两个个体的生命来讲却有着生与死的差别。这就是小范围调整的意义。

七宝菩提:
王阳明是以禅宗去改造了儒学,与佛学有些近似,赶不上佛教的圆满。这是我大致了解后的浅见。厚地高天老师能否谈谈对王阳明的看法以及我们平时修行时对其理法去粗取经的问题。

雏菊莲心:
“阳明为什么那么反对宋儒尤其是朱子的注疏辞章之学标价为"支离",原因也盖在于此。所谓"支离"就是把只能内在的体验意会的"道"变成了即使没有体会也能言之有理的"学"。这相当于,把诗变成了诗歌作法;把伦理变成了伦理学;把宗教体验变成了宗教研究,把人生智慧变成了学院派的学术研究。更不雅的说,是把微妙的运用着全副知觉感受的爱情变成了婚姻文书,结婚指南一类的教科书。用大字眼说,这样做,实质上是使圣人之道的中心或本源性的意义被"支离"了,瓦解了,一切都变成了"话语"。既然变成了话语,也就可以变成语言游戏,嘴里不说心里话的形式主义的语言操作。这种做法使"圣经"普及以致于出现了成熟的举业"教会",而事实上圣学的精义已经消亡。孔孟复出反而考不了这种"经义""制义""时义"时文",就是滑稽而严酷的证据。
……
阳明虽然反对记诵辞章,沉溺于训诂注疏的"支离之学",并不反对学习。就像我们按"按说"式自以为是的逻辑推断,主张"悟"的阳明一定偏好伶俐之士,然而他却"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一样。为什么?因为前者不容易"笃实"而后者才能真学实修。更关键的是这个学不是记问之学,而是大人之学;是学做君子,而不是学做"讲师"[所谓能文不为文人,能讲不为讲师]。阳明又从来不提意义深远却无法操作的口号,总是保持着可感可信的说服力引诱力。他问同学们,你们当中是那些资质虽然超迈却大言欺人,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以为是的人受好评;还是那些虽然资质鲁钝却谦默自持,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表里一致的人受好评?”——《王阳明大传第六回》3小节语

厚地高天:
了解王阳明对于我们领悟先生的文化特质有很大的帮助,在阳明先生的心学中最为核心的知行合一理念被先生完整地吸收到本门文化的阶段教学和功法体系中并加以发展,所谓阶段速成,实际上是学一段,行一段,解行相应所以能速成;功法习炼也是炼养结合,动静相间,养是慧悟,炼是行动,同样是贯彻了知行合一的思想,所以了解了阳明哲学的产生来由和历史背景也对我们进一步领会先生的深刻用心大有助益。这就是特别推荐这些文章的意图。但是由于阳明心学虽然强调的知行合一,但对如何去“行”却仍然说得过于简约,甚至有时会形成一个怪圈——“心即理”的提法本来是为了区别口头与内心的混淆不清,却又因为这个“心”的难以把握最后又回到口头文字的形式上去,因为无形的“心”毕竟还得变成语言文字的“理”才能被人所见。心和理的界限永远是含糊不清的,它绝不是一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可以了却的。事实上心学发展到末流也确实是这样的情形。这和本来直指人心的禅宗必然会滑向口头禅的泥潭几乎如出一辙。问题出在哪呢?可以说是成在简约,败亦简约!由于简约,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真明心者可顿悟成佛;由于简约,阳明心学将理落实在真心达于外用可收“立言、立功、立德”内明外用之全功。但是也因为简约,禅宗的开悟无从量化而给知解宗徒以生存空间,从而流于口头禅;因为简约,“知行合一”的具体落实缺乏一种层次分明、进度井然、体系严密的实施程序最终难逃被心学末流挂在嘴上的厄运。看来,这里除了理念之外还有个落实的问题,除了明理的人能落实到位,还有个未明之人如何一步到位的落实并产生效果的问题。如果一种理念只能为少数高人雅士才能玩味或者受益,那么这个文化理念或者体系究竟能对人类的进步和心灵解放产生多大影响?带来多大利益呢?如果要能化阳春白雪惠及下里巴人,是不是更大的发挥出这种文化的终极价值和普世效应呢?作为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己任的历代先贤们这难道不正是他们追求一生的终极目标吗?
如果要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把抽象理念化为自心本分的需求,并设计出整套完整的操作系统并量化为具体行为一步步落实它,倘若要本身不明白却同样有愿望追求上进的人能一步入门,就还需要设计出阶段成就方法籍此一步步登堂入奥。倘能如此,心学所追求的目标才能真正落实,心学也不会很快就落入末流了。我们对照一下天华文化的所有特点,不但完全具备了这些特质,完美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彻彻底底化高深学理为平易大道,变空中楼阁为通天之梯,上智之人可以借此变高深玄理为智慧证量,中根人可赖此解行相应步步有证,下根人更可依此法行持启发正智、转迷为悟。无论知行到这里都化为一套阶段速成的养生修道体系——也是一招一式的具体意念和动作。知行之间从此再无模棱两可的空间,无论悟后起修的、从修发悟的还是证体起用的无不从这里开始下脚。人类文化发展到这里我们看到的已经不仅仅是曙光,而是光芒万丈的太阳了。

持明金刚:
你好,我是以前给你发问的LILI,有两个问题请教老师,一是为什么五明佛学院以sdj堪布为首的那么排斥我们中功,有什么深层的密意吗(sdj应该是有大神通力,侧面了解的),又或者类似达赖喇嘛出走有深层的考虑?二是我奥运期间去了一趟五明佛学院,住在xx活佛那,我自己分别心揣测这次去见到的成就者似乎见到我的时候都有点异样吧.问题是这样,我在去的路上,发出意念如果我接触的东西与咱们的理相违背,我就放弃密宗缘分,如果一样的理,请大成就者们给我合理合情的提示(我又用奇门遁甲打卦很吉利).结果在到达色达县的路上最后一天,奇迹发生了,就在卦上显示的时晨,通身似火似冰,体内气机象大海澎湃,心一片狂喜(就象心要喷出体外),心中疑问就象冰一样化无了,对xx上师和咱们师尊充满无限的信心.这种状态我问了上师,上师说真实的,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大灌顶,也没有传什么法啊之类的,只是当时脑中有清晰的上师和好多成就者的形象.

厚地高天:
你好,好久不见了。
首先对于不管是显宗还是密宗的有名气的僧人,大德也好,小德也好,不要迷信他们的智慧全能。要知道他们也是有不足的。尤其对于中功这样源于传统文化又超越其上的新文化,作为旧文化主导其思想的大德们认识也需要有过程,不可避免的受自身知识结构(后得智)的局限而一时间难以窥其堂奥。这在过去诸大德之间也是屡见不鲜的。比如虚云老尚和印光大师的分歧,星云法师对宣化上人的看法,印光大师对精气神转化理论视为魔外等等,他们互相的不认同就是他们各自的局限,并不全都有什么甚深密意。至于能不能正确认识或者接受我们的文化,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智慧,而是缘分。不管是一般的世间人还是有修证的出家人,只要和我们文化有缘,和师父有缘,和向他介绍的人有缘就会欣然接受。反之不管他是何种人都不会立即接受的。至于你说的那些感受应该和灌顶的效果相同,算是一种感应道交吧。很好,说明你真地发出了真诚心,恭喜你!谈到sdj堪布有没有神通我不知道,但我感觉他更多是对理教较为通达,这似乎是他的专攻,但修证是否达到传承应有的证量没有可靠的信息。但是这和他们的成就又不相矛盾的,和我们学他所长及必要的尊重也不相矛盾。对人的认识有局限是如此,对文化的认识局限更是如此。好比对念佛法门的争议佛门大德间从来没有间断过,为何呢?因为这是唯佛与佛方能究竟认同的东西。意思就是说对一个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的文化,只有和创立者站在相同的智慧高度才能彻底认识他的全貌。除此之外,初接触者只有凭缘分的深浅来决定认识的程度,已结缘者则必须靠身体力行研修运用实证的程度决定领悟的深度。所以这类问题强调的是善根、福德、因缘三个条件。而其中因缘最为重要。所谓得生与否,全在遇缘不同即此了。 所谓法不孤起,仗缘方生。对天华文化也同样适用。

持明金刚:
呵呵,不愧我们是同门,结论都差不多,不过真敬佩你认识的比我清晰,总结的详尽。去了五明佛学院才深切的体会到我们师尊的伟大和高明,我们文化的优越性。

厚地高天:
作为天华文化传人既要有我们文化特有的理性稳健、低调务实、从容大气的作风,又要有与此文化特征相适应的文化自信。这就要求我们既不能固步自封、坐井观天、夜郎自大,狂妄无知的将自身凌驾于一切传统文化之上,又不能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囫囵吞枣、不加甄别的在传统文化的人事现象面前诚惶诚恐、手足无措。更不必自甘下劣、高推圣境。鼎故革新的天华文化既来源于古今中外历史文化的深厚土壤,就理所应当尊重和感谢人类历史文化的滋养之恩,对所有民族的古圣先贤的不敬和排斥都无一例外的是小人之举;反过来,对这些人类历史文化合理内核的继承发扬和对其陈旧部分的大胆扬弃后再进行集成升华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又注定了天华人在适当时候必须跳出历史文化的藩篱,平视和俯视他们经年久远蒙受的厚重历史尘埃,只有大胆心细地拂去尘垢才能还原和激活其蕴藏的巨大的文化原动力,用以造福当今和未来的人类社会,推动人类社会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从而完成这一轮人类文明的文化薪传和新一轮文明开天辟地。有继承就不能不尊重,有扬弃就必须有理性。这应该是现代炼养文化合乎逻辑的文化性格,也应该是这个文化生态中人合乎中道的文化心态。闭户称尊是可笑的,顶礼膜拜是可惜的。


刨根问底:
吴承恩能写出那么神奇的书,是什么量级的?他也是神仙么?

厚地高天:
吴承恩属于笔记功能型的人。慧眼功层次。和功舞、神拳,功态诗、画是一个层次。但功能稳定,是这个层次里量级最高的。

刨根问底:
笔记功能型,第一次听说, 他进入功态后能写小说? 那他写的都是真事儿了? 他天生的就有这功能?

厚地高天:
对呀,师父讲过的,不记得吗?他说高士其的科幻小说基本都兑现了,这类人属于笔记功能。他们自己不知道,叫灵感来了。其实这个灵感就是一种功能态,这种灵感能持续到完整的把功态信息连续的记录下来就成了小说。而且一定很精彩。其实很多畅销书作家都属于这一种类型。他们进入状态的时候常常一发不可收,必须得完成后才能停的下来。在古代也有,在佛门有两部经论就是笔记功能记下来的:一部《华严经》是龙树菩萨功态中下龙宫向龙王请来的,他走马看经题看了三个月都没看完,凭超强记忆仅请来《八十一卷》这么多,据说还只是纲目,只是全经的万分之一;详细内容清参看本贴:[url]http://houdigaotian88.uu1001.com/read.php?tid=2091&page=e#a[/url]另一部《瑜伽师地论》是无著菩萨功态中到兜率天内苑听弥勒菩萨讲课回来后记下的课堂笔记。尊师把这类情况归纳后给他们命一个名字,叫笔记功能。以上说的都属于成熟稳定可以为己所用的笔记功。而我们见到的练功人开发出来的笔记功大多还不能达到这种稳定态,不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最多是一些功态诗什么的。如果长期有意识进行专项训练将有可能在这方面有所成就。

玛阿吉米:
见过一位西藏公认的活佛(西藏有很多不被藏民承认的所谓的“活佛”),原来是一个寺的主持,因年事已高,退下来。按说年龄不是太大, 但在给人带哈达的时候,身体有些颤颤巍巍,看上去气色不是很好,大概因为佛教只重修心,不重修身的缘故吧。

厚地高天:
我想你说的那是显宗,如果是密宗的活佛这么颤颤巍巍就不太说得过去了。密宗是重视修身的。

刨根问底:
红教、白教、黑教、花教、绿教都是密宗?

厚地高天:
红白花黄黑都是密宗,但黑教是邪教。没有绿教!

刨根问底:
黑教是邪教?密宗怎么会有邪教?

厚地高天:
任何文化都有可能被一部分偏激人士偏执其狭隘的一端从而走向异端和邪恶。不惟密宗有,显宗不是也有不少附佛外道吗?道教有个一贯道,白莲教等等都是邪教。不惟宗教文化如此,政治文化也是如此:国民党时期有个汪精卫,共产党时期也有王明、张国焘,社会主义文化里有个空想社会主义。天化文化也会有的,但是终归不会影响主流的发展。有阴必有阳,有正必有邪,而这个“邪”正是依托“正”而存在的。是“正”的伴生物,反之亦然。而且甫一发生的时候常常表现得比“正”还正,但最终都不会长久,必被淘汰。阴阳根本律告诉我们,这种现象在整体系统和局部系统都普遍存在。这个符合法于阴阳的规律。

花间一壶酒:
有阴必有阳,有正必有邪,而这个“邪”正是依托“正”而存在的。是“正”的伴生物,反之亦然。而且甫一发生的时候常常表现得比“正”还正,但最终都不会长久,必被淘汰。
怎么会“比正还正”?这个怎么讲呢?能说具体点吗?

厚地高天:
具体地说,比如当年在印度世尊在世的时候,和世尊同时代的提婆达多也是世尊的堂兄弟。他也带领修行的僧团和世尊分庭抗礼,为了表示他们修行更加精进,世尊规定僧团持“杀盗淫妄酒”五戒,他就规定他的僧团持六戒,连盐也不准吃。这种偏激的心态来修行非但不能成就反而增长傲慢和争斗心。所以最后他的僧团发展到邪教的歧路上,他本人也堕落到害佛生身堕地狱的恶报。这是古代外国宗教文化的例子。另一个现代中国政治文化的例子大家比较熟悉,就是文革时期林彪的表现,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他搞得最厉害,提出毛泽东的话“一句顶一万句”,整天手拿“毛语录红宝书”高唱“四个高举”、“四个伟大”。当时毛泽东还在世听了都皱眉头但又不好说他,私下里说:“他口头上说一句顶一万句,其实他一句也不听”。后来果然应了毛的话,密谋反对和杀害毛的人正是平时把他举得最高的人——林彪。这些现象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表现得比“正”还正,仿佛谁都没有他们正宗,其实是争斗心和嫉妒心作怪。但是往往最应该警惕的就是这类现象。还是孔夫子说得好:过犹不及!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个度,再好的事情如果表现过分了,和没做到效果一样。发展下去甚至会走向相反的方向,得到相反的效果。所以当一个事情比“正”还正的时候,实际上就不“正”了,不正不就会“邪”了吗?先生提出的以中为度就是为了纠正人类文化中这种思想行为上的偏差的。

刨根问底:
旋机图中一半黑一半白代表什么?黑代表 邪,白代表正吗? 各占一半是否说明世间正邪的力量是一般大的? 那怎么能说邪会被淘汰?

厚地高天:
黑白是阴阳的两个方面,他们的关系是互为条件而存在,此消彼长,此长彼消,这是一样的。能量也是各有强弱的时候。但是相对于人的时候就会有取舍,人心总是向善的、扶正而避邪的,所以在人类文化中尽管由于规律决定了邪恶势力有时会强于正义力量,但人心却会坚守正道,自觉地抵制邪恶,最终使正道大行于天下。这就是为何邪教最终不得人心会被历史淘汰的原因。这就像黑夜和白昼各居其半,但人们却选择白天活动,夜晚则尽量避免出来一样的道理。于是我们看到白天的兴旺和夜晚的冷清有了明显的区别。归根到底是人的选择决定的。

和气生财:
社会上夜生活丰富多彩的地方多是丑恶现象多滋生的地方, 阴阳颠倒了,人心不古了,世风日下了。

厚地高天:
是的,当夜晚出现一时的兴旺就说明阴阳颠倒了,这种现象就不合人们日常作息规律,必然会出问题,也必然会被淘汰。人类绝不可能因为夜生活一时的时尚而从此改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正常习惯。这和邪恶一时的猖獗是同样道理。凡有正常理智的人都不会被表面现象所误导。

牛二:
带有“唯”字的,未必落偏,未必不是中道。唯物辩证法是一个整体,包含辩证思想,已是中道。心物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没有本质区别。阳性物质与阴性物质都是物质,都统一于物质,还是符合唯物的观点。
阴性物质是一种特殊物质。白马非马吗?

小鸟:
必须先放下对马克思主义的迷信后,才可以和你讨论这个问题:
首先心物辩证和唯物辨证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前者是心和物之间的辩证关系,后者只是物和物之间的辩证关系。辩证已是中道这没错,但这还有个全局的中和局部的中。打个比方,一条大路和一条平行的河流,假设等宽等长的话,河岸线就是大路和河流的中线,是全局的中,这好比心物辩证法;而河流的中线或者大路的中线则是局部的中,是已经偏在一边以后的中,是偏中之中,这就好比唯物辩证法。所以二者所涵盖的范围是天地之别。唯物辩证法首先就确立了心对物的从属地位,物的存在是决定意识的存在的。而心物辩证法则同时肯定了心和物是同生同在的,不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而是谁也离不开谁。并且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唯物辩证则不是如此,他认为无论意识是否反映物的存在,它都是“客观存在”的。理论上好像很对,但是无法在实践中证实,因为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一个活着的生命的话,世界的存在又有何意义呢?有谁知道呢?连知道它存在的意识都不存在又凭何来确定物的客观存在呢?当意识开始反映物的存在那一瞬间已经落入主观了,换句话说已经不客观了,又怎么可能是不因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呢?客观是和主观相对的,如果没有主观意识,客观的存在就没有意义,没有主观就无所谓客观,他们是一对双生子,怎么能够离开主观去谈客观存在呢?理论上可以分开讲,事实上不可能分开单独存在。所以也就没有意义。还是心物辩证的观点符合事实。心和物同生同在。阴阳物质可以分开讲但却不可能单独存在,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就说的这个事实。就像白马这个统一体,从诞生那一刻开始白和马就是同时存在的,可以单独说白,也可以单独说马,但是事实上却不可能把二者分开。分开就不存在这个统一体了。双方都会同时消失。唯物辩证法则是只看到白或者只看到马然后再对它看到的一部分进行辩证,另一部分他没看到也并不是不存在,但是他们却因为没有被他们的意识反映出来而不承认,这样的辩证对它的意识反映到的局部是中道,但对整体就已经先偏了,所以和心物辩证的中道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完全是不同的维层的真理。可见,这两者是绝对不同的辩证法。

LLCY:
放生还是欺生,我当如何?为什么?

受戒:在我们这里,有人拿网一天能扑抓几百只鸟。买上区区几百钱。而伤害了几百条生命。造孽呀!

LLCY:是啊,以往这些雀儿很少被抓,个别人抓来烧烤,据说味道还不如鸡,尝个野味而已。现在行市看好,甚至网子也因此升值。一打听抓鸟为何?结果更出我意料之外.抓鸟的说:卖给那帮信佛的放生啊!!!因被抓\运送过程中气死、闷死、饿死、残踏而死的鸟儿无数... ...尽管居士们也知道一些内幕,但都各执己见。
慈悲的基础如果是恶,放生的基础如果是欺生,我当如何?
亲爱的道友,如果你就是鸟儿其中的一员,你如何看待?含泪与大家思考并探讨... ...

龙吟:
深观法性,各有因缘。世上的事总是不完美的,有时甚至是很无奈的。很多时候不能去预计结果,在我们只能控制一部分过程的情况下,有些事还不得不做。于是乎只求耕耘不问收获便成了一种很高的境界。以无希求心去做或许短时间内有些不尽人意之处,但长远看却也不无功效。捕有捕的因果,放有放的功德。“收支两条线”,不可因噎废食。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在退潮的时候,有一个小姑娘不停的往海里捡被海水冲得搁浅的鱼,但却不断的有更多的鱼被冲上来。小姑娘仍旧不停的往海里捡。人们好奇的问:姑娘,你这样对那些鱼有用吗?小姑娘一边扔一边口里念叨:对这一条有用,对这一条有用......
天华文化处理问题的方法是:往往并不马上去着手解决其"害"的一面,而是审时度势,以观其效,在大道自然这一总特征的作用下,这些"害"有时会自行消失,这样使我们更有精力去管急待处理的人和事--自身加紧修证,以我们群体的整体场能从根本上去影响每个人乃至全社会的观念。

LLCY:
龙吟师兄看问题总是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所讲的小女孩故事虽然以前看过,现在看了依然很感人。个人觉得不是一回事-----海水无心人有为啊。居士们稍微多用点心就可以调查到雀儿的来源和走向的。而如今呢,很多居士把佛当成贪官供养----佛啊,我今天为你烧香3柱了,你得保佑我发财佛啊,我今天念叨你300遍了,你得保佑我平安.佛啊,我今天放生300,你得保佑我。。。 。。。

龙吟:
理不碍事,事不碍理,在深明因果的前提下,本末不致颠倒,怎么做都是应该的!不慈悲成障则功德无量!总以利生为归。

净妹妹:
什么叫考妣?为什么死去的父母要在墓碑上称着考妣?干嘛不叫爹或是娘呀?我觉得很难懂?请各位老师解惑?谢谢
合十!

厚地高天:
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有现象,它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也许现代人觉得无法理解、觉得非常啰嗦,很不直白,甚至觉得繁文缛节多此一举。但是在传统文化的系统里它却折射出文化的全息信息,所以如果把它放进过去的时代和整体的文化系统里来看就不难理解这种现象了。在以儒家文化为支柱的祖国传统文化里处处体现着无微不至的人文主义色彩,它从生到死的关注着人的心灵,正所谓始从胎教,慎终追远。慎终就是生命结束时的慎重处理,追远就是要考虑生命结束后对未来产生的影响。讲究的是扬善公堂,规过私室的隐恶扬善社会教育思想,这里的隐恶表现为对担负社会表率天然责任的尊长的不良之处忌讳和回护。这就像佛门里不言师过、回遮善知识的过失一样,所谓“为长者讳、为尊者讳、为贤者讳”就是这一思想的高度概括(当然后来其中的弊端这里就不必说了)。主要从保持对学人的教育效果、维护师长对下一代的摄受力,拉开教学之间的位差来考虑的。这一思想至今还被先生在他创立的文化体系里合理的继承过来演化为“低位态”的修学要求,可见不无道理。因为在以家庭为中心的传统社会体系中家长是天然的第一教育者,从生到死得保持着这个身份。所以会如此。在这种背景下,和中国人的生死观结合便产生了这种特有的文化现象。父母称呼上的复杂变化。比如正式场合父母在世时不称爸、妈,爹娘,而要称“家严(父亲)”、“家慈(母亲)”,称呼别人的父母则“令尊”、“令堂”。严是严厉的意思,慈是慈祥的意思,源于儒家文化提倡的伦理道德“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过”,父亲既然身兼教育职责,教育当然要严厉,所以一个严厉的父亲才是称职的,而母亲则应该是慈祥的才能很好的配合父亲的教育效果,同时也起到缓冲父亲过于严厉对孩子心灵造成的负面影响的作用。否则只有严厉没有呵护不利于孩子幼小心灵的成长,这叫宽严相济、恩威并重的配合教育,典型的中道思想的体现。在这样的父母养育下出来的中国社会的孩子怎么不幸福、怎么会不成材呢?至少也是人格健全的。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和氛围中生活的孩子怎么不温暖呢?(由衷的羡慕中…… )
好了,绕了这样大一个弯就要说到正题了。在这种背景下,父母亲辛苦了一生终归要死去了,不能让父母一生的教育心血随之而去被带入黄土,而应该留下点什么在儿女的心中,这样一来可以报答父母一生的辛劳告慰在天之灵。二来可以使后代永远记住先人的养育之恩,感激父母的教育令自己终生受益,并如法炮制教育自己的下一代,将它继承下去才能彻底报答父母一生的辛劳。中国文化还有个习俗就是人死后要考察其一生的善恶是非,恶的不予计较,一笔勾销。彰显其善德,称扬以激励后人。这样可以让去逝的人走得安心,中阴身听到佳言美誉必定心情会愉悦一些,可以伏住嗔恨心不至现前,欢喜心感来善业先牵,来生投个好胎。(这里面包含着临终关怀和三世因果的文化理念,不要以为儒家没有这个,只是不明说而已,子不语怪力乱神并不等于他不重视)。还在的受到教育和激励(还有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实施机会教育的理念,死了还忘不了对后代教育的责任,这是多么崇高的责任感,多么伟大的父母。到这里已不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了,而是可敬可佩,可歌可泣了)。于是我们看到古人死后都有一篇祭文,内容全是歌功颂德的话,甭管这个人生前是好是坏总有几件善事吧?不好的谁还跟死人计较呢?嘿嘿,可见古人是多么可敬。
有了这么多文化的积淀,我们的父母称谓上不能不有所体现,辛苦了一生的父母临走了除了这个称呼还能留下什么给后人呢?只能在名字上做文章了。父母去世了,儿女照例要考察父亲一生的恩德,上以慰籍亡灵,下以资缅怀并发扬光大。为示尊重不可与在世同样称呼并提醒自己不可能像在世时那样常能亲聆教诲了,要懂得珍惜父母留下的精神遗产,常常回忆父母的教导并自觉遵行。所以称父亲为“考”,就是考察的意思,前面还要加一个“显”字,就是“彰显”的意思,彰显什么呢?考察后的父亲一生的恩德,怎么彰显呢?总结并表达出来告慰亡灵、继承下去如教遵行。所以我们看到故去的墓碑上常写着“故显考xxx之位”。那么母亲去世为什么不用考了呢?要知道传统文化是男权社会,男尊女卑。所以考察母亲一生的恩德只能与父亲相“比”,没办法,谁叫咱是爷们,是领导干部呢?所以母亲只能称“故显妣”了(尽管我们常常还是觉得母亲更亲近些,暗地里常常为母亲打抱不平)。因为是对女性的称呼,所以加一个“女”字旁。因而后来形容一件事使我们受到很大打击时候心情就像死了父母亲一样,就用一个词“如丧考妣”。由此可见,当一个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时候就是它的文化理念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了。人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无一不打上文化的烙印。惟其如此才能移风易俗、匡正社会人心、全方位的发挥其社会功能、开创文化纪元。从而提升整体社会道德(先生创立的文化开出的八大体系就是向这几个方面延伸的框架,就是期待我们这些后继者们去成熟和丰满它、一代一代地去填充它而不是死抱住它)。了解一个文化习俗是有了知识,也就是这方面的常识而已。而了解习俗背后的动机和内涵才算是有文化。按这个标准,现代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并不等于懂得中国传统文化,并不能叫有文化,只能说有知识。有文化才懂得做人,有知识只是懂得做事。而中国文化讲究先学会做人再去学做事,否则不会做人事也做不好或者是不会做好事。细细想来,抚今追古,还是有道理呀……

我心似雪:
一直以来每逢清明节,总要去外婆坟前为老人家扫墓。常看到她旁边的墓碑上写有某某显考、某某显妣的字样。原以为只是古人对父母的尊称。看了厚地高天老师的文章,才知道里面蕴藏着这么深刻的内涵。真是受意非浅。谢谢楼上问得好,老师答得好! 合十!

关于爱国文化演讲的评论:
说他不是大德,是因为文中的狭隘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倾向不符合佛陀的法界一体之平等理念。极容易被极端主义和政党政治所利用。因为真正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是既爱本国、本民族,也爱别国、其他民族,在立足于本的同时不排斥一切与自己不同的文化。这样才有利于世界和平。那么我们对这个演讲称之为开示并加以推崇,是因为它深刻地揭示并落实了小事就是大事、一切从当下做起的务实精神的内涵。对于我们的内证外用都有振聋发聩的启迪作用。领会了就能使我们的修行落到实处,把满脑子的大德开示化为我们自己的东西。

无花果:
泸沽湖的女儿国实行的走婚制,合则来,不合则走,没有人会埋怨,真是随缘而遇,比起我们更人性化,那边虽然经济上不发达,但观念上倒是很进步。

一叶扁舟:
还是少数民族开放、自由, 心胸思路也更开阔些,能容忍以我们的眼光看来不合情理的观念习俗,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厚地高天:
我好像听西昌的朋友说过这事,这是那样的。在这个问题上,似乎儒家文化圈比较保守,中东地区伊斯兰文化圈保守到几近偏激,现在还不允许女性露脸,出门还得包头巾。但奇怪的是即便是这样保守的文化在一夫多妻的问题上也都是容许的。这里面除了男权社会的因素之外恐怕还另有深层次的原因。除此之外的世界其他地区都或多或少有相对开放的习俗或文化,总之都是合乎人性的发展为原则。而对我们天华文化来讲却不仅仅停留在这一点上。首先要承认和肯定人性存在的基本合理性,不能扭曲人性。这样才能使人道这一期生命有合理的、安定的生存空间。然后再配合以务实有效的理论和具体方法加以提升,这样才能挽救社会人心。也可以使人安心办道。不至于整天诚惶诚恐,坐立不安。还没有开始修就满身是“罪”了。请注意:这又是现代练养文化和传统练养文化一个显著不同的地方。圣人说:君子不念旧恶,这虽然是讲待人的,但对于现代众生,在这里用以对待修行过程中的问题也同样适用。用现代话说:一切向前看。这样有利于放下包袱,轻装前进。对于已经犯下的错误一时又改不了的既然木已成舟,与其每天在那里忏悔自责,不如从今日起不再纠缠过去,暂时允许他存在,代之以积极有为的当下能够把握的修身开始,从源头上去改变。这个源头就是去改变这些错误存在的物质基础——精气神的转化。比如说淫欲,一时断不了,家庭的维持也需要,就不要急于硬断,行人道保持合理节制就行。然后坚持练精、采能。通过不断地炼精化气逐步淡化欲望最终达到“精满不思淫”的状态。自自然然、毫不勉强的断掉。如此既给了自己的修行以真实的信心,又不违背入世修炼条件下不可回避的人道的基本义务和责任,磨刀不误砍柴工,一举两得,看似很慢,实际功夫很扎实,反而很快。这比传统修炼者整天诚惶诚恐忏悔己身又不能真实做到不贰过,不但心灵上轻松了很多,而且修行上也真实了很多。试想:他们每天背着那么多罪业的包袱,还能静的下来办道做功夫吗?所以我们看到大量的传统修行者一方面见人就前倨后恭看似恭谨,而实际上烦恼一分没见减少,智慧一天没见增长,修行一点没见长进,若干年以后反而形成了人格分裂,一方面心中满是“佛知佛见”,另一方面自己却人格卑下,连基本做人的标准都没达到,结果给世人造成的印象是:处处拿因果要求别人,而自己却天天都在犯着指责别人的那些过失,发展到极端就会像鲁迅先生所描述的那样:满口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这样的修行人多了,就会让世人以为修行就是这个样子。从而产生误解以致反感了。事实上目前传统修炼界的现状就是这样。所以,在现代信息开放的时代,一味的隐恶扬善非但不现实,反而让人觉得你不客观,虚伪不真实,不能面对现实。因为资讯发达你隐也隐不住,还不如面对他,承认他,想出办法解决它。这个思想体现在天华文化的修炼观里,我给他取一个名字:容恶增善!即一时断不了的恶,暂时容许它存在。然后从眼下能做到的善入手去增长它。善恶是一对阴阳,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善增长了,恶自然会消退。这是天华哲学的发展观在修炼领域的具体运用。即是在处理问题时,先不从那个有害的方面去处理,而从有利的方面去下手。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害处会自然运化掉,另一方面由于我们主动把握对有利因素的增长,又必然促使有害因素的加速消退。如此我们的修炼过程也是合道而行的,同时又保证我们在顺应大道规律的前提下迅速向前发展。
留一个思考:个人的发展如此,社会的发展可不可以呢,如果也采取这个思路结果会怎样呢?

花间一壶酒:
如果待人接物、治理社会也是这样的方法那一定很宽松、和谐,还能一步一步地向前发展。和谐社会就能实现了。对吗?那可真好,师父的文化果然暗藏玄机!

无花果:
伊斯兰教允许一夫四妻听说是因为以前战争的结果造成男人很少,以至于留下了很多寡妇,为了解决那些妇女儿童的生计问题才有了这种规定,也是现实所迫,不是提倡。

厚地高天:
继续讨论之前先声明学术见解与个人生活取向无关,这样就可以把观点充分表达出来,探讨得比较透彻,有利于启发大家对这一人人相关的社会问题的充分认识和思考:
战争因素只能是其中的一种,一般来说一种社会现象的成因都不可能是一种,而是多种因素形成,而其中最主要的还是人性内在的需求和外在社会条件的复合品。比如说儒家文化对一夫多妻制度的考虑是从治国、平天下的高度来设计的。他们认为天下不太平的重要因由之一无非是人性中固有的食色两大欲中色欲的泛滥,所以提倡“存天理、灭人欲”、“君子之道,肇端于夫妇”。而控制人的欲望是个长期的工程,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把这个欲望的诱因之一——红颜祸水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则是可以立马奏效的。因此先从制度上大面积控制其泛滥。所以从一开始就对女性这个欲望的最大诱因管理得很严。终生都控制在家庭这么一个小范围(这里不讨论女权伸张问题)。而从人性的角度上看,女性的阴性特质决定了性取向相对保守、内向和单一,大多数一个男人只要可靠就可安度一生。男性阳刚的天性决定其性取向的外向和多元性(说白了即是圣人们看透了男性天生比女性好色),于是通过多个女性的阴来平衡一个男性的阳以达到阴阳协调。这样问题始终控制在家庭的范围内。社会就少了很多是非了。当然这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那么剩下没耗散完的多余能量则通过合法的色情产业——烟花柳巷来平衡。他们认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这里的小人和女子不是贬义词,而是中性词,指他们的心量小。容易生是非。把她们控制在家庭内部就可以把是非控制在很小的范围来消化。有利于社会稳定。所以我们看到凡是大户人家、三妻四妾的争风吃醋矛盾也多。但这毕竟不会造成社会问题。再大的问题也在家庭里消化了。然后再用三纲五常的一套礼教来对家庭实施教化。“大丈夫三妻四妾天经地义”在当时是理直气壮的正统观念。这样就保证了中国社会大一统能维持两千多年。
诚然,从现代文明的立场看,这样对女性很不公平,而且发展到极端的时候简直是对女性权利的践踏和摧残,我们男性也不能同意的。但是如果跳出性别和个人的圈子来看这个问题又确实不无道理。我们看无论古今中外不管是一夫多妻制还是一夫一妻制都没都从事实上消灭一夫多妻的事实,只不过在变着花样继续存在而已,西方就不说了,仅一贯保守的中国社会女性解放了这么多年了,还是有那么多女性明里暗里自愿当“二奶”或作“小姐”,这不能简单的归罪于这些女性本身的问题,也不全是生活所迫,而是个深层次的人性和社会问题。与此有关的官员腐败就不说了。共产党执政后号称消除了丑恶现象,但实际上由明转暗,事实上从古至今统治阶层几乎没有不是多个异侣,只是迫于时代要求变换明暗不同的形式而已。下面更是因生活作风问题犯错误的不可胜数、屡禁不止。原因是对人性问题看得过于简单,不像圣人们那样明智和善巧。硬来是不行的,得讲究方法,必须在疏导的前提下才谈得上想办法化解和提升。由于压抑了几十年,改革开放以后就更是如江河决堤,一发而不可收拾,中国社会的色情泛滥一下子倒退到比解放前还猖獗,比西方社会还混乱不堪!几乎一夜之间摧垮了中国人的道德堤防,形成了民间所谓“全国人民乱睡觉”的混乱景象(当然有些夸张,但也能说明问题)。女的解放出来反而助长了了这一趋势,不但一夫一妻名存实亡,还实际上形成了多夫多妻。这已经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我们触目可即的事实。由此造成的大量的社会问题就不用说了。这样看来还是圣人站得高、看得远。早就说“红颜祸水”。并不是说女人天生有罪。而是讲她的存在对人们的诱惑太大,客观上成了惹祸的根源,在不能控制人类的欲望之前,对这个诱发因素加以控制不失为一个相对有效的权宜之计。无论从个人和天下的利益出发都必须加强宏观上控制和管理才行。这和女人个体的善恶无关。所以对这个问题必须正视,至少要平视,而不能忽视或简单对待和处理。必须采取务实的态度。既要肯定人性中与生俱来的合理性,又要看到他泛滥后的危害性,在这两者间取一个平衡点,也就是中度。这样才能解决好人性需求与社会安定以及人权尊严的问题。在适度顺应人性的前提下提升个人和社会整体道德。在这个事关天下兴亡的实际问题上,任何高谈阔论的空头道德说教都是不切实际,并且毫无意义的。重要的是解决问题!天华文化的婚姻观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他是超前的文化,是对人类社会道德伦理江河日下的未雨绸缪。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这一新伦理观终将一步步凸显出对当代多元而混乱的价值观的拨乱反正功能。

无花果:
“而是讲她的存在对人们的诱惑太大,客观上成了惹祸的根源“
不能同意!还是从男人的角度出发讲的,与其说”对人们诱惑太大“ 不如说有的男人欲望太大“。 根源构不成,顶多构成导火线,根源还是欲望本身。

厚地高天:
没错!这是男权社会的观点。不但如此,整个儒家文化都是建立在男权社会的基础上的。男尊女卑嘛。到现在也没有彻底改变。所以在当时这更是改变不了的现实,要解决问题就必须面对现实来考虑对策。不可能让全社会的男人们都去禁欲。只能慢慢教化,没教化完全之前先要有个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案不是?我已经说过这是权宜之计。儒家同时一直在提倡诚意正心的嘛。欲望这个炸弹没排除之前不得先把导火线熄灭掉?

无花果:
儒家文化我是接受不了的,去山东我就觉得憋得难受,那地方礼数太多,受拘束, 本来去放松一下,结果去了后就一直要笑着跟人说话, 笑到肌肉发酸, 就怕人说不懂礼节。 回来后不但没放松反而累了。

厚地高天:
作为中国人,无论你接不接受,你身上都或多或少残留着儒家文化的烙印,它来自先辈们的代代相传,作为生活在儒家文化主导两千多年的国度的一员,无论你愿不愿意,它都已经根深蒂固的在你生命里打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号。因为从你生下来开始就无时无刻不在受这种文化的熏陶感染,也无论你承不承认,它早已潜移默化主宰着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你自觉不自觉用儒家文化的价值体系判断着自己、他人和社会的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比如“将心比己,推己及人”;比如“君子、小人”等等。这,就是文化不可抗拒的力量。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我们今天探讨的是一个社会学意义的问题,必须把自己撇开,把它放到一个更大的时空范围去评价它。至于个人对它的价值判断是另外一个问题了。不过,在这样的背景和当今80后婚姻现象(参考信息:80后婚姻已经走向性交易市场[url]http://qzone.qq.com/blog/611994185-1222926940[/url])的发展趋势下来思考先生提出的“随缘而遇”的婚姻观就会悟出其中蕴含的深远的社会学意义了……

日月星:
随缘而遇 是指遇到谁就是谁了? 不去过多的争取真情、过去了的也不留恋?可是有感情的人就会痛苦,没感情的人也不会幸福。真费解?

厚地高天:
哈哈哈,体会到了吧?问题出就在感情上了,所以佛家说感情是智慧的障碍,是烦恼的根源。不过不是要你变成冷血动物。只是不要执着这个感情,叫破情“执”。不是遇到谁就是谁,那不成了动物了?还得是来“电”的,也就是双方自愿的,这个“电”就是“缘”的表现了(这里要说明:花痴见个人就来电不在此列,那是毛病)。但是心里不要想着一定天长地久,也不要想着哪天就一定分手。就是在一起就好好相处,善待对方。如果哪一天双方没有感觉了也不必痛苦不堪、寻死觅活甚至对薄公堂。不可不求,不可强求。面对现实,好合好散潇洒离别,要明白这是“缘”决定的,是有定数的,有可能是一辈子,也有可能只有那么一段,所以强求不来。试想,如果整个社会都持这样的婚姻观,是不是少了很多离婚官司?少了很多痴男怨女?这实际上已经是未来男女关系的发展方向了。已经有研究婚姻的社会学家曾预言:大约再过50年,婚姻这种社会现象将成为历史。根据目前的趋势我看还有可能提前。90后以后婚姻存在的意义基本没有了。当然这里是作为社会问题来讨论的。不是鼓励我们马上就去休掉自己另一半另觅新欢喔?自己的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随缘不等于不珍惜缘分。别想美事喔?哈哈哈哈……

花间一壶酒:
美事也没什么不好承认的?你可以好色,但是要“好德如好色”一样就可以了。孔夫子只说“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才不高兴,如果同时也好德他老人家也会高兴的。为啥?因为好德就会慢慢认识到好色的弊端,自然会一步步提升自己。虽然不能一步到位成为圣人,也比明明是个凡夫又不得不天天说圣人的话装成圣人好嘛,那样多难受?宁作真小人,不作伪君子,但是不满足于做小人。我承认我是凡夫,但是我亲近圣人,愿意向圣人学习就是好的。追求以好色的的境界去好德,真能如此焉能不日新又新,喜欢麒麟导读中引用过的“酒中不语真君子,好色不乱乃英豪,不义之财君莫取,忍气饶人祸自消”这段话。以为很实在中肯。

《指月录》里有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有一位老太婆建了一座茅庵,供养了一位修行人。她常叫少女送饭给和尚,经过二十年,她想看看和尚的功夫如何,于是叫少女送饭的时候抱住和尚说:“正这么时如何?”  
少女依言而行,和尚回答说:“枯木依寒岩,三冬无暖气!”
少女回来把和尚的话告诉老太婆,老太婆很生气的说:“我二十年供养,只得个俗汉!”于是,把和尚赶走,把茅庵也烧了。

白话演绎:
从前有个老太太供养了一位修行人,为他盖一座茅屋,二十年来,每天送饭给他吃。有一天,老太太想测验他修行的成果,便派了一位美女去送饭,并且吩咐美女抱住和尚,看他有什么反应。那美女照做了,还抛了不少媚眼,动了很多手脚,但修行人却不为所动,只说了一句:“枯木依寒岩,三冬无暖气。”意为自己就是“寒岩”一心向道,对姑娘的拥抱没反应。自认为就是最高境界。
    老太太一听,非常生气,说:“原来我这二十年供养了一个庸俗的假修行人”。就放火把茅屋烧了。在老太太看来,真正的修行,并不是做行尸走肉,并不是失去做人的热情,更不能失去自己的一性灵觉。在色身没有转变以前,一个正常的血肉之躯对姑娘的自然美是应该有正常地反应的,贵在反应后的正确处理。这个时候说自己没反应等于在打妄语,自欺欺人。连基本的觉知和判断能力都没有,还谈得上智慧和觉悟吗?
相反,如果用另一句话就比较可爱了:“此心已做粘泥絮,不随春风上下狂”。就是说这颗心像风中的飘絮一样本来是好动的,但是因为沾了泥巴有了重量,所以虽然风一吹还是会动,但是已经不会随风乱飘了,虽然有了定处但还是没有失掉花絮的本来样子,依然那么动人地随风摇曳保持着对大自然的灵动反应。

持明金刚:
个人观点还是把炼精化气的功夫修圆满为核心,马阴藏相,精满(我理解为修炼圆满)不思淫。说道婚姻我这个80后还是头有点大,不论从文化的根源还是易理时空观来看,具体到自己的婚姻,越来越觉得想要结婚是个错误的看法。

日月星:
都这么想人类就绝种了

厚地高天:
是的,完全不思淫欲的时候是马阴藏相以后,精满只意味着命功意义上第一阶段的完成,再也不会生精了。所以也就不会思淫欲之事,但这并不是修炼的圆满,下一步还有炼精化气到气满、练气化神到神满的功夫。但是在炼精化气的过程中性欲会逐渐淡化,这就使我们对自己的欲望有了可控的信心。就好像给一匹野马套上了缰绳,每一步都在自己的掌控当中,对大多数人来讲,这比传统修行先发一个很大的心又坚持不了最后反而越修越失去信心要可靠的多。我曾见身边许多人(男的女的都有)当初发心断欲真的很急切,也不能说不真诚,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有的人为了躲避梦中的干扰,三个月只打坐不敢睡觉,结果一遇到缘还是应激而败,惭愧的跟我求救。女的更是信誓旦旦宁舍身命,不破戒体。但是不是明亏暗耗就是最终随缘舍愿了。真心修炼人尚且如此,这以下的就更难了。凡此种种都反映了现代众生的现实问题,必须保持理性来解决,不可凭一时的激情,就像面对强大的敌人,只可缓图,不可强攻。我们为的是达到目的,不是为了一时的热闹。只要明确这个目标。就可以暂时的妥协,一步步战胜他。对于80后的婚姻倒是可以宽松一点。你愿意结婚也行,愿意同居也行。总之在未断欲之前合理的宣泄是不可避免的。佛门过去对正淫的定义是必须为结婚的异侣,现在也有很多大德开示的时候也变通为正式的异性朋友间的性行为即属正淫。可见戒律不是个死东西,它必须随时代变通,万变不离其宗,但过程却是复杂多样的。只要真心求道都是可以选择的。
承认现实,直面问题,明智抉择,容恶增善,积极修证。如果出自真诚心而不是作为放纵的理由的话,我以为这正是现代修行人应该秉持的务实、明智的修学态度。相对于传统修学陈义过高而又不能落实,导致严重的言高行低来说也不失为一种对自己负责的修学态度。凡事把握中道才能成功,过犹不及,过激则会走向反面。符合天华文化以中为度的理念和中成极反律。看看现代社会的现状,降低了这道门槛,恐怕今后更多的接触炼养文化的人能够接受了。由此看来先生的大手笔真的暗藏无穷玄机,妙手轻挥间撤掉了横在传统修行和当代文明之间无法逾越的心理屏障,同时从养生文化的角度引入精气神转化机理接续通天之梯,变天堑为通途,否定之否定,先否定了传统清教徒式的修行理念和方法,再导入炼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炼虚合道性命双修的理法体系,引导现代多欲众生在不废人道的前提下,通过自身修证实现精气神的转化自觉自愿升华身心,再次进行自我否定,最后直趋合道的终极目标。相对于终极目标只是迂回了一下,求道者的目的没有变,还搭上了更多人的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福祉。全部过程自始至终贯彻着终极目标和现实利益的有机统一,使修行变得不勉强、不枯燥、不空洞乏味、不神秘莫测。在这里我们又一次看到了先生对蛹动螺旋律炉火纯青的运用。众生接引有望了,大开普渡必将从此得以落实。

刨根问底:
为什么以中为度?从学功开始我就没有明白为什么要以中为度,做事情都以中为度岂不要走向平庸?开创大事业的人可都不平庸,多数性格都不是很普通,也就是不软。“中”是指中间么?东方提倡的中庸之道致使人不出类拔萃,听说日本有的学生不愿意考第一,因为不想引人注目,这就是中庸之道的文化氛围导致的。我们要想干天大的事情,怎么也要“中” 啊?

厚地高天:
这几天网络出了问题上不了网,耽误了。哈哈。
我想你是把中庸和平庸混淆了。平庸是无能的表现。而“中庸”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高的智慧,他是对事物的全貌看得很透彻的前提下采取的一种更有远见的处理问题的态度。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就是这个意思。举一个例子:有一个笑话,说过去有两个游手好闲的街头混混,没事专整恶作剧骗钱,一个人捧着一个纸糊的内装大便的盒子站在街边叫卖:一元钱一蘸!另一个端着一盆清水旁边站着喊:两元钱一涮!等着好奇心强的人上当,多数人不知就里但也不敢上去探个究竟,一旦有人用手指戳破盒子蘸的满手大便的时候,这人就不得不再花两元钱洗手。而熟悉这个把戏的老街坊却会冷冷的看着,他们总是能发现不断的有路人因为好奇心而不得不冤枉的花三块钱。这虽是个笑话,但是可以用来说明其中的区别。对这件事的处理有三种态度:上当的人看似有所作为,老街坊看似平庸无所作为,但是就这件事情而言却是非常清楚的“极高明”才无所作为的,和那些不清楚状况而不敢去试的人的真平庸完全是两回事。前者比上当的人“高明”,后者比上当的人还不如,他们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所以平庸指的是这类人。但是正如你理解的一样,由于上千年历史,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确实被走了样,把极高明的智慧和极平庸的无能完全混同了。“中”是不偏,“庸”是不易,不偏不易,是为“中庸”。这里的中总体上是“保守”为主体。就是不贸然作为,遇事要考虑周全。这是和古代社会封闭保守的文化生态相适应的。
然而,发展到天华文化,文化生态和时代条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放、吸收的时代特点要求中道文化也必须与之相适应。因此,天华文化的中道思想是建立在生生不息的大道之理基础上,“以中为度,取中为道”,但“中而不庸”。为什么?因为虽然取中,但“为了达到中,并非起步就是中,为了中,有时须偏。所谓矫枉必须过正,过正才能矫枉。此外,达到中并非是一步到位的,而是要通过矫枉过正才渐臻于中成,当事物未经调谐发展至终极时,同样会自然的进行转换,达到平衡态,这就是极反。”(麒麟哲学导读38页关于中成极反律论述)。这和中庸思想里保守状态的“不易”的“庸”是有本质区别的。是一种合道前提下把握平衡的的积极有为。任何时候都没有放弃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是中而不“庸”。中庸思想之所以发展到混同于平庸的“明哲保身”泥潭,正是因为他更多的强调天理的作用而忽略了人的主体性的缘故。须知,天地人三才,人居其一,除了天地彰显自然之道,大道的演化规律必然有一部分由人所承载。怎么可能没有人的作为空间呢。只不过这种承载的前提是要顺应大道之理,人为的部分不能和大道规律相冲突而已。这就需要把握人与天地自然的平衡,这就是“中”道。所以中道就是平衡的意思。只有以中为度才能成功,中成极反律要求我们主动把握平衡,这种主动体现在动态的把握。而“中庸之道”的"庸"则是静态的把握“中”。这里面有本质的不同。因为“处于同一共同体的阴阳,经过调谐后,可以处于平衡状态,阴阳之间是可以转换的。但是这种转换是以地点、时间、条件为转移的”(麒麟哲学导读38页关于中成极反律论述)。既然阴阳转换的规律是动态的,人又怎么能守株待兔,完全静态的去把握这中间的平衡呢?孔夫子说:“扣其两端,而用其中”,分明是说必须动态的去确定上限和下限以后才能找到“中”的平衡点在哪里。如果静态的去找“中”岂不成了“刻舟求剑”?又如何能准确的把握到“中”的平衡点呢?后世的儒家把孔夫子的经念歪了才发展成我们现在看到的儒家文化。这个案是不好翻了,只有根据时代特点重新建立新的理论体系才能最快的还原大道之理的真谛。

旭光:
厚地高天老师讲解的非常明了和详细了。
我再引用两点以供您参考:以中为度就是不偏激,不消极,取其事物的合理因素。
● 自古圣人与哲人们都反复宣讲,无论是修身养性还是待人处世,都要做到以中为度。所以。怎样能获得和把持这个中度呢?我们要学会知其然,亦要知其所以然,任何事物和事象都不是单一的,中是相对于极而言,没有极的对比,又如何能够衡量中度?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从从容容,自自然然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应该做到随遇而安(随缘而遇),要有那种拿得起,放得下,能曲能伸的生存意识。偶尔走走极端,找到一些感受,而后再分析总结。另外,对待任何事,我们都要学会同时往两个相反方向去想,想它一个极端的结果是什么?再把两个极端折和一下,便可大致把握其中度了。成长是反反复复的,人生是反反复复的,我们不能避免反复,却可以减少反复,因为修炼必须去经历、去感受、去体悟,而后大大方方的抛舍,这抛舍就是“卸掉包袱”,使自心获得轻松、自由,从而慢慢锻炼身心的超越能力。

厚地高天:
所以当我们要找中的时候往往却是从两边的极上开始下手,没有一个固定的中在那里,只有先确立了两边才有中的存在,可见中是一个相对值,它实际上是a穴,处处有他却不见他。当两边发生了位移,中也会随着变化。当这两边不存在了呢,他的中也就同时消失了。所以当我们离开当时需要把握的两边时,已经把握到的那个中也应离开了不能留在心中。这就是古德常说的“两边不立、中道不存”的道理。否则就会出现刻舟求剑的笑话。

旭光:
歌以咏志
    苏东坡在《后赤壁赋》中写曹操道:“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仅“横槊赋诗”这一点,就使曹操在三国英雄中出类拔萃,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也鲜有匹敌。 “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作为一世之雄,曹操并非一介武夫,除了有武略能气势豪迈的驰骋于战场外,他还有着不俗的文学才能。他的许多诗词还留传至今为人们所激赏。曹操的诗“苍凉雄健,才华纵横,”那诗中展现的气象,无人可比。

   他的名诗《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蒿里行》等脍炙人口,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佳作。我们先看《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雀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此诗表达了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在人生的忧患与考验,建立起更坚定有力的乐观精神。诗中以周公自比,非大政治家不能言也。再读其《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大概是曹操晚年的作品。短短几句,凝炼刚健,慷慨激昂之情毕现,我们再看其《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打败袁绍以后,次年又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巩固了北方。他胜利归来,伫立在碣石山,面对茫茫大海,心情激动,诗兴大发,赋此名作。此写登山观海之胜,情景交融,意境开阔,令人百诵不厌,充分展现了英雄志在天下的踌躇满志。再看曹操的诗史《薤露行》:
  
   惟反二十世,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这首诗是叙述何进召董卓,祸国殃民。董卓为人残酷,进洛阳时,杀人放火,无恶不为。《薤露行》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痛斥了董卓凶残不仁、倒行逆施的罪恶行为。
  
   清代诗人沈德潜曾说:“曹公四言,于三百篇(指《诗经》)外自开奇响。”其论颇为精到。可以说,曹操的诗代表了一个时代。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社会急剧动荡,人民流离失所。曹操的诗作,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表现了英雄豪杰建功立业的宏伟志向,诗风苍凉悲壮,又不失刚健清新,是时代的“史诗”。

    曹操在“外定武功”的同时“内兴文学”。 在曹操的影响下,曹丕 和曹植也是“登高必赋”,所作诗赋,文采斐然。父子三人都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 他凭借政治上的优势,广罗天下知名文士,当时有名的建安七子多是曹操僚属,如“建安七子”,形成了著名的“邺下集团”。他们的作品,都具有苍凉悲壮、刚健清新的鲜明特色,所以后人将这种特色称为“建安风骨”。这种诗风,对后世文人的影响极大。而曹操,无疑是“建安文学”的开山鼻祖,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当时诗坛上还有一位才女就是蔡文姬,是文学家蔡邕之女,在战乱中为胡人掳去,流落北方匈奴,曹操将她迎回,叫她整理其父亲的作品。建安时期的一些文人,多受曹操的影响,有一颗热情的心,想干出一番事业。这些文人都有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国家危亡,更加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诗中多有雄心壮志,想建功立业,开辟了一个文学新时代。,毛泽东对曹操的诗歌赞叹不已:“我还是喜欢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
  
   作文赋诗对于曹操只是“经纶外,诗词余事”。曹操以参与镇压黄巾军起家,戎马倥偬三十多年,既熟读兵书,又身经百战,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魏书》说他“行军用师,大较依孙吴兵法。而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自作兵书十万余言,诸将征伐,皆以《新书》从事;临事又手为节度,从令者克捷,违教者负败。”他还亲自撰写兵法著作,计有十余万言。

厚地高天:
曹公的例子证明了一个道理:文以载道,真正的文章是和一个人的内心境界相一致的。能写得出来是因为他首先能做得出来。只是在现实不具备做出来的条件时才不得已通过文章来抒发内心的情志,这比现代文学中那些无病呻吟所谓文章自然有更加撼动心灵的艺术感染力。我常常有这样的感慨: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从心里流出来的。心里有就不吐不快、一气呵成,心里没有非但不想写,如果硬写,就是绞尽脑汁还是觉得蹩脚。于是形成了一个习惯:最怕写命题文章,因为你没有感受的题目怎么写都是在骗人。我想唱歌、舞蹈、绘画亦是如此。文以抒怀,歌以咏志,无非是一个关乎内心的事情,本来很简单的事总是被后人给弄得复杂了。先生开出的功舞、神拳为代表的天华艺术体系。其实就是对被现代人扭曲得背离内心的艺术进行导引的回归之路。它是引导当今这些以一门艺术沾沾自喜、虚耗一生的艺术家们的一剂良方。究其实而论:这些艺术思维都是发散性的耗能状态而非沉静型聚能状态。所谓的艺术灵感迸发无非是精神能量耗散点而已。通过某一种艺术形式实现了能量的宣泄并以此为傲,从这一生有限的的生命看似得到了一些名闻利养蝇头小利,但是由于没有收心入静的聚能收功状态。所以很快生命能量就被耗尽。坊间有一句话:好的艺术家没有活过五十岁的。说的就是这个现象。可见在当今现代艺术空前繁荣的时代,在这个领域开设接引之渠,引细流入巨海是先生的善施方便的大手笔之一。

日月星:
功舞、神拳、功画还有这么多的蕴涵呐!

厚地高天:
天华文化八大体系涵盖了支撑当今社会的八个方面,整个现代文明社会的大厦就是靠这八根柱子立起来的。所以从这八个方面来建立自己的文化体系就是从根本上开辟了八个引流之渠,是先生特地为未来社会开发的人类文化的升级换代最新版本的软件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够全方位的转化社会人心,完成历史赋予的移风易俗、扭转乾坤的文化使命。现在剩下的只是社会环境这个硬件系统的升级了。
http://houdigaotian88.uu1001.com/read.php?tid=1335 [10/29/2008 1:19:16 AM]


 
姓名: 密码:
电子信箱: 主页地址:
来自何方:
主题:
内容:
This Is CAPTCHA Image
(Enter the verification code in the image above)
Home | Freedom Forum | Chinese Poets Forum | Culture Forum | Wen Ji | Books | About Us | Links | backend
Copyright © 2005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