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贴/删贴 |
迷(付:与友人信)
唐夫
|
迷
唐夫
默默想你
像子夜咀嚼月光
溪水纠缠山崖
冰川哭恋海浪
傍边芦苇婆娑
微风惆怅
礁石依我斜摇
鱼儿嬉闹在天堂
乾坤在字里行间
流淌时光
你 昙花一现
谁 千年摇晃
2006-3-14
今晨起晚,现在都四点了。长话短说。
借句王国维言:近体诗易学而难工,古体诗难学而易工。
为新诗喻,也易学,所以做的多。古诗有套路,读熟背多可“按部就班”,就那些词汇翻来覆去也出得来。但做得好的真凤毛麟角。你看贾岛怎么在做诗,十年一磨剑,两句三年得,现在人有那耐心?
您说:“对朦胧诗是意深意浮”,问我解析。“愁苦之言易巧”,朦胧诗的出现在中国最黑暗时侯,清朝文字狱最厉时,没有诗了。为了投机取巧,免得被抓,不来明的,越做就越神秘,朦胧中就迷糊了。其理也然。我认为诗的走向以余光中的《乡愁》较好,意境和语言有承上启下的效果。夫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写新诗的不熟悉(甚至研究唐宋诗词),就直来直去,那是开水话的变种。不谙古文,写不好散文,连信都写不好,惶论随笔,这样的诗人大概也不少。
我的看法是诗不是为诗人写,更不是为几个懂“你诀窍”的人写。顾城和海子就刁钻于此。缺乏胸襟,所以命都可不要,还要诗?诗的好坏决定诗人的胸襟意气和学识积淀优劣而论。以流畅自然而后深邃则好。这就是难功之理。诗经得起咀嚼,要曲径通幽,由实到虚,好比气功,意到神到气到。诗做到工于精巧而达于豪爽则难,唐后主之作便兼此风。
率言之,不成理,打住了。
谢谢!
上为现笔
2006-3-14
我最喜欢的还是顾城这首《远和近》,要是我取名的话,就叫“看云”了。
他还有首《小贩》也写得不错,但略逊。
顾城有些诗写得很差,偏于晦涩,但世人所好,时风而已。
就像海子的《亚洲铜》,诗做成了迷,就太过。
锺嵘在《诗品》里说诗的弊病:“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朦胧诗就有此病。
郭沫若的诗恰恰是意浮文散,嬉成流移。
别的几首,我认为很一般,当然,你说韵,那是另外一回事。
|
芬兰 [3/14/2006 11:36:32 AM] |
迷(付:与友人信)
[#1386: 1713, 3/670] - 唐夫 (3/14/2006 11:36:32 AM)
- 你 昙花一现/谁 千年摇晃
[#1391: 28, 1/731] - 温去病 (3/14/2006 8:11:26 PM)
- 呵呵
[#1401: 24, 0/636] - 唐夫 (3/15/2006 7:06:28 AM)
- 唐夫,好诗
[#1394: 0, 1/653] - 巴陵真人 (3/14/2006 10:02:31 PM)
- 真人难显
[#1396: 24, 0/637] - 唐夫 (3/14/2006 10:19:29 PM)
- 子曰,雨文,残缺...?
[#1387: 12, 0/671] - 唐夫 (3/14/2006 11:37:55 A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