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贴/删贴 |
中国时报:重新评价孙中山
zhongshi
|
今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140的生日,尽管他和我们隔了将近一个半世纪,似乎我们仍生活在他的阴影下,他的遗像不仅悬挂于台湾各地,在中国大陆的天安门广场上也有他的影像。中华民国政府从1940年开始通令全国尊称孙中山为「国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管他叫做「伟大的革命先行者」。虽然海峡两岸处于你死我活的敌对状态下数十年,却不影响孙中山在整个中国屹立不摇的地位,他是最没有争议的政治人物,受到各种政治意识型态不同的中国人的尊敬。可是一离开中国,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西方国家,尤其是英语世界,对孙中山的评价和中国是迥然不同的。这只消看几本孙中山传的标题就可以了然于心了。哥伦比亚大学史学教授韦慕庭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写的孙中山传,书名《受挫的爱国者》(Frustrated Patriot),1980年另一位美国学者写了本孙传,书名《不情愿的革命家》(Reluctant Revolutionary),从这些书名我们不难想像西方是怎样看待孙中山的。当然也有少数英美人士写过对孙中山推崇备致的传,例如他的英国老师康德黎写的《孙中山与中国的觉醒》(1912年纽约出版),美国友人林百克写的《中山福音》(1932年巴黎出版),但这类孙传和中国人所写的孙传,都被西方人归类为「歌功颂德」的传记(hagiography),学术价值很少,有些读者甚至不屑一顾。
二十年前孙中山一百二十周年诞辰纪念时,在美国的一些中国学者集会商讨出一本新的孙中山论文集,以赋予孙文学说当代意义,此书由经济学家郑竹园主编,余英时和前述《不情愿的革命家》作者奚扶林(Harold Z.Schiffrin)均有论文,书名《孙中山学说与现代世界》。这本书基本上对孙文学说是肯定的,只是没有把他捧上天或神化,算是一大进步。
可是真正打破孙中山神话持批判态度的孙传,一直到二十世纪快结束时方才出现,这是法国女史学家百合吉尔(Marie-Claire Bergere)在1998年所写的孙传。大概由于西方认为这本孙传有价值,英文译本在2000年问世。
百合吉尔说,「孙中山在四十岁以前,根本是个边缘人,毫无重要性可言」。照这位法国史学家的说法,如果孙中山早生几年,可能现在没有人会记得他,因为他整个政治生涯的转捩点,是在1921年和苏联及共产国际搭上关系以后,特别是1923年苏联派了鲍罗廷到广州帮孙改组国民党为布尔什维克式的革命政党,以及苏联军事顾问协助成立了黄埔军校。说来难以置信的是,连现在国民党的党纲,都是鲍罗廷按照联共党纲以英文起草的,再由廖仲恺译为中文。
笔者的看法是孙中山晚年对西方列强彻底失望,他在广州的大元帅府根本不被西方国家承认,充其量是个「交战团体」而已,当时唯一向他伸出援手的是革命后的俄国,孙中山在革命事业孤立无援的状况下倒向苏联,以俄为师,确立了他那「苏俄、容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若以春秋责备贤者的眼光来看,孙中山是中国赤化的始作甬者,而1949年中国沦共以后的悲剧,孙中山也是难卸其责的。
百合吉尔的孙传把孙从高高在上的神坛拉了下来,变得像个有血有肉的人,不过她也把孙中山形容得有些不堪,如说他是「头脑不清的政客」,主意多但思路混乱的机会主义者,醉心权力游戏等。称孙为政客(politician)并无不敬之意,大英博物馆图书馆的墙上□刻着孙中山的名字(纪念他在那里读过书),也说他是「革命政客」呢。
至于说孙头脑不清,思路混乱,也非无的放矢,拿他的美国军事顾问李荷马说吧,此人是个身有残疾半吊子的军事家,最初效命保皇党的康有为,后来对康失望,才转投孙,替孙在加州的一些中国城里训练年轻的华侨,准备将来回中国追随孙搞革命。讲到机会主义,大凡政治人物,恐怕都难免有此问题,这就是为了达到革命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例如孙中山在1904年谎称出生于夏威夷,取得美国护照,以利在世界各地奔走革命,可算是投机取巧的最好例证。
百合吉尔还说孙中山对1911年的辛亥革命并未扮演重要角色,因为武昌起义爆发时,孙在美国的丹佛市。关于这一点,华裔学者薛君度在其所着黄兴传中说得很多(黄兴为薛的岳父)。谈到孙醉心权力游戏。陈炯明之子陈定炎博士近年以中英文写了两本皇皇巨着,细数孙为了权力不恤民命的残酷,并大做翻案文章,说其父因主张中国实行美国的联邦制,反对孙以武力统一中国,而不见容于孙,以致兵戎相见。
表面看来,百合吉尔的书对孙中山是大不敬,仔细读来,却令人有耳目一新感受,澳洲一位读者写的书评说,读这本人性化的孙传,带给他「真正豁然开朗的经验」,而本书是了解上世纪20年代中国大事的必读物。
中山已矣,但他的政治遗产(legacy)长存,如何重新评估孙先生的legacy,则是我们纪念孙中山诞生140年不可回避的责任。
|
[4/25/2010 5:51:31 PM] |
中国国民党葬于此
[#5613: 2461, 1/231] - liudasheng (4/25/2010 2:25:42 PM)
- 中国时报:重新评价孙中山
[#5614: 3809, 1/186] - zhongshi (4/25/2010 5:51:31 P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