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贴/删贴 |
发展不是让人无廉耻/齐光瑞
齐光瑞
|
发展不是让人无廉耻/齐光瑞
(博讯北京时间2010年5月06日 转载)
最近,有两条新闻引起了我罗嗦的欲望:一是:那个也爆“艳照门”的兽兽,其性丑闻过后身价居然不降反升,还当上了主持人,成为媒体疯狂追逐的焦点,风头一度盖过成龙、范伟等文艺大腕,主持一场晚会的费用就达到6.5万人民币,也有人爆料说是一天30万人民币。
还有一条是山东省阳谷县、临清县和安徽的黄山市居然纷纷举起“西门庆故里”招牌,竞争不息,西门庆也被一改在传统文学名著中“大淫贼、大恶霸、大奸商”的艺术形象,华丽转身,成为当地政府追捧的文化产业英雄。 (博讯 boxun.com)
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市场经济将国人弄得脸都不要了,怎么哗众取宠,怎么吸人眼球怎么干,连点廉耻心都没有了。正如人所说:载入史册的两种条件:要么是名垂千古,要么是遗臭万年。
连自己的私处都让众人观赏不但不羞耻,还舔脸出来混,这世道真的是变了,为了出名,什么炒作手段都可以用。解放思想可不是让你无知无耻,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正邪不分啊!
西门庆本来是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一个反面人物,现在的领导居然将其当成英雄争其故里,好听点说是他们为了发展经济有些不择手段,其实这就是当地的领导无知、无聊和无耻!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两千七百年前振兴齐国,成就霸业的一代英才管仲的千古名言。古人认为礼定贵贱尊卑,义为行动准绳,廉为廉洁方正,耻为有知耻之心。并以此作为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正如管仲的观点:廉耻是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也就是说,一个所谓的好人,他绝对不会是一位毫无礼仪、毫无廉耻之心的人。因为他们懂礼仪、知廉耻,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或不该干什么,如果这样的好人少了,那这个社会也就败亡了。
《弟子规》中说“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因为声色场所大多是三教九流啥都有,也是会经常发生斗殴的现象,更容易令人堕落。环境不好,很容易令人污染而不晓得。有道是“入芝兰之室,久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不闻其臭”。所以环境对一个人,可以说非常的有影响力,我们不可以不对环境重视。
可新闻中说:山东阳谷总投资5600万元建设“西门庆故居”等系列文化景点。西门庆和潘金莲初次幽会地点——“王婆茶坊”,里面通过雕塑逼真再现了西门庆和潘金莲的幽会场景;而西门庆经营的产业,如生药铺、盐铺、当铺和绸缎庄等一应俱全,还有潘金莲手工艺品、西门庆绒布等特色旅游产品;在景区内,悬挂着 100张《金瓶梅》的插图连环画,以及西门庆7个妻妾的精美画像。而山东临清也将自身的城市文化旅游品牌定位于“《金瓶梅》故乡和运河名城”。按照《金瓶梅》的描写,建设西门庆以及他的妻妾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等的宅院,打造一个“金瓶梅”式的大观园。另外还有王婆茶馆、武大郎炊饼铺、古戏楼、县衙、晏公庙等,出售特产小吃,还上演民间艺术,如“西门庆初会潘金莲”、“武大捉奸”等,游客还可以自费参与表演,演出后得到光盘。交钱就可以参与表演并拍摄成光碟,亲自体会一次西门大官人的极乐生活。
看到没?这些地方居然不以为耻反而为荣,将以淫荡为代名词的西门庆和潘金莲当成了吸引游人的主角,真服了他们的创意!由此可以想见:提出这个创意的领导同志他的思想境界会停留在什么水平上?
中华古籍《增广贤文》中说:“人不通今古,马牛如襟裾。”意思是说:人如果不读书、不懂礼义,没有知识,与牛马穿上衣服没有两样。并说:“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就是说:宁肯正派行事不够,也不可走邪路。可现在充斥我们眼球的大多是靠色相而博上位的新闻,什么艳照,什么车震,什么拉手,为了出名赚钱啥都可以不顾了,从一夫一妻制到换妻,从换妻到包二奶,从包二奶到某人要玩800个女人,连包养情妇被杀的人都被其亲属说是一个“有操守的书记”,并要求镇政府赔偿六十万!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不是老汉俺不明白,而是这世界变化太快。
国人这些观念的演变,其实反映的就是社会道德的演变。一个只认钱,只认利益,没有廉耻的社会必然是道德沦丧的社会。别的不说,看看晚会、车展、报刊封面、路桥广告、、、、、几乎都是坦胸露乳的女人在对你使媚眼儿,有人就曾十分露骨地说:“美女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重视人的节操和修养,孔子说:“杀身以成仁,”孟子说:“舍身以取义,”还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汉代的桓宽也说:“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明代大忠臣于谦更是直接挑明:“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古人追求人格的完美,可以称之为是道德意识或人格意识,在他们看来,道德和节操比生命还重要。可以这样说,在古代,道德和智能完善的人就是圣贤。
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这词都快被用烂了,我们有些地方的领导同志的思想咋解放得这么不着边际啊!你打历史名人的招牌来刺激当地的经济,初衷是好的,但没有也别乱创作啊!即使是创作你也得选个好人来,把浪荡公子和娼妓淫妇作为偶像,你想向世人传达什么?又想给子孙留下什么?
这毕竟还是地方的一点小动作,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有些文艺工作者,居然篡改名著,甚至是颠覆名著。让孙悟空都谈恋爱了,这就不仅仅是创作态度的问题了,而是导向问题,甚至可以说是政治问题。如此颠覆中华传统文化,将给我们的后代带来什么后果,你们想过吗?
既然我们现在提倡和谐社会,那我们就该提倡百姓把群体利益看得高于个人利益,将传统美德看得高于经济利益。这才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观。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只有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标准下认真的修养和锤炼,才能让社会政通人和,才能“人皆可以为尧舜”。 _(博讯自由发稿区发稿)
|
[5/5/2010 2:43:04 P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