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贴/删贴 |
zt: zhanyu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刘因全
|
zhanyu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2011-10-13 18:40:13 [点击:31]
这是在去年的一个旧帖子的基础上改写的,这个旧帖子就是发在本坛的,所以,本来并不准备再次贴出。
从去年至今,一直有人在持续攻击章、罗、张等人的投共问题,甚至有些人身攻击,这里面还有我的偶像(们)。(一般来说,过去,我要说谁是偶像,那就是要批评谁;这次也不另外。)本文恰好涉及了此事。因此,就把它贴出来,算是对偶像们小小地呛一声。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我在去年写了一篇《一蟹不如一蟹》的帖子来纪念辛亥革命99周年,它发在了一个海外论坛上。今年,又要纪念100周年了,我把它删改修订一下发在博客里吧。
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和产生的影响都十分复杂,很不容易说清楚,即使是“辛亥革命该不该发生”及“辛亥革命算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这些基本问题也一直争论不休。
究其原因,这与国共两党共同粉饰辛亥革命、共同掩盖历史真相有着重大关系。这也就是袁伟时先生所说的“辛亥革命成了盛大的化妆舞会”的意思。
我只想聊一聊辛亥革命后的历届政府、国家领导人以及政治家(或叫政客)等等的所作所为。
一、 北洋政府
辛亥革命最早、最大的结果是隆裕太后接受清室《优待条件》,发布《逊位诏书》,宣布清宣统皇帝退位,并授权袁世凯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从此,清朝结束了,中国开始走向共和。
自那时直到1928年的时期被后人称为“北洋时期”,其间的中国政府被后人称为“北洋政府”。
国、共两党往往把北洋时期说得一塌糊涂,也往往把北洋政府贬得一无是处,其实不然。
以袁世凯为例。
他建立新学,废除科举,军警分离,整治北洋新军,甚至对经济也颇有贡献;最重要的是他劝退清朝皇室,促成了中国历史上少见的相对平和的朝代更迭;因此,他成为中国临时大总统。
在北洋初期,袁世凯还是依照民主程序行事的。他对其目的是限制其权力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至少在表面上是尊重的,甚至他还组织政党参加民主选举……。
恰在这中国转型到共和的关键时刻,非常可疑的宋教仁刺杀案发生了。
时处国会选举国民党获胜、预备由宋教仁组阁任总理之际,1913年3月20日,宋在上海火车站被刺身亡。
说它非常可疑是指:由古董商人告发起到破案的过程十分离奇;案件有关人员的死亡结局十分蹊跷;案件所属资料证据遭到人为破坏,所留甚少。……
把这个案件归于袁世凯指使缺少证据,并不能服人,至少从宋教仁被刺后给袁世凯的信中可以看出宋自己根本没有怀疑袁。
根据“谁得益,谁可疑”的思路来看,孙中山是此案的唯一得益人。上海本来就是国民党的势力范围,查出的两个关键人物也均为国民党人;其中应桂馨曾是孙中山的护卫队长,他也是陈其美的下属和朋友,而陈其美既有刺杀前科(1912年刺杀陶成章……)又有刺杀后续(1915年11月10日刺杀郑汝成……)。
不论如何,袁世凯坦然面对此案,提出司法解决。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上海一个小小的地方法院竟然向国家总理发出了传票,其北洋时期气氛之自由、司法之强悍可见一斑;百年以来,此举在中国大陆已成绝响。
“二次革命”让袁世凯失去了对游戏规则的耐心,再加上权欲熏心、利令智昏,他终于走上了称帝、失败的道路。
除了称帝、复辟等大政方针以外,北洋政府最受诟病的具体事件是“3.18惨案”。
1926年3月18日,国(徐谦,执委会代表)、共(李大钊,北方区书记)两党联合召开“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国民大会”。会后,部分人士去政府请愿,发生了冲突,军队开枪镇压。
一时间,群情激扬,同仇敌忾。鲁迅先生愤怒地说:这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随后,他又写出了著名的《纪念刘和珍君》。
其实,“3.18惨案”只不过才(请原谅我使用这几个字)死了40来人。段祺瑞还给死者下了跪,并且终生斋素。不知道如果鲁迅先生能活到现在,面对国民党的“2.28”……(此处删去九个字),他还会说“3.18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吗?
不论北洋政府有多少不堪之处,相对来说,它仍然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好的政府。
二、孙中山
动辄就要革命,就要撸胳膊比拳头,孙中山无疑是现代破坏游戏规则的始作俑者,他的一生总是消耗在对权力的无限争夺上。
从他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说起。
当时,宋教仁就不同意实行总统制,众所周知,他追捧内阁制。可是,大概由于总统制中的总统比内阁制的总理权力要大,孙中山坚持要采用总统制。
人算不如天算,孙中山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没当几天就要轮到袁世凯了。此时此刻,孙中山却又搞出了一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让南京参议院通过,这个约法是要实行内阁制。毫无疑问,这是用来限制袁世凯的。
程序的不正义往往来自于目的的不正义。
在袁任临时大总统以后,作为一个“起义专业户”,孙中山早就想再次革命了,他屡次被宋教仁劝阻,宋说:国民党在体制内依靠民主选举就能战胜袁世凯。果然,国民党赢得了大多数议会席次,宋就要进京组阁了。恰在此时,宋教仁却被暗杀了,孙中山终于能够施展他的“革命”的本领了。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组织了效忠领袖(孙个人)而且按入党时间给以不同待遇(类似于黑社会)的政党——中华革命党。后来,这个政党改为国民党(它与宋教仁时期的国民党相似处并不多)。由于它不是一个民主的政党,它的领袖——孙中山及其接班人蒋介石——也就不可能带领人们走向共和、走向民主。
后来,他夺取了政权,奠定了遗害无穷的党国体制。
什么是党国体制呢?——就是“一切军国庶政,悉由本党负完全责任(孙中山语)”,或者说“国民政府受中国国民党之指导,掌理全国政务(见《国民政府组织法》)”。就全国而言,就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国民代表大会”要向党的最高权力机构——“全国党代表大会”负责。用一句话来说,党国体制就是以党治国的体制,就是坚持党的一元化领导的体制。
这种体制是造成一方面说“天下为公”,并说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另一方面又要主人去感谢仆人给予了“生存权”和“发展权”等等这些混乱、矛盾现象的根源。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中国从此开始处于党国体制之下,倒霉的始终是老百姓。
孙中山还缔造了国民党的军队——国民革命军(简称国军),开创了“党指挥枪,枪服从党”的先例,开启了“砍人头”而不是“数人头”的背弃程序原则的做法。
最恶劣的是,国军是由国库而不是由党费养活的,按理说应该是真正的人民的军队。可人民的军队却忠于党去了,这让人民很郁闷。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在不断地批判这种错误的做法。
1946年1月16日,周恩来指出:如果没有军队的国家化,各种政治力量凡事都要用拳头、用枪炮来“商量”,那这政治力量“就成为一种反人民的武装集团,一种披着‘国家’外衣的政治土匪。”
稍早些时候,1945年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时会见路透社记者时说:“我们完全赞成军队国家化与废止私人拥有军队,这两件事的共同前提还是国家民主化。”——毛泽东不仅赞成“军队国家化”,而且还指出了实现军队国家化的前提。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所谓“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的说法,这是孙大炮的典型忽悠。
如果现在有人要大家拥护他执政而且要先经过“军政、训政”也就是专制的阶段,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认为他是个骗子。那么,在当时他就不是骗子了么?
谁来认定什么时候人民可以拥有民主的权利呢?——事实上,统治者总是不会主动认定人民有任何民主权利。
通过一番思考,我们就能断定:那时鼓吹“军政、训政”的人必是骗子无疑!
从孙中山对中国现代政治制度的贡献来看。
现在台湾实行的、有着诸多弊端的、说总统制不是总统制说内阁制又不是内阁制的“双首长制”就是孙中山为限制袁世凯而拟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造成的政治遗产。可以预测,这个双首长制将来一定会改掉。
另外,在“五院制”中,除了行政院和立法院相对重要以外,其它三院尤其是考试院处境相当尴尬,颇有尸位素餐之嫌。我们可以想到,孙之所以建立最具有中华民国特色的考试院是因为“在过去连国家领导人级别的宰相都是从科举考试产生的”。可是,孙中山就没有想到:“如果进入宪政共和,怎么还会有科举考试呢?”——这就是后来考试院相对来说很尴尬的原因。
总之,孙中山对中国现代政治制度也没什么贡献。
三、蒋介石
由于蒋介石是孙中山的接班人,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无时不以总理信徒自居”,所以,孙中山的错误(比如训政什么的)也就被蒋介石继承下来了。上面对孙中山有所介绍,再加上以前对蒋介石也讨论过不少,因此,也就不想多说了。
说一下国土问题吧。
现在来看,一个合格的国家领导人不能以是否开拓疆土来判断了。但是,总不能在自己手里丧失国土吧。
其实在袁世凯执政时期就受到了各方的压力,但袁始终没有妥协,维护了主权,保住了蒙古、西藏,这是今天人们仍然对袁保持一份敬意的原因之一。
蒙古后来脱离了中国,但中国政府始终没有承认。到了1945年8月14日国民党政府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把外蒙古出卖了。
蒋介石要承担最大的责任。实际上,他也确实承认了。蒋介石在1952年10月13日的国民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表示:“承认外蒙独立的决策,虽然是中央正式通过一致赞成的,但我本人愿负其全责。这是我个人的决策,是我的责任,亦是我的罪愆”。
再说一下民主问题。
有人说:在1946年召开的国大就是蒋介石的民主举措。这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且不说1936年的国代选举是否符合游戏规则,就只问一句:为什么1936年选举的代表在十年后仍然有效?也就是说:为什么不在1946年当年再次选举国大代表呢?
还是那句老话:程序的不正义往往来自于目的的不正义。
上面所说的话有些人表示不太明白,这次就再解释一下。
在1936年以前是所谓“训政”时期,除国民党以外的政党都是非法的。因此,在1936年时,国大代表中政党名额(有点儿像现在台湾的不分区立委)只有国民党,而需要选举的代表(有点像现在台湾的区域立委)绝大多数都是国民党人。至于专制下的选举是怎么回事儿,我想大家都不会陌生。选举结果就是1936年国大代表基本上由国民党人员组成。
1945年国共已经合作,抗日期间陆续成立了其它政党(比如中国民主同盟等)。可是,蒋介石却只给共产党等以政党代表名额,不允许这些政党参加重新选举国大代表。后来,谈判破裂,内战爆发。
蒋介石这种做法并非偶然为之,在国民党退守台湾以后,所谓的国民大会代表就始终基本上是同一批人,以至于被台湾人讥为“万年国代”。
其实,在1946年,由于刚刚领导人民抗日胜利,蒋介石的声望很高,可以说是如日中天,不仅赢得本次选举不成问题,如果不出大事情,再次连任也不在话下。
但是,蒋介石并不满足于民主选举获胜,他追求的是终身掌握政权,甚至还不仅如此,他追求的是事实上的皇权,也就是还要把国家政权让子孙继承下去。
蒋介石的独裁以及其它方面的恶劣行径令美国放弃了支持国民党政权的原有政策。这让蒋介石政权的垮台变得异常迅速,还没有坐满一届的时间内他就被赶到了台湾。如果不是朝鲜战争爆发,他连台湾也守不住,美国会彻底抛弃他。
如同过去的改朝换代一样,老百姓遭受了战争中的伤亡及逃亡等各种劫难。不过,这一次老百姓并非只有这些直接损失。
为了因应1946年的国代选举,共产党提出了选举纲领——新民主主义。后来,内战爆发,用不着参加选举了,共产党也就把这个纲领废弃了。
国、共两党的所作所为使得老百姓丧失了在新民主主义和三民主义之间选择的权利,最终使得大陆人民走上了不能再次选择的唯一的道路。
说穿了,有些人吹捧孙中山、蒋介石并不是为了民主,他们只不过是为了反共、为了改朝换代而已。
但是,“蒋介石终其一生从来就没有实行过一天民主”这个中国历史上非常清晰的事实绝不容任何人模糊、掩盖和否定。不仅如此,中华民国政府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台湾才算是真正成为民主的政府(以民主选举总统为标志)。更不仅如此,中国国民党直到本世纪才真正成为民主的政党(以党内民主选举主席为标志)。
四、毛泽东
还是接着说国土。
爱国,当然要爱国土。
我们一直认为,国家落后了、虚弱了才导致丧失国土。从过去的历史来看,也确实是这么回事儿。清朝割掉了台湾等国土大概就证明了这一点。
前面说到,上世纪40年代,蒋介石割掉了蒙古;虽然他随即反悔,一生中再也没承认蒙古独立,可丧失蒙古的主要责任仍然要由他来负。
但是,割让蒙古的全过程却一直延续到几年以后。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在那一天,蒙古发来了贺电。
同年同月的10日,中国回复了贺电。
同年同月的16日,中蒙正式建交了。蒙古是与中国最早建交的国家之一。
本是同根生,建交何太急。
蒙古之所以曾在中国的版图里,是因为它侵略、占领了中国,也许我们不必为了它的离去而过分伤心。
可是,蒙古是中国人忍受了多少年的耻辱甚至献出了“初夜权”才同化来的,怎么能眼睁睁地就放弃了呢?(注:关于“初夜权”一事并未查证。)
咳,咱们中国人呀,咱们中国的男人呀!
在建交的第二年,1950年7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对蒙古驻华大使说:“蒙古人民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不但早已脱离了中国的反动统治,建立了真正的人民民主国家,而且正朝着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前进,中国人民衷心地为蒙古人民的这一成就庆贺。”
不过,在这里要说句公道话:毛泽东上面的说法并不是他自己真正的想法。
在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以后不久,毛泽东就去苏联给斯大林祝寿了。在会见期间,毛泽东曾经提出蒙古回归中国的问题,但被斯大林粗暴地打断了,斯大林并且还说:“以后不要再讨论蒙古问题了(大意)”。于是,毛老人家吓得从此再没提过蒙古。(详见师哲回忆录)
实际上,不仅中国人民没有站起来,甚至连毛泽东自己都没能站起来。
无论如何,蒙古是在蒋、毛二位先生(主要是蒋)手里丢失的。
也许一个蒙古的例子并没有足够的说服力,我们可以继续探讨。
据说朝鲜的金日成向毛泽东反映:“白头山(长白山)在朝鲜族群众心目中很神圣,朝鲜人民对它很有感情,希望中国同志能给于照顾。”当时,整个长白山地区都是中国领土。结果,老人家很照顾朝鲜人民的感情,大笔一挥,就把长白山和天池的一半儿划给了朝鲜。
这个举动并没有得到善意的回应,朝鲜民族并没有满意。现在,南、北韩普遍认为“整个白头山地区都是属于朝鲜的”。
1957年,毛泽东把属于中国的白龙尾岛(浮水洲岛)送给了越南。(这个位于北部湾中心地带的岛屿对中越渔业和国界划分都有着重大意义,中国在这两方面都吃了大亏。)
同样地,越南也并不满足。如今不仅白龙尾岛要不回来了,越南还强占了其它岛屿(大多在南沙),还钻取石油呢。
人们常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
现在,越南正在抽中国的血。
也许有人会说:“虽然有些过分慷慨,但这是援助朋友,问题只是这些朋友太不够意思了”。那么,我们看看毛泽东是怎样对待敌人的吧。
上世纪60年代初,由于边界纠纷严重,中国决定对印度实行反击战。这场战役确实很成功,我军大踏步地越过麦克马洪线追击着印军。中国真的胜利了。
但奇怪的是,战后,中方不仅退过了麦克马洪线,而且还退过了中方曾经的实际控制线。真不知道中国为何而开战?真不知道我军将士为了什么而去牺牲?
对这大约相当于八个台湾面积的领土,印度趁机大肆移民、开垦,时至今日,由于在那里栖息生活着众多印度百姓,在和平状态下已绝无可能收回那高达30万平方公里的藏南地区了。
从那时一直到现在,印度军队都是以中国为假想敌的,印度人民普遍敌视中国,印度甚至在航天登月上也和中国较劲。一场反击战,除了树立了一个宿敌以外我们一无所获;嗯,并不止是一无所获,我们还丢失了更多的国土。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领土却少下去了。——有这个道理吗?
讨论到这里,也许还会有人说:“无论如何,在毛泽东时代,虽然我们勒紧了腰带,可我们有了原子弹,没人敢欺负我们了,我们也赢得了尊重。”
这是真的吗?
上世纪60年代以后,毛泽东逐步试着跟苏联叫板了。这惹得苏联想要摧毁中国的核装置,实施“精确外科手术”。苏联通知了美国。而美国同时在华沙向中、苏表达了其反对的态度,并且命令驻关岛、冲绳的美军取消休假,还把“外科手术”后美国的反应计划故意泄密……。结果,苏联取消了“外科手术”。
不知不觉地,中国人民在战争的鬼门关前走了一趟。
这个事件本身就证明“没人敢欺负我们了”的观点是不成立的。
这个事实也让毛泽东明白了,自己的对苏联叫板的言行不能保证不受惩罚。因此,他被迫改变了外交方向,转向美国以寻求保护。这就是“小球推动了大球”、“中美走向和解”等事件的背景。
至于说到“赢得了尊重”,我们可以拿一个例子来讨论。
世界上还真有一个国家的人民也勒紧了腰带,他们也有了原子弹,其领袖也特敢向霸权耍横——那就是朝鲜。让我们扪心而问:我们自己难道就因此真正尊重朝鲜领袖金正日和朝鲜人民了吗?
五、怎样看待政府(领袖)?
辛亥革命以后的政府(领袖)就介绍到这里吧(再介绍下去恐怕会有不愉快发生),下面说说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政府(领袖)。
有个洋笑话:一主妇对邻家抱怨:“我那儿子什么事儿都做不成,也不愿去做,小小年纪张嘴就是谎话……。以后他可怎么办?”邻居说:“这么说将来他只能当总统了。”
在洋人眼里,政治是肮脏的,政客的人品等则是受鄙视的。
从某些方面来说这是有道理的,而且,不仅在外国是这样,在中国也是如此。
辛亥革命前后有一位著名的重要人物康有为。
他反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婚姻制度——妻妾制,极力主张“一夫一妻”。后来也确确实实地实行了这个制度,断送了后人“实现中国梦想”的权利。(嘿嘿)
可是一查:康有为自己竟然娶了六房大、小老婆。
靠!
当然,我们不必对康有为这么愤怒,中国历来的所谓政治家领袖中口头讲着“纯真爱情”、“阶级感情”、“革命道德”而实际上却是在玩弄女性、满足私欲者并非罕见。
其实,本文前面的介绍中就有政治人物言行不一、出尔反尔等等的内容。
长期以来,有些人认为“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领袖)”,还有一些人认为“有什么样的政府(领袖),就有什么样的人民”;争论很激烈,谁也不能说服谁。但是,无论如何,他们都是把“人民”和“政府(领袖)”放在成正比例的关系上。
可是,总有人(尤其是部分中国人)要把政府(领袖)颂扬成红太阳、大救星,要把政府(领袖)放进高高的庙堂崇拜着。
要树立观点就需要有事实、数据、逻辑等等来支撑。可是,如果从政治层面来讨论往往会引起口水大战,也很可能被和谐。我们还是谈经济吧。
从GDP来看:在1913年,中国占世界的比例是8.9%;在1973年,中国所占比例是4.6%。
对于占世界人口20%左右的中国人只能生产不到世界10%的经济成果,也许我们不必太羞愧;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从北洋政府初期到毛泽东时代这6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是不断地落后于世界的。
辛亥革命以来,国、共两党都认为中国至少已经产生了两个英明伟大的领袖——孙、毛或者孙、蒋。可是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中国的经济是一直下滑的,中华民族是日益落后的。如果领袖是英明伟大的,那么就必定是因为人民太愚昧落后了。
可是,只有几十年功夫,就能从愚昧落后的群众里产生出不止一位英明伟大的领袖,这个说法似乎违背逻辑、常识。
事实上,与同时期其它国家相比,我们的群众和领袖都是落后的。
其实,直到现在,我们还是落后的。
许多人甚至是号称独立知识分子的人都对民主党派及其领袖或个人如章伯钧、罗隆基、张东荪等倾向于共产党颇有微词,有些人甚至还破口大骂。但这都是在蒋介石先不允许他们参加国会选举,后又取缔其政党而造成的。他们倾向共产党,也许有他们思想左倾的因素,也许还有共产党统战的因素,但最重要的因素不是蒋介石主动把他们推到了对立面去了吗?
在当时,大多数知识分子确实也都站到了蒋的对立面去了。
作为独立的知识分子当然应该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有些时候拿不准,那就要偏向于更严厉批评政府(领袖)的立场,这是因为政府(领袖)的手里有权力;他们如果错了,后果会更严重。在今天应该如此,在昨天也应该如此,在今天来点评昨天更应该如此。
事实上,我们今天的所谓独立知识分子如此不堪,也可以算是我们群众和领袖都落后的写照。
总而言之,辛亥革命以后60多年的历史就是一个接一个的领袖带领着中国人民从落后走向更加落后的历史。
应该说,现在是有进步了,但还远远不够。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或明)朝。
六、以史为镜
前面说过我们进步了,可是,我们的进步到底有多大呢?这要从我们的昨天说起;只不过为了避免口水战或其它方面的问题发生,我们要绕一个弯儿。
上世纪50年代有一句口号:“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不知道这个口号现在还适用不适用?不过,改一下这个口号为“朝鲜的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昨天”,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同意此说吧。
在朝鲜“悍然(我外交部发言人语)”进行了核试验以后,我在2006年10月10日糊了一个帖子,要求对朝鲜施加压力,迫使他们走向改革开放。帖子里说:“有个笑话:北韩一个代表团访问中国以后,朝鲜同志感慨地对中方人员说:以前总以为我们生活在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里,现在才知道,我们只不过是世界上第二幸福而已。
改革开放的收获不仅是弄清楚自己是世界第几幸福而已。”
到了2011年,这个笑话就不再是笑话了,或者说就变成更大的笑话了。
朝鲜官方通讯社发布了关于世界上100个国家的幸福程度的名单,其中,最幸福的国家是中国;第二幸福的国家是朝鲜(大概是97分);最后一个国家,也就是最不幸福的国家,是美国(3分)。:)
也是在2011年,朝鲜国民议会议长举行了新闻发布会,这位85岁的朝鲜第二号领导人毕恭毕敬地介绍了那位27岁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然后,他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说道:我们朝鲜人民很幸运,可以一直生活在伟大领袖家族的庇护之下(大意)。
从上面两件事情中可以看出,我们现在确实进步很大。
经过改革开放,我们对世界的了解变得真实、真切、准确、正确起来。现在,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不论是讨厌美国的还是喜欢美国的,大概都不会把美国列为最不幸福的国家吧。
从政治体制上来说,我们不仅没有世袭制,我们还取消了终身制。
在经济发展上,2011年中国的GDP为世界上第二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3.6%。虽然按人均来说我们还没有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这已经比毛泽东时代及以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看到进步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经济上的不可持续性和政治上的不可预见性始终是悬在我们头顶上的两把利剑。
目前,政治体制的改革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社会分配、执法不公以及腐败等等问题日趋严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现在已经具备了革命的条件和可能性。
而且,从辛亥革命和整个中国历史来看,只要是专制的朝廷,不管是多么伟光正的朝廷,最后也是要被推翻的。“千里搭凉棚,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The party是早晚要结束的,革命是迟早要到来的。
各派别对革命的期待和预测是各不相同的。
我从前面所述国土的角度出发来预测一下革命的结果:台湾、西藏和新疆很可能会脱离中国;总之,中国也许将分裂。
从辛亥革命以后丢失了蒙古来看,中国的确是脆弱的,她已经没有再承受一次革命的体力了。
我是一个大中国论者。我认为,一个国家只有强而且大才能最大程度地维护、保护国民的权益、利益。因此,我反对台独、藏独、疆独。也因此,我不赞成革命。
要想避免革命,就要尽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首先,要把民主选举村干部推广到乡镇、县市。正像温家宝所说:人民能民主管理一个村,就能民主管理一个乡镇,也能民主管理一个县……(大意)。
其次,要真正按照温家宝前些时候在大连讲话的五点来改革,尤其是首先实行党内民主。
另外,我也赞成让全国人大代表职业化、专职化。这是因为只有这样人大代表才能更好地议政。现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都快变成全国领导代表大会了。
……
不过,问题在于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吗?
在1906年,清朝的领导核心慈禧、光绪共同决定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预备仿行宪政”。虽然存在快慢之争等等问题,但是改革仍然在进行着,国家分批派出了各级官员出国考察,还成立了咨议局等相关的改革机构……。不料,1908年慈禧、光绪在同一天逝世。继任者(主要是辅佐的亲王们)对改革采取了敷衍、消极的态度,后来还抛出了“皇族内阁”的名单,受到了汉族官员、知识分子的强烈反对,以至于满汉联合改革的希望破灭。终于,辛亥革命爆发了。
以上是具体地说明当时的情况,其实,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太晚了!
另外,革命的爆发往往是偶然的、突如其来的、难以防范的。
作为辛亥革命标志的武昌起义就是由于一个士兵的擦枪走火而爆发的。
前些时候,突尼斯一个商贩在受到城管迫害后自焚引发了席卷北非的茉莉花革命,至今仍方兴未艾。
总之,整整100年前发生的辛亥革命不仅让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教训和启示。
温故而知新,研究历史可以提供给我们走向未来的思考。这是因为历史事件往往是会重复发生的,甚至连细节都是如此。
1941年1月18日,《新华日报》因为关于皖南事变的报道没有通过检查而被迫开了天窗。当时,周恩来愤怒地把一首诗写在了天窗里:“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过了不到10年,那个有着新闻检察官制度的政府就被推翻了。
……
2011年7月29日,由于接到上级有关部门“禁止报道温州高铁追尾事件”的紧急指示,100多家媒体也开了天窗。
……
以史为镜,确实可以知兴替。
--------------------------------------------------------------------------------
全部跟贴
制宪国大与首届国大是两回事 云儿 [1966 b] 2011-10-13 20:03:27 [点击: 2] (1165885)
说两句 旁观者昏 [411 b] 2011-10-13 18:58:24 [点击: 31] (1165869)
当时有慷慨的斯大林,,今天的美国只是一帮推销员组成的国家,, 鳄鱼爬得快 [24 b] 2011-10-13 19:58:42 [点击: 2] (1165883)
没看明白你是什么意思? zhanyu [379 b] 2011-10-13 19:17:13 [点击: 18] (1165871)
让你这么一说,更没谱了。 旁观者昏 [687 b] 2011-10-13 19:43:37 [点击: 12] (1165877)
你这就没劲了吧? zhanyu [176 b] 2011-10-13 19:52:19 [点击: 9] (1165880)
袁伟时是不是人大代表? 柳如是 [154 b] 2011-10-13 18:47:27 [点击: 21] (1165868)
我觉得袁伟时观点的正确与否与他是否为人大代表没有必然的关系。 zhanyu [194 b] 2011-10-13 19:23:57 [点击: 10] (1165872)
中共不是每句话都错 柳如是 [90 b] 2011-10-13 19:27:22 [点击: 13] (1165874)
我觉得观点是否正确也与其动机(是不是骗局)没有必然的联系。 zhanyu [34 b] 2011-10-13 19:40:34 [点击: 7] (1165876)
|
[10/13/2011 11:54:21 P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