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功總會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自由論壇
新帖 | 查帖 | 刷新
改贴/删贴
魏京生们的“领袖风范”!
东 海
魏京生们的“领袖风范”!


“白衣秀士”王伦是一个彻头彻尾百分百的白痴。

山寨社会随时会面临官军围剿、遭到灭顶之灾,生存压力特别大。为了与官府对抗,团结当世英豪,敞开大门迎人,原是山寨领导人题中应有之义。

然事有大谬不然者。林冲、巢盖等投奔梁山,本是梁山事业大发展的天赐契机,也算是对王伦的看得起。王伦居然对此毫无知觉,鼠目寸光又心胸狭隘的他,想的不是山寨的事业而是个人的名位得失。如面对林冲,他心里想的是“他是京师禁军教头,必然好武艺。倘若被他识破我们手段,他须占强,我们如何迎敌?”百般推托刁难。如此待人处世,岂但名位难保,有失无得,在山寨这样特殊的社会里,人头不落地才怪。

毫无疑问,为共同的事业和未来考虑,林冲们只有把“白衣秀士”“并”掉,梁山才能转色,才有希望!


忽然发现,魏京生们也颇有王伦风范。

东海弘儒是近两年才开始的。“前几年”枭眼关注的都是社会、政治的各种焦点问题,论反专制态度之猛烈及文章影响之大,江湖上鲜有超逾东海者。魏京生先生却“前几年”就认为是东海“在海外《民主论坛》等发文的作用,是占据海外资源,以次充优,客观上稀释了反共运动。”,可谓贼眼独具。

尽dck信誓旦旦,但此人公开转述的魏京生之言究竟是否属实,有几分实,东海不敢肯定,故曾作文《简复dck先生,兼示魏京生先生们》,现在5个多月过去了,魏京生依然未出来澄清,应属实无疑矣。

在民运阵营中,魏京生的个人品质和民主理论两方面的修养应该是比较好的,历史上也是有功劳的。当年耳食其名、风闻其事,曾多次为文为诗以致敬。而今看来,此君的“好”仅限于“个人”、“理论”与“历史”层面,作为政治人物则显得见识幼稚胸襟鄙吝,简直与王伦异曲同工嘛。

不过,王伦比起魏京生来,似乎还强着那么一点。对林冲巢盖等,王伦都是先拿几盘金银相送,而魏京生先生则是担心资源被东海占据、也就是海外的银子被“海内”的人领走了,殊不知林冲们眼里哪里瞧得上王伦辈手里的那点金银,说难听点,枭爷如接受什么东西,那是瞧得起主人。

说什么“客观上稀释了反共运动”,纯属借口,因为海外反共运动早就清汤寡水,根本轮不到“海内”人来稀释。相反,东海奋起枭鸣之后,在道义上多少增加了一点油腥味。魏京生也未必相信自己这句话,只是认为《民主论坛》等资源本来应该属于他们“海外”,东海不应枭张占据吧(似乎东海从《民主论坛》等领走了很多银子似的)。


民主阵营与梁山社会、民主政治与“造反事业”性质当然不同,但道理不无相通之处,任何事业的成败,与领导人的见识、胸襟、性格和风范,密切相关。海外民运不成气候,其来有自。魏京生犹如此,其余人还用说吗。

对于民主事业而言,核心、领袖人物形象的落地比人头落地更为严重和可忧。恳切希望民运界及自由派的“白衣秀士”们改辙转轨,更新形象,重新“做人”。老这么下去,一个个捣鬼有术成事不足,搞民主无功败事有余,不知天高地厚而又一付贼眉鼠眼的样子,用不着中共动手,你们就自动滚入历史垃圾堆了!

最后容我“说句心里话”:别再摆什么核心、领袖的臭架子了。论道也好论术也好,论文也好论武也好,你们都嫩着呢,所有大大小小核心领袖全部加在一起,不够东海儒家的一支打狗棒“吃”的!2008-10-19东海老人


附:
作者: dck 你的作用是占据海外资源,以次充优,客观上稀释了反共运动。前几年和魏京生先生谈到类似你现在的角色问题。魏京生先生说,你这样的人,在海外《民主论坛》等发文的作用,是占据海外资源,以次充优,客观上稀释了反共运动。仔细一想。有道理。本来,我以为你是为了从洪那里挣点稿费,批量生产一些东西。出于对你的爱护,给你指出来。从你的反应来看,你是认真地在从事这样的“事业”的。那我们就要修改对你的认识了。

东海一枭 : 魏京生先生?dck造谣的不要。造谣的大大的不好!

作者: dck 就事论事。你放着这么多事不关注,却把民主论坛塞满你的不痛不痒文章,仅仅是你乐趣在此?魏京生先生确实说过这样的话。指出你现在这种以次充优的现象。这个现象极其普遍,说明中共驾驭海外言论管道的努力非常成功。举例来说,前几天见到郑义,他对我说,《世界周刊》这样的稍微严肃一些的刊物近几年完全杜绝发表他的任何文章。其实,仔细一看,不光郑义被排斥,其他著名的比如严家其,等等所有中共不喜欢的学者的言论也都发表不出来。
[10/19/2008 1:55:49 PM]


 
姓名: 密码:
电子信箱: 主页地址:
来自何方:
主题:
内容:
This Is CAPTCHA Image
(Enter the verification code in the image above)
Home | Freedom Forum | Chinese Poets Forum | Culture Forum | Wen Ji | Books | About Us | Links | backend
Copyright © 2005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