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贴/删贴 |
苹论:就在马眼皮下贿选买票
苹论
|
苹论:就在马眼皮下贿选买票
2009年10月13日苹果日报
订阅 列印(4) 转寄(0) 引用(0) 书签
del.icio.us Facebook funP google MyShare 黑米 Twitter Plurk 点阅(1611)
国民党选中常委是他们家的私事,本来不需要媒体多嘴。但是国民党是执政党,中常委对政策多少有点影响;此外,今后的各种选举国民党的竞选手段也可以从中常委的选举看出端倪,所以不能不予以监督。
地方选风更不必提了
前天的中常委选举,已经爆出很多丑闻,其中买票最为盛行,相传10票30万元。党内很多人感叹:“选风败坏,超乎想像,令人痛心。”
候选人拿出100万元,从党代表选举开始绑,开出10票就给30万,称为“包票”,又如包养女人。某中常委批评道:“党中央不动,姑息养奸,大家就肆无忌惮。”“党中央的态度根本是变相鼓励贿选。”此外,也传出5000到1万元的走路工;集体换票锁票猖獗。
有自称“党代表惭愧联盟”的团体发出简讯称:“如果让一群送礼之辈进入中常委,请问国民党还剩下什么?”“送礼污辱代表事小,腐蚀了党的百年基业事大。请给代表一点尊严,可是你们红酒、咸鱼、礼盒一直送,马、吴主席推动改革,尔等却倒行逆施”。
马英九兼任党主席目的在整合党政一条鞭,以及改革党内文化,包括地方派系绑黑金的政治生态,以及多年来贿选买票的歪风。但是这次党中央的选举,在马的眼皮下都敢贿选买票送礼,完全不把马看在眼里,地方选风就更不必提了。看到这次国民党的选举,若还有人不相信各类选举国民党靠买票获胜,那就是脑残智障大白痴了。
国民党中常委在蒋经国时代,地位崇高,备受尊重,当然那是蒋的亲点,选举只是形式,不需要也不敢买票。李登辉时代,民主化使党转型成民间团体,部分中常委开放竞选,于是商界金主纷纷买票当选。
靠中常委头衔做生意
马执政后以政府为主,党及中常委权力萎缩,没有决策权,声望低落,可是还有人汲汲营营花大笔钞票竞选,目的何在?原来是要拿去中国做生意用。台湾已没有人把国民党中常委当回事,可是中国却还买这个头衔的帐。中共大概以为国民党中常委像共产党的政治局常委一样位高权重吧。
不理马严办贿选的重话,就在马眼皮下公然贿选,马的党内改革让人不敢乐观,原因于此。
-----------------------------------
司马观点:国民党的中常委们(江春男)
2009年10月13日苹果日报
订阅 列印(5) 转寄(0) 引用(1) 书签
del.icio.us Facebook funP google MyShare 黑米 Twitter Plurk 点阅(1421)
国民党与共产党系出同门,都有列宁式架构,但60年来双方越走越远,如今国民党的中常会已沦为谈话会或联谊会性质,许多人叹息国民党中央权威弱化,中常委的头衔只有到大陆做生意还可唬人,在台湾根本不值钱。其实,这种趋势有助于国民党的民主化,并非坏事。
从未发挥决策功能
中共的政治局是权力机关,9名常委集体领导,共同决策。中共以党领政,以党领军,党纪高于司法。国民党虽有列宁政党的框架,却无其实质内容,中常委从未发挥决策功能。蒋氏王朝如此,李登辉时代扩大名额,中常委沦为荣誉职。国民党在野时期,中常会乏人问津,马英九上台后,既无心,也无力恢复旧观。
放弃传统权威盔甲
这次中常委选举,政务官全部退出,只剩立委、地方民代和商人,其中不乏形象颇受争议人士,有人为此大为悲观,感叹往日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其实,往日从没有真正好时光,那是距离制造出来的美感,中常会最多只是橡皮图章,幸好它无实权,台湾才能早一天跨过民主化门槛。
民主是世俗化、庸俗化的东西,中常会结构忠实反映国民党庸俗化的程度,这是党内民主化必经的过程。国民党权威当然会被弱化,但这种弱化是自然的,健康的,它可让国民党逐渐转型为柔性政党。放弃传统国民党的权威盔甲,把党的重心放在政策、宣传和组织,把这个党变为选举党,逐渐和西方民主政党看齐。
转型柔性政党契机
国民党变为柔性政党,就不必一堆排排坐的副主席,不必庞大的党机器,也不必党产。对有改革魄力的人,这是国民党转型的契机,但对缺乏能力的人,他的权威,将进一步受到弱化。
|
[10/13/2009 11:47:14 A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