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功總會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自由論壇
新帖 | 查帖 | 刷新
改贴/删贴
论辛亥百年“批孙”“神话孙”的分歧
陈 泱 潮
论辛亥百年“批孙”“神话孙”的分歧

 

陈泱潮综合答复某些网友反对重新认识孙中山的说法

 

2011-12-12

 

提要:辛亥百年中国围绕着孙中山评价问题,出现了【批孙】和【神话孙】的分歧。这场分歧,焦点在要不要还原历史真相,要不要认识孙中山一切以个人能否夺取到最高权力为转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一系列严重背叛辛亥革命破坏中华民国民主宪政进程和严重败坏中国政治道德的罪责,以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这场分歧,一,关乎到中共国民主革命能否採取正确的路线和策略取得胜利?二,关乎到能否在结束一个专制独裁暴政后,不再产生另一个新的更加严重的专制独裁暴政?三,关乎到今日投身中共国民主革命的人士要不要信守政治道德,要不要杜绝孙中山“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毫无道德底线的枭雄黑道的恶劣影响?并使之不再贻害后人;四,关乎到中共国民主革命要不要在进行政治制度民主化变革的同时,必须同时致力于匡扶世风挽救社会道德,即要不要实行【救世救心同时并举】的中共国民主革命宗旨和方针?……这场分歧表面看来是能否超越国共两党立场,能否破除【国共两党神话孙中山的党文化枷锁】的分歧,是思想方法思想水平的分歧,但本质上却实实在在是中国从政者,尤其是今天投身中共国民主革命的人士,要不要信守政治道德、中国要不要整顿和重建政治道德的分歧。

 

 

目录

 

1.略论辛亥百年“批孙”“神话孙”分歧的焦点、现象和本质

2.孙中山阻断中国宪政民主进程罪不容赦

3.九问狂热神话孙中山者

⑴ 孙中山所谓“二次革命”是不是反叛和捣乱亚洲第一共和国中华民国的战争?

⑵ 陶成章是不是在孙中山刚就任临时大总统14天就被蒋介石暗杀的?蒋介石因此得到孙中山的信任和重用说明了什么问题?

⑶ 孙中山在中华民国成立后暗杀新闻记者黄远生等是不是事实?

⑷ 民国成立后按照黑社会帮规套路目标明确组建【专制独裁党】的孙中山能算是“民主共和之父”吗?

⑸ 孙中山卖身投靠苏俄做儿皇帝埋下葬送国民党政权的祸根是不是事实?

⑹ 孙中山引狼入室以斯大林模式党国体制背叛了辛亥革命颠覆了民国初年三权分立的政体制度是不是事实?

⑺ 孙中山为争取外国经济政治军事援助极力兜售中国领土是不是事实?

⑻ 今日中共国民主革命主体对象是不是党国体制?

⑼ 今日要不要强调从政者必须信守政治道德?还是继续和发挥孙中山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枭雄黑道?

4.切不可丧失起码的道德标准和公义良心,神话轻启战端的暗杀惯犯权力狂

5.天翻地覆巨大变化后,刻舟求剑非常荒唐

6.切莫忘了今日中共国民主革命【救世救心并举的两大任务】

7.必须从【国共两党神话孙中山的党文化枷锁】里彻底解脱出来

8.必须确认孙中山“二次革命”以来的所谓“革命”都是地地道道的反革命

9.必须正确吸取和发扬辛亥革命与台湾民主化和平转型的成功经验

10.满怀必胜信心,争取中国民主革命的全面胜利

  

    附:维基百科宋教仁词条

 

————————————————————————————————————

 

1. 略论辛亥百年“批孙”“神话孙”分歧的焦点、现象和本质

 

    辛亥百年中国围绕着孙中山评价问题,出现了【批孙】和【神话孙】的分歧。这场分歧,焦点在要不要还原历史真相,要不要认识孙中山一切以个人能否夺取到最高权力为转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一系列严重背叛辛亥革命破坏中华民国民主宪政进程和严重败坏中国政治道德的罪责,以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这场分歧,一,关乎到中共国民主革命能否採取正确的路线和策略取得胜利?二,关乎到能否在结束一个专制独裁暴政后,不再产生另一个新的更加严重的专制独裁暴政?三,关乎到今日投身中共国民主革命的人士要不要信守政治道德,要不要杜绝孙中山“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毫无道德底线的枭雄黑道的恶劣影响?并使之不再貽害后人;四,关乎到中共国民主革命要不要在进行政治制度民主化变革的同时,必须同时致力于匡扶世风挽救社会道德,即要不要实行【救世救心同时并举】的中共国民主革命宗旨和方针?……这场分歧表面看来是能否超越国共两党立场,能否破除【国共两党神话孙中山的党文化枷锁】的分歧,是思想方法思想水平的分歧,但本质上却实实在在是中国从政者,尤其是今天投身中共国民主革命的人士,要不要信守政治道德、中国要不要整顿和重建政治道德的分歧。

 

2. 孙中山阻断中国宪政民主进程罪不容赦

 

    我之所以肯定辛亥革命,而在肯定孙中山早期作为反清革命力量之一时,要批判孙中山在中华民国成立后一系列祸国殃民的【开端性罪孽】,原因如下:

 

    首先因为辛亥革命初创的中华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政体制度,中国只要在这个基础上,稳定发展,进一步完善和巩固三权分立的政体制度,中国就能够稳步进入成熟的宪政民主社会。可是,孙中山为什么要在中华民国1912年刚刚成立,1913年就毫不符合情理毫不符合逻辑地要坚持悍然发动所谓“二次革命”战争?是不是为了掩盖宋教仁被暗杀的事实真相,企图刻意转移视线,以期阻止和破坏依法追究和审理宋教仁被刺案,以免将刺杀宋教仁的真正凶手真正主使者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要而言之,孙中山不顾当时举国反对,不顾极其悬殊的力量对比(事实证明:所谓“二次革命”战争仅仅一个月就被当时的中央政府彻底打垮如鸟兽散),执意悍然发动了所谓“二次革命”战争,既为袁世凯后来在1915年的称帝制造了理由和舆论,又开了动不动诉诸武力军阀混战的恶劣先例,更开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恶劣先河,从而中止和断送了中华民国初年宪政民主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与前途!

   

3.九问狂热神话孙中山者

 

    汝说“当今贬了孙中山,谁也不可能高过孙中山在民主革命历史中的成就”——这完全是国共两党神话孙中山的荒谬论断!

   

⑴ ,孙中山所谓“二次革命”是不是反叛和捣乱亚洲第一共和国中华民国的战争?

 

    一请问:上述孙中山发动所谓“二次革命”战争,到底是“民主革命历史中的成就”?还是【反民主革命、破坏中国宪政民主进程的历史罪行】?

   

⑵,陶成章是不是在孙中山刚就任临时大总统14天就被蒋介石暗杀的?蒋介石因此得到孙中山的信任和重用说明了什么问题?

 

    二请问:孙中山上台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刚刚14天,清王朝还根本没有被推翻,就通过蒋介石暗杀了同盟会重要成员、当时与同盟会齐名的光复会领袖、辛亥革命元勋、正在上海积极练兵准备北伐清王朝的陶成章!蒋介石由此一跃而获得了孙中山的信任和重用。《蒋介石日记》对此有明确记载。《蒋介石日记》算不算可信实的证据?这是孙中山“民主革命历史中的成就”?还是【反民主、反革命、背叛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罪行】?怎么能在《蒋介石日记》已经曝光的今天,依然把这样一个犯下【反民主、反革命、背叛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罪行】的枭雄黑道罪犯,当作“民主共和之父”当作今天中共国民主革命的精神领袖和导师?(章太炎、秋瑾、徐锡麟、蔡元培等都是光复会成员。章太炎陶成章曾经激烈批评过孙中山。陶成章遭到刺杀后,光复会作为一股能够挑战同盟会的反清政治势力就这样被孙中山採取如此卑鄙邪恶的手段打下去了。)

    

⑶ ,孙中山在中华民国成立后暗杀新闻记者黄远生等是不是事实?

 

    三请问:除了陶成章被暗杀之外,也撇开宋教仁被暗杀不说(对此有兴趣的读者请参看本文附件:《维基百科宋教仁词条》),当时著名新闻记者黄远生,到底是谁下令暗杀的?辛亥革命元勋汤化龙……等等,又是怎么被暗杀的?这些难道也是孙中山“民主革命历史中的成就”?也是把孙中山推上“民主共和之父”神坛的理由?也是把孙中山当作今天中共国民主革命的精神领袖和导师的合理依据?

   

⑷ ,民国成立后按照黑社会帮规套路目标明确组建【专制独裁党】的孙中山能算是“民主共和之父”吗?

 

    四请问:孙中山组建中华革命党是不是在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二次革命”战争失败后,孙中山逃亡日本,和宋教仁联合其他小党创建打拼出来并且已经取得国会多数席位的国民党切割开,另组中华革命党。在这个时候,孙中山按照黑社会帮会帮规的套路,要求参加中华革命党的人必须按手印宣誓效忠孙中山个人才能入党。这件事表面上看来是总结所谓“二次革命”绝大多数国民党员不支持不服从孙中山的教训,但实质上是不是恰恰充分暴露了孙中山忌恨宋教仁的心态?是不是在防止年轻精英宋教仁在国民党内威望超过他孙中山的事重演?这样赤裸裸的枭雄黑道隐性帝制极端恶劣的黑社会专制独裁建党目的和规则,难道也是孙中山“民主革命历史中的成就”?也是把孙中山推上“民主共和之父”神坛的理由?也是把孙中山当作今天中共国民主革命的精神领袖和导师的合理依据?

 

⑸ ,孙中山卖身投靠苏俄做儿皇帝埋下葬送国民党政权的祸根是不是事实?

 

    五请问:是谁下的“中国革命必以俄为师”的论断(见《孙中山致蒋介石五函》)?是谁在吴佩孚断然拒绝苏俄表示愿意扶持的邀约之后,主动争取和接受苏俄卢布枪支弹药顾问团甘心情愿听命于苏俄的?究竟是谁把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组织部部长的大权交到共产党员谭平山的手中?究竟是谁把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宣传部的大权交到共产党员毛泽东手中?究竟是谁把周恩来、叶剑英、恽代英、聂荣臻等共产党人任命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等骨干的?究竟是谁在国民党内部埋下了那么多的共产党要国民党命的定时炸弹奸细特工,致使蒋介石军队未曾行军,其军事部署就已经被毛泽东了如指掌,就先走败路?……难道这一切到今天我们还能熟视无睹?难道这一切也都是孙中山“民主革命历史中的成就”?也是把孙中山当作“民主共和之父”当作今天中共国民主革命的精神领袖和导师的合理依据?

 

⑹,孙中山引狼入室以斯大林模式党国体制背叛了辛亥革命颠覆了民国初年三权分立的政体制度是不是事实?

 

    六请问:是谁引狼入室从苏俄引进了斯大林模式党国体制,通过北伐推翻了中华民国初年所形成的三权分立政体制度,以国民党青天白日满地红党旗取代了中华民国五色国旗?辛亥革命结束清王朝统治的成果,究竟是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体政制,还是确立了党在国上的党国体制?难道孙中山-蒋介石以苏俄斯大林模式党国体制取代了中华民国初年三权分立国体制度,不是对辛亥革命的背叛?不是对辛亥革命建立的亚洲第一共和国中华民国的颠覆?难道孙中山所主导的“以俄为师”引进斯大林模式党国体制推翻中华民国三权分立的国体制度,并且通过他的双胞胎两个专制独裁党,使这种发端于苏俄的万恶的一党专制独裁、军队党有、党在国上的国体制度在中国落地生根,祸害中国百年,至今祸害未止……也是孙中山“民主革命历史中的成就”?也是把孙中山推上“民主共和之父”神坛的理由?也是把孙中山当作今天中共国民主革命的精神领袖和导师的合理根据?

 

⑺,孙中山为争取外国经济政治军事援助极力兜售中国领土是不是事实?

 

    七请问:孙中山为了个人夺取国家最高权力,历来以兜售东北三省和内外蒙古的中国领土为诱饵,不择手段先投靠日本,后投靠苏俄,充当汉奸引狼入室,是不是事实?尽管由于孙中山并没有实际掌握中国最高统治权,他的这些兜售中国领土的叫卖吆喝多半未能成交,但是,他所释放出去的这些信息,是不是大大助长了日本侵华势力的侵华野心,为后来的日本侵华战争开了门?孙中山得意学生汪精卫后来公然充当日本侵华伪政权傀儡政府首脑,究竟是不是师承乃师孙中山的行为?毛泽东共产党早期在江西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做苏俄列宁-斯大林傀儡,为保卫苏联而战,取得大陆政权后,将中国大陆一度全盘苏化,把大片中国领土(如外蒙古、白龙尾岛、江心坡-南坎地区、长白山、皮岛、唐鲁乌梁海地区、藏南地区等)割让苏联、朝鲜、缅甸、巴基斯坦等国家,究竟有没有师承了“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成分?孙中山为了换取外国势力的支持而大力兜售中国领土的卖国行径应不应当揭露和批判?难道孙中山为了换取外国势力的支持而大力兜售中国领土的卖国行径也是孙中山“民主革命历史中的成就”?也是把孙中山推上“民主共和之父”神坛的理由?也是把孙中山当作今天中共国民主革命的精神领袖和导师的合理依据?

 

⑻.今日中共国民主革命主体对象是不是党国体制?

 

    八请问:今日中共国民主革命的主体对象是不是党国体制?把党国体制的发端者肇始者孙中山,继续奉为今日中共国民主革命的精神领袖和导师,是不是又要重复打着“民主”旗号,打着“革命”旗号,再来一场血雨腥风过后更加专制独裁的暴政?

 

⑼,今日要不要强调从政者必须信守政治道德?还是继续和发挥孙中山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枭雄黑道?

 

    九请问:今日中共国社会道德是否已经崩溃?社会道德崩溃的根源是不是发端于政治道德的崩溃?辛亥百年来,政治道德崩溃的源头是不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枭雄黑道?与孙中山有关的上述一系列为了夺权而暗杀同志暗杀政敌暗杀新闻记者的活动,孙中山先投靠日本后投靠苏俄的一系列甘当石敬瑭做儿皇帝,大力兜售东北三省蒙古等领土资源的卖国行径,为个人夺取最高统治权不惜打着“革命”的旗号一再不顾一切发动分裂国家捣乱国家的战争……这一切罪责,是不是典型的枭雄黑道行为?孙中山是不是百年来泛滥于中国朝野政治人物中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枭雄黑道的鼻祖?今天要匡扶世风,拯救社会道德人心,能不能继续以孙中山为中共国民主革命的精神领袖、导师和旗帜?

 

    …… ……等等,等等。

   

4.切不可丧失起码的道德标准和公义良心,神话轻启战端的暗杀惯犯权力狂

 

    总之,姑且撇开孙中山是直接导致以一党专制隐性帝制背叛了辛亥革命成果和颠覆了中华民国三权分立政体制度的责任人不说,自古以 来,杀人是要偿命的;政治上搞谋杀暗害,特别是在亚洲第一共和国中华民国已经建立的情况下,还大肆对政敌、对同党异见人士、对新闻记者搞谋杀暗害,更是理当为人所不齿。

 

    难道今天我们致力于推动中共国民主革命的人,就可以丧失起码的道德标准和公义良心,无视生命,无视正义,把在中华民国成立后,为取得个人无上权力,就不惜随便置人民百姓于水火,随意找借口轻启战端发动分裂国家捣乱国家的战争,实质上犯有战争罪,且一再暗杀同志、暗杀政敌、暗杀新闻记者的惯犯权力狂,当作圣人和神明,继续贡在神坛上顶礼膜拜?难道要今日的中国民运人士也继续一门心思争权夺利、内讧不断、反目成仇,自相残杀?

   

5.天翻地覆巨大变化后,刻舟求剑非常荒唐

 

    辛亥百年了,中国社会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

 

    无视国共两党百年来一党专制【隐性帝制】独裁统治的经验教训,不能超越国共两党立场更客观地看待辛亥百年来的中国历史,不能摆脱国共两党百年来都为了维持自己专制独裁政权的合法性,而大力歪曲历史真相神话孙中山的【党文化】毒害,继续刻舟求剑,把根本没有经历过国共两党专制独裁暴虐统治经验教训的孙中山,把今日中共国民主革命主体对象斯大林模式党国体制的肇始者发端者孙中山,拿来作为指导今日民主革命的旗帜招摇,当作今日中共国民主革命的导师和精神领袖顶礼膜拜,自欺欺人,误导国人,至少是不明智的!

   

6.切莫忘了今日中共国民主革命【救世救心并举的两大任务】

 

    今日中共国民主革命除了对【党国体制】必须进行政体制度民主化的变革以外,还必须要注意匡扶世风,阻止和改变社会道德日益崩溃的状况。这就是当今中共国民主革命志士仁人必须念兹在兹的【救世救心并举的两大任务】。

 

    只注意到制度民主化变革,而无视今天中共国民主革命必须通过首先抓政治道德的重建,重振政治道德,以彻底纠正孙中山以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枭雄黑道对政治人物的恶劣影响,进而有效匡扶世风,行吗?

   

    今日中共国民主革命只注意到制度民主化变革,而无视匡扶世风挽救中国社会道德崩溃的紧迫需要,是万万不行的!

 

    今日投身中共国民主革命的人士,只注意革人家的命,而无视对自身政治道德的要求和修养,本身就是对今日中共国民主革命【救世救心并举的两大任务】宗旨和立场的背离!

   

    而首先牢牢抓住政治道德的重建,牢牢抓住辛亥百年来严重影响几代政治人物的枭雄黑道鼻祖肇始者,加以挖根,加以批判,就是匡扶世风,挽救中国社会道德崩溃趋势,非常必要的前提和重点。

 

    那个近来常到陈泱潮文集跟帖捣乱的“Waitforu43 ”,狂热地神话孙中山,1 comment collapsed Collapse容不得还原孙中山历史真相,不顾一切疯狂诋毁严肃认真总结辛亥革命百年经验教训的努力,不仅是政治糊涂的问题,而且是毫无公义良心,完全可以说是一种政治道德沦丧的邪恶行径!

 

7.必须从【神话孙中山的党文化枷锁】里彻底解脱出来

 

    今日致力于推动和成就中共国民主革命的志士仁人,应当率先从国共两党百年神话孙中山的【党文化】毒液中,彻底挣脱出来!解脱出来!

 

    否则,继续沉迷在国共两党神话孙中山的【党文化】毒液中,毫无原则地继续跟在国共两党神话孙中山的屁股后面,千方百计为孙中山开启百年枭雄黑道祸国殃民乱世逆流的一系列罪错进行诡辩,依据神话孙中山的影视作品,依据国共两党一贯“出口转内销”愚弄中国人民神话孙中山的舶来品,继续不加分析地全盘推崇孙中山,甚至比国共两党更加疯狂地神话孙中山,做维护孙中山枭雄黑道的辩护士,客观上就是在肯定和倡导“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枭雄黑道政治流氓行径,本质上是对中共国民主革命【救世救心并举的两大任务】宗旨和立场的背叛,势必有负于时代的重托!

 

8.必须确认孙中山“二次革命”以来的所谓“革命”都是地地道道的反革命

 

     什么是革命?我国历代群经之首《易经·革卦》谈到“革命”二字时,是这样说明的:“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利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这就是说,革命是顺天应人之举,非常讲究时效,不可逆时而动。

 

    我们看辛亥革命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它是顺天应人之举。一个擦枪走火的意外事件,马上引发全国响应,不费什么力就结束了清王朝家天下的统治。因为斯时斯刻,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共和政体,正是顺天应人之举。

 

    当此之时,一切顺天应人结束专制独裁建立和巩固三权分立共和政体的行为,就是革命;一切建立和巩固专制独裁体制反对三权分立共和政体的言行,都是反革命言行。

 

    但是,孙中山所谓“二次革命”根本不是顺天应人建立和巩固三权分立共和政体的行为,而是反对刚刚已经建立的三权分立共和政体亚洲第一共和国中华民国的叛乱战争!是阻断中华民国完善和巩固三权分立共和政体的反革命行为!

 

     检讨孙中山之后割据广州搞的所谓“国民革命”,本质上是依附苏俄建立隐性帝制党国体制——新型专制独裁党天下的反革命行为。“国民革命”北伐成功是以党国体制取代了民国初年形成的三权分立共和政体,以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民党党旗取代了中华民国五族共和的五色国旗……

 

    以此标准衡量,后来为建立党天下、党专政的这样那样的所谓“革命”,本质上都是反革命。

 

    李泽厚等人,没有搞清楚革命本质的时效定义,把孙中山“二次革命”以来的反革命,当作“革命”,因而提出“告别革命”的口号,是错误的。对此,我将有专文《为【革命】正名》加以阐述。

 

9.必须正确吸取和发扬辛亥革命和台湾民主化和平转型的成功经验

 

    何况,历史真相是当年辛亥革命的成功根本不是什么单一的孙中山会党暴动“革命”成功的结果。武昌起义本身可以说与孙中山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孙中山是在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整整两个半月后,1911年12月25日才从美国回到中国。相反,武昌起义正是宋教仁等反对孙中山只在南方边境搞会党暴动而主张在京畿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发动起义的结果。

 

    因此,历史的真相是辛亥革命的成功,除了孙中山革命党人早期反满革命的推动作用外,还不能不充分看到和肯定康有为梁启超立宪派戊戌变法百日维新深入人心、清王朝体制内实力派袁世凯挟军权胁迫清室的作用、甚至还不能不看到和肯定清王朝最高统治集团在历史剧变关头采取了明智政策最后促成清帝和平退位的作用。辛亥革命没有造成以往改朝换代大流血的局面,而是取得了近乎英国光荣革命的成功,是上述力量合力共造的结果。

 

    国共两党百年来过高宣传孙中山会党暴动的作用,如果今天中共国民主革命人士信以为真,不认真考虑客观后果,以为只要发动下层民众闹事,就可以大获成功,是要坏事的。民众的街头示威活动,固然会形成对政府当权者的压力,要想获得民主革命的全面成功而不至于沦为暴民骚乱,还需要体制内袁世凯蒋经国戈尔巴乔夫叶利钦一类人士的响应。

 

    在今日通讯技术高度发达,国家机器组织运作拥有高度现代化手段的条件下,更加需要立体地全方位地动员整个社会力量推动中共国民主化的进程,而不是仅仅单一地鼓吹孙中山会党暴动和下层社会的骚乱能够取得中共国民主革命的全面而稳妥的胜利的。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问题大国,我们必须努力追求英国光荣革命那样的民主化和平转型的胜利。可以说中国辛亥革命已经基本上再现了英国光荣革命的胜利。台湾民主化转型,更是完全再现了英国光荣革命的成就。因此,我们今天有理由相信中国大陆也存在着民主化和平转型的契机。

 

    辛亥百年,我们必须努力记取和重视辛亥革命争取体制内实力派袁世凯转变的经验,努力记取和重视台湾实现自上而下、上下结合、体制内外互动成功进行民主化和平转型的经验,在认真加强唤醒民众觉悟的同时,也要注意全方位地立体地认真加强启发和动员中共党政军干部队伍和上层人士以至于最高权力人物的转化的工作,不要、更不能简简单单地一概否定争取中共党政军干部队伍和权力人物转化的工作——这就是辛亥百年我们应当特别注意总结和发扬的辛亥革命以及台湾民主化和平转型宝贵的成功的历史经验的地方。

 

10. 满怀必胜信心,争取中国民主革命的全面胜利

 

    按照中共对陈尔晋《起诉书》、《判决书》和《中共中央1981年第(9)号文件》的说法,陈尔晋(陈泱潮)作为给中共国民主革命“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人,作为中共国民主革命理论的开创者和中共国民主革命实践的开拓者,在此辛亥百年,敢于又一次背负十字架,和越来越多的志士仁人站在一起,挑战国共两党百年来所刻意营造并且为民运队伍普遍承袭的对孙中山的神话。在近乎举国迷茫中,拨乱反正,向全中国人民指明上述问题。

 

    《特权论》作者、【上帝之道人权灵本主义】的创立者陈尔晋(陈泱潮),在客观总结辛亥百年来的历史经验教训方面,已经尽了力,尽了责任。对中共国民主革命全面而稳妥的胜利,满怀必胜的信心!

 

    希望国人能够审视这些辛苦还原历史真相的努力和追根溯源的思考。使未来中国健康地走上宪政民主自由之路,而不要再出现新的打着“革命”旗号“民主”旗号蛊惑人心,而实际上更加专制独裁的暴政。

 

 

附:维基百科宋教仁词条

 

宋教仁(1882年4月5日-1913年3月22日),字鈍初,號漁父,生於中國湖南省桃源县上坊村湘冲一户的书香之家,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是中華民國初期第一位倡導內閣制的政治家,担任过华兴会和同盟會的主要領導、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唐紹儀內閣的農林部總長、也是國民黨的主要籌建人。曾留学日本法政大学、早稻田大学。民国二年(1913年)3月20日,时任國民黨代理理事长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車站(老北站)遭枪击,22日不治身亡,终年31歲。

目录


 [隐藏]

1 個人生平
1.1 早期生涯
1.2 民國成立後
1.3 遇刺身亡及遗言
1.4 追查凶手
1.5 宋教仁被杀之谜
1.5.1 孙中山杀宋教仁论
1.6 後世追悼
1.7 生后歸宿
2 宋先生遺族簡述
3 後世評論
4 生平紀年
5 思想
6 著作
7 相關書籍
8 註釋
9 参考文献
10 外部链接
11 参见
 

[编辑] 個人生平

[编辑] 早期生涯

宋教仁6岁进入私塾读书,17岁升入桃源漳江书院,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他考入武昌普通中学堂。翌年入学,在校期间,由吴禄贞等人组织的革命团体在武昌花园山的聚会吸引了他,常与同学议论时政,并走上了反清革命之道路。是年8月,黄兴到武昌,两人相识并从此成为挚友。不久,黄兴因激烈的反清言论,被驱逐出武昌,回到长沙。随后,宋教仁也回到湖南,为成立革命团体到长沙、常德一带做联络工作。光绪三十年(1904年)二月,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华兴会在长沙成立,黄兴任会长,宋教仁任副会长。同年12月13日,宋教仁抵达日本,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成为同盟會的主要領導人。1910年底,宋教仁从日本返抵上海,任《民立报》主笔,以“渔父”笔名撰写大量宣传革命的文章。1911年7月,与谭人凤、陈其美等在上海组建同盟会中部总会,邀请或派人来往于上海、长江中下游各地,促进革命势力的发展。

[编辑] 民國成立後

民國二年2月1日,宋教仁自桃源起身,經長沙、漢口沿江東下;嗣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地視察黨務。彼時國民黨選戰大勝、黨員士氣高昂,宋氏政治前途如日初升,所至之處,歡迎會上無不人山人海,宋亦隨地推廣憲政理念,其要旨是產生純粹的政黨政治,由國會多數黨領袖任內閣總理,負起政治責任,組成責任內閣;由此先制憲,再依法選舉總統。

[编辑] 遇刺身亡及遗言

1913年中華民國國會大選,國民黨大獲全勝,宋教仁正欲循歐洲「內閣制」慣例,以黨魁身份組閣之際,同年3月20日22时45分,被殺手刺殺於上海火車站,子彈從後背射入體內,射中其右肋,斜入腹部,兇手開槍後逃逸。宋教仁疼痛難忍,趴倒在一張椅子上,用手把于右任的頭拉到胸口,喘息地說:「吾痛甚,殆將不起……」,當時在火車站送行的黃興、于右任、廖仲愷等將宋教仁送往滬寧鐵路醫院急救。在医院中他向于右任留下遗嘱:[1]

今以三事奉告:一、所有在南京、北京及东京寄存之书籍,悉捐入南京图书馆;二、我本寒家,老母尚在,如我死后,请克强与公及诸故人为我照料;三、诸公皆当勉力进行,勿以我为念,而放弃责任心。我为调和南北事费尽心力,造谣者及一班人民不知原委,每多误解,我受痛苦也是应当,死亦何悔?

他并授意黄兴代拟电报给袁世凯,讲述自己的中弹经过和革命生涯,[1] 电报原文如下:[2]

北京袁大总统鉴:仁本夜乘沪宁车赴京,敬谒钧座。十时四十五分在车站突被奸人自背后施枪弹,由腰上部入腹下部,势必至死。窃思仁自受教以来,即束身自爱,虽寡过之未获,从未结怨于私人。清政不良,起任改革,亦重人道、守公理,不敢有毫权之见存。今国基未固,民福不增,遽尔撒手,死有餘恨。伏冀大总统开诚心、布公道,竭力保障民权;俾国家得确定不拔之宪法,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临死哀言,尚祈见纳。宋教仁。哿。

手術後,情況沒有好轉,大小便中出血嚴重;21日下午,宋教仁再次被送進手術室,延至22日凌晨4時48分不治身死,年僅31歲。身故後,范鹤仙拍下宋教仁遺體的照片,今宋教仁墓安於上海市闸北公园。

[编辑] 追查凶手



宋教仁正装遗照

事後警方追查凶手為失業軍人武士英、牵涉出包括拥有中华国民共进会的会长和江苏驻沪巡查长头衔的青帮大佬應桂馨、内务府秘书洪述祖(清代著名学者洪亮吉的曾孙)、內閣總理趙秉鈞等人,武士英被捕之后,先供述受應桂馨指示,后又在法庭翻供称系个人所为,否认见过應桂馨而后来暴死上海獄中,各方猜测应属中毒,趙秉鈞被迫辭去總理。1914年1月,應桂馨出獄後北上向袁世凱索酬,被人追殺,在逃往天津的火車上被刺。时在天津的趙秉鈞曾为之抱怨,不久在家中突然死亡。以致於案情更為撲朔迷離。[3]洪述祖后被抓获,被判处绞刑。

[编辑] 宋教仁被杀之谜



 本條目或章節存有多項爭議或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中立性有争议。內容、語調可能帶有明顯的個人觀點或地方色彩。自2011年2月起標示本模板。
准确性有争议。自2011年2月起標示本模板。
 

[编辑] 孙中山杀宋教仁论

外部视频链接

 

 凤凰卫视:杀宋教仁真凶非袁世凯
 

持此观点的人认为,其一,孙中山乃江湖中人,从前清开始就有暗杀前科,案底如刺陶成章、刺黄远庸。其二,袁世凯向来无暗杀政敌的传闻,其三,宋教仁与孙中山的矛盾,国民党内人人皆知,如宋教仁主张的南北调和,孙中山坚持护法运动,明确的反对调和,声称:“舍恢复约法及旧国会外,断无磋商余地。”,[4] 宋被暗杀死后能得到最大的好处的就是孙中山,再加上,宋是国民党内接近袁世凯的一派,但却死于会晤袁世凯的途中;其四,宋教仁对国民党的改组,极力排斥江湖帮会,而孙中山恰恰就是洪门红棍,陈其美、应桂馨都是青帮大佬,而袁世凯却从来与帮会无任何交往;凶手应桂馨是共进会的头目,曾担任孙中山卫队的司令、临时政府庶务长,但与袁世凯无任何的瓜葛。[5]

近年来,海外学者对这桩公案提出不少新证,认为宋教仁是国民党内部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对破案出了大力的青帮大头目、国民党元老陈其美颇有嫌疑。陈其美最后也是在上海被暗杀的。袁克文撰写的《辛丙秘苑》一书讲述了自己从1911年到1915年的见闻,书中披露,袁世凯多次派密使与宋教仁接洽,欢迎他北上,宋教仁接受了袁世凯的邀请。在北上临行之前,陈其美、应夔丞等人询问宋教仁关于国民党内阁的组织办法,宋教仁说:“我只有大公无党一个办法!”,听了宋教仁的想法后,应夔丞骂宋教仁是叛党,并企图当场杀害宋教仁,但被在场的人劝阻,宋教仁见此举动,便说:“死无惧,志不可夺”,最终大家不欢而散,陈其美和应夔丞对宋教仁的痛恨加深。在随后的几天里,陈应两人商议对策,宋教仁3月20日遇刺身亡。应夔丞深知兼任总理的内务部总长赵秉钧害怕宋教仁抢夺他的位置,就通过他的秘书洪述祖骗取来自赵秉钧的密电密信。起初的目的只是邀功请赏,后来这些密电密信便成了充当了嫁祸于袁世凯的文字证据。[註 1][7]

而上海东华大学廖大伟教授则从民初帮会与革命党交恶、与社会关系紧张的视角,重新阐释这一血案:应桂馨是中华国民共进会(1912年7月由青帮、洪帮、公口等帮会联合发起,成立于上海)会长,在社会转型中角色与地位与革命党形成落差,因而产生报复心理;宋教仁在国民党内的实际地位和未来政治角色,决定了他不幸被选为报复对象。[8]

[编辑] 後世追悼

于右任为宋墓题写的铭词:「先生之死,天下惜之。先生之行,天下知之。吾又何记?为直笔乎?直笔人戮。为曲笔乎?曲笔天诛。於乎!九泉之泪,天下之血。老友之笔,贼人之铁。勒之空山,期之良史。铭诸心肝,质诸天地。」

[编辑] 生后歸宿

宋教仁於1913年3月21日辭世後,禮葬於上海閘北的宋公園(今闸北公园)內。墓地近似正方形,四周砌有二十四根圆头方柱,连成石栏。墓寝坐北朝南,为半球形,墓前立有墓碑,上书:『宋教仁先生之墓』,系集孙中山墨迹而成。宋墓頂上有一腳踩青蛇,展翅欲飛的雄鷹,象徵著宋教仁一生不斷爲了憲政的理想,而與保守的舊勢力作頑強鬥爭的精神。墓地南隅、正中左右樹有石柱两根为出入口,置八級臺階,供拾級而上。墓区正中石柱顶端耸立著以大理石雕刻而成的宋氏西服坐像,底座正面刻『渔父』二字,系章太炎篆文手迹。背面刻铭文,系于右任所书:『先生之死,天下惜之。先生之行,天下知之。吾又何记?为直笔乎?直笔人戮!为曲笔乎?曲笔天诛。於乎!九泉之泪,天下之血。老友之笔,贼人之铁!勒之空山,期之良史。铭诸心肝,质诸天地。』墓区广场及通道均系花岗石砌成,周围广植龙柏、广玉兰、香樟和月季等各种花木,整个墓园庄严肃穆。

[编辑] 宋先生遺族簡述

方氏:宋教仁之妻。生前常居於家鄉-湖南桃源。夫故去後,接受愛國人士捐款與中華民國國民政府頒發撫恤金予安頓生活。獨子於上海求學期間,每逢暑假即前往滬探子。惟獨子病逝後,生活失去重心。1964年5月24日,吳相湘在其著作《宋教仁傳——中國民主憲政的先驅》的自序中記載:『又見報載宋先生遺屬寡媳一人在桃源轉徙流離孤苦伶仃之訊(宋之獨子歿於抗戰前);更傷英雄無嗣之淒涼。』
宋振呂:宋教仁與方氏之獨子。少年時,離鄉赴上海讀書,畢業後曾留學日本;1934年隨行歐洲司法考察後,曾服務於中華民國監察院審計部至1936年心臟病突發逝世,享年36歲)。[9]1950年,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为宋振呂之妻葉惠英亲笔签发证明,追认宋教仁为革命烈士。[10]
宋奇璋:宋振呂之獨女;婚後育有2子3女。
[编辑] 後世評論

章太炎在《民国报》《神州日报》评点孙中山只是“元老之才”,“至于建制内阁,仆则首推宋君教仁,堪为宰辅”,“谓总理莫宜于宋教仁”。

蔡元培在《我之历史》序言说:“(同盟会)其抱有建设之计划者居少数。抱此计划而毅然以之自任者尤居少数,宋渔父先生其最著也。”

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孫善豪曾經評論宋教仁對國民革命與中國近代的意義,其大略如下:

宋教仁首先在上海成立了「中國同盟會中部總會」目標在於鼓吹湖廣新軍的覺醒,間接促成了武昌起義。宋教仁曾提議革命的上中下三策:上策京師起義、中策長江起義、下策邊疆起義。孫中山的十次革命,一般都屬於下策中的邊疆起義。黃花崗之役後,同盟會人心渙散。宋教仁與譚人鳳等乃毅然在上海另起爐灶,獨立執行中策,成立「中國同盟會中部總會」,以「共進會」與「文學社」為基礎,在兩湖新軍間鼓吹革命,於是乃有武昌起義之成功。

民國成立後,宋教仁將同盟會與其他小黨合併,成立國民黨。當時孫中山主張同盟會仍然為地下革命組織,隨時準備繼續革命。宋教仁則主張將同盟會公開化,以堂堂政黨之陣勢,藉選舉取得政權。宋教仁路線不僅獲得了同盟會多數之支持,並且繼續與其他小黨合併,終於組成國民黨,而在國會大選中取得了多數。這個「國民黨」,不同於1924年孫中山主導的聯俄容共後的中國國民黨,實乃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真正的政黨。許多後來著名的民主人士如張東蓀、沈鈞儒、徐傅霖、羅文幹、石志泉等,都是當時這個國民黨的核心成員。

宋教仁對於內閣制的倡議與實踐,袁世凱當上民國總統後,孫中山被選為國民黨的理事長,旋赴東京,另組中華革命黨。而主導國內國民黨的宋教仁路線,則是在體制內,以內閣制來架空袁世凱。如果當時袁世凱能明察當代潮流,對帝制不抱期待,放手讓宋教仁組閣,則中國華盛頓或民國「國父」之名,無疑非他莫屬。而整個中華民國史,或就將此改寫。不幸的是:宋教仁的內閣制主張,站在袁世凱的立場而言,是強人所難,直接牴觸了袁世凱「一人天下」的期待,於是被刺;開啟了中國此後一連串政治、軍事的混亂。

 

生平紀年
1899年入读桃源漳江书院
1901年中秀才
1902年赴武昌投考美国圣公会文华书院(现华中师范大学),被录为第一
1903年8月结识黄兴,成为挚友
11月4日偕黄兴,刘揆一、陈天华、章士钊共同成立華興會
1904年2月25日華興會在长沙西园正式成立,选黄兴任会长,宋教仁为副会长
7月在武昌发起创建“科学补习所”
11月计划在长沙进行起义反抗清朝政府,但事泄未遂,潜赴日本
12月13日抵達日本
1905年
6月创办革命杂志《二十世纪之支那》;入读日本法政大学
8月支持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并当任其司法部检事长;将《二十世纪之支那》改为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
1906年曾一度回中国,企图在东三省建立反清政治力量,但不久就再次去日本
1907年黄兴赴安南谋举事,荐宋教仁代理同盟会庶务,主持同盟会日常工作,参与一切机密
1910年返回中国。
1911年宋教仁到上海组织反清运动,赴香港参加广州起义的准备工作。
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10月28日与黄兴一同抵达武昌,参加革命政府的法律工作,参与起草《鄂州临时约法草案》。
11月13日离开武昌,赴上海。
12月初抵达南京。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被任命为法制院院长,起草了一部宪法草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法》。
4月27日出任唐绍仪内阁的农林总长。
7月因不满袁世凯破坏《临时约法》,辞去农林总长之职。
7月21日当选为同盟会总务部主任干事,主持同盟会工作。
8月25日成立国民党,当选为理事,並任代理理事长。
1913年领导国民党获中華民國國會压倒性多数席次。
3月20日,宋在上海火车站(老北站,现上海铁路博物馆)遇刺,二日后身亡;孙中山於日本創立中華革命黨。
[编辑] 思想
主张“责任内阁制”,认为“内阁不善而可以更迭之,总统不善则无术变易之,如必欲变易之,必致动摇国本”。
[编辑] 著作
《我之歷史》,六冊,1920年湖南石印本
《二十世紀之支那》,一冊,1905年5月東京鉛印本
《醒獅》,四冊,1905年9月東京創刊
《民報》,二十六冊,1905年11月東京創刊
《間島問題》,六冊,1908年上海初刊本,1914-1916年地學雜誌重印本
《民立報》,六冊,1910年10月11日創刊,上海印行
《比較財政學》,日本小林丑三郎原著,宋教仁譯,1911年上海印行
[编辑] 相關書籍
《宋教仁的政治人格》,朱浤源,1966年度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
《宋教仁的革命人格》,張玉法主編,中國現代史論集(三),聯經出版公司,1970年出版
思公:《晚清盡頭是民國︰近現代人物的不尋常命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ISBN:9787563389643。
張耀杰:《懸案百年:宋教仁案與國民黨》,台北:新銳文創(秀威代理),2010年12月,ISBN:978-986-86815-0-7。
《宋教仁血案》,徐血儿等編著,岳麓书社出版,1986年
《民國前十年》,唐德剛
《宋教仁傳——中國民主憲政的先驅》,吳相湘,正中書局出版,1964年
[编辑] 註釋
[關閉]

本頁面採用了「參註分組」實現將參考資料和備註分開顯示,註冊用戶可透過參數設置→小工具→勾選「參註分組簡化顯示」,把參考資料和備註的標示分別變為純數字和英文排序。

^ 二年冬,予适在沪,知先公遣秘使迓遁初者数至,遁初所察已竟,欣然命驾。行之先,陈英士、应桂馨宴之。筵间,英士询其组阁之策,遁初曰:“唯大公无党耳。”陈默然,应詈曰:“公直叛党矣,吾必有一报。”言时,即欲出所怀手枪,座客劝止之。遁初曰:“死无惧,志不可夺!”遂不欢而散,而陈、应日相筹谋。予故友沈虬斋,陈之党也,谓予曰:“遁初不了。”予详诘之,虬斋曰:“同党咸恨之,陈、应尤甚。迩日,靡日弗聚议,虽亲如予,亦不获闻。偶密窥探,辄闻遁初云云,辞色不善也。”未几难作,遁初竟死矣。应知赵秉钧畏遁初夺其位也,遂假道于洪述祖,诱得电信,初意但为要功计,不期适以此而移祸也。[6]
[编辑] 参考文献
^ 1.0 1.1 上海老北站 见证难忘的历史瞬间. 人民铁道网. 2010-10-15 (简体中文).
^ 【载‘民立报’一九一三年三月二十二日】
^ 凤凰网历史专稿. "谁是刺杀宋教仁的幕后元凶?”.
^ 北洋军阀的分化与政局. 中教育 (简体中文).
^ 芦笛:是谁杀了宋教仁?.
^ 袁克文:《辛丙秘苑》节选.
^ 迷案:陈其美在“天上人间”暗杀宋教仁?.
^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袁世凯.
^ 我与宋教仁一家的交往
^ 桃源县政府门户网站:我县召开纪念宋教仁先生诞生127周年座谈会
[编辑] 外部链接
凤凰卫视:宋教仁遇刺后一直不认为袁世凯主使刺杀自己
凤凰大视野 - 孙中山与宋教仁 01
凤凰大视野 - 孙中山与宋教仁 02
[编辑] 参见
國民黨 (1912年-1913年)
华兴会
二次革命
中国国民党
中国同盟会
北一輝
宋教仁墓
黄远庸

[12/14/2011 8:53:02 PM]


 
姓名: 密码:
电子信箱: 主页地址:
来自何方:
主题:
内容:
This Is CAPTCHA Image
(Enter the verification code in the image above)
Home | Freedom Forum | Chinese Poets Forum | Culture Forum | Wen Ji | Books | About Us | Links | backend
Copyright © 2005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