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功總會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自由論壇
新帖 | 查帖 | 刷新
改贴/删贴
陈泱潮就孙中山评价问题再答曾节明
陈 泱 潮
节明:您好!

 

  两段新的不同意见也看了。

 

  我希望您注意到我不是全盘否定孙中山,也不是全盘肯定清王朝。

 

  正如同我们希望别人和后人能够公允地看待和评价我们一样,我们也要公允地看待和评价别人和前人。

 

  同时,能够公允地看待和评价前人,有一个能不能正视历史经验教训的问题。正确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目的是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特别在当前中国民主革命高潮即将爆发的时候,中国民主革命队伍更是急需端正思想政治路线和方向。

 

  孙中山在上书李鸿章建议推行改革和进谏不行转而进行反满革命,并且以百折不挠的精神终致反满革命形成风潮,在建立中华民国的过程中,颇有贡献,这些方面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孙中山不顾一切轻启战端进行所谓“二次革命”,首开针对中华民国分裂割据的先例、投靠苏俄以俄为师,以及变民主共和倒退为领袖崇拜、领袖迷信、党魁专制独裁等等罪错,也是今天的人们应当总结认识的。我们不能跟在【国共两党隐性帝制专制独裁党文化】的屁股后面,继续误导国人,自误误人。

 

  清王朝的主要罪孽,不在于其兴旺时期扩大疆土的征服战争,这在人类历史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具有必然性。清王朝的主要罪孽在于抗拒历史潮流,迟迟不推行刻不容缓的维新变法,只学西方的坚船利炮雕虫小技,不学西方的人文科学国体制度信仰文明,只搞经济改革开放,不搞政治体制民主化改革。

 

  孙中山以百折不挠的精神终致反满革命形成风潮,在建立中华民国的过程中,颇有贡献,但不等于中华民国就是孙中山建立的。结束满清王朝统治促成清帝退位的关键力量,是掌握着清王朝兵权的袁世凯。

 

  优待宣布和平还政于民交出国家权力的清王朝,也关键是主政的袁世凯,而非孙中山。

 

  清王朝隆裕太后在最后时刻顺应历史潮流,不负隅顽抗,不作垂死挣扎,知道“总期人民安堵,海内刈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见《清帝退位诏书》语),而选择和平交出权力的立场和态度,是值得充分肯定,值得指明给中共看到,值得鼓励中共学习效法的。

 

  在这个意义上,大中华民国的建立,其实是三股力量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力量,袁世凯为代表的清王朝改革实力派力量,隆裕太后为代表的顺应民意顺应历史潮流的清王朝明智力量。

 

  今天把建立中华民国的贡献,完全归之于孙中山,是不公允的,十分不利于促成、动员和呼召中共改革派和明智派的转变。

 

  何况动辄将孙中山称之为“国父”,称之为“民主共和之父”,是不符合实际不符合逻辑的。完全是国共两党【隐性帝制党文化】流毒的反映。试问建立中华民国的力量是不是上述三股力量?试问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岂是19世纪出生的孙中山创造的?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的国父岂是孙中山?

 

  至于“五族共和”更不是孙中山的本义。众所周知,孙中山的反清口号主要就是 “驱除鞑虏”。孙中山依靠洪门会党发动武装起义,更是明确以“反清复明”为号召。以至于在“1912年二月十五日(即清帝宣布退位三日后),作为洪门一份子的孙中山亲自祭告明孝陵,在某种情度上是对洪门‘反清复明’这个历史使命的交代。”(原文地址:http://www.xinhai.org/shi/191102220.htm )

 

  应该客观地说“五族共和”是清王室针对孙中山“驱除鞑虏”的大汉族主义,以清帝和平退位为条件交换到争取到的。正是在《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中明确强调了“《丙、关于满、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条件:今因满、蒙、回、藏各民族赞同共和,中华民国所以待遇者如左: 一、与汉人平等……”

 

  我们应当正视: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本质上是大汉族主义。我在《三论孙中山》一文中已经明确指出:“孙中山一生所一贯鼓吹的民族主义,实质上是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基点的大汉族主义。诚如他自己所宣示:‘就大多数说,四万万中国人,可以说完全是汉人。’(见孙中山著《三民主义》) ——这种大汉族主义,对内,不利于中国56个民族的团结,而且正是今日中共煽动民族主义对抗民主化全球化的依据,它产生的不仅是一代吞吃海洛因和摇头丸没有理性思维的民族‘愤青’,它播下的是将中国大卸八块的种子!对外,则是今日中共大搞社会法西斯军国主义准备发动台海战争、实行核捆绑战略准备引发全球核大战的毒药!……”

 

  以上是我对您此信两个新的不同意见的答复。请参考。

 

  在辛亥百年纪念之际,在北非茉莉花革命正在进行,中国的民主革命如何展开如何取得民主化和平转型的成功,已经成为中国朝野力量在思考和关注的情况下,在中共正在步满清王朝拖延变革终必自取灭亡的时刻,我们关于清朝和孙中山评价问题的讨论,也许不无积极意义。

 

  就此祝福您

 

新春快乐、笔健!。

 

  陈泱潮

  2011-2-7晚22:40在线敬上


 
http://www.boxun.com/hero/chenyc/ 陈泱潮文集
现用E-mail:suoluomen2006@hotmail.com
_________________

上帝之道~人权~灵本主义
 
[2/7/2011 6:32:13 PM]


 
姓名: 密码:
电子信箱: 主页地址:
来自何方:
主题:
内容:
This Is CAPTCHA Image
(Enter the verification code in the image above)
Home | Freedom Forum | Chinese Poets Forum | Culture Forum | Wen Ji | Books | About Us | Links | backend
Copyright © 2005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