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功總會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自由論壇
新帖 | 查帖 | 刷新
改贴/删贴
zt:评孙中山:第四,狭隘民族主义。
刘因全
第四,狭隘民族主义。

孙文为什麽一再那麽慷慨出让国家利权?除了为着个人和小团体的成败得失
而罔顾国家利益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狭隘民族主义作崇。在他的头脑中,大
汉族主义的气味很重。

从上一世纪80年代在香港求学到辛亥革命爆发,在孙文心目中,满族都是"
异族"、"异种 "乃至"外国人"。他早年的朋友陈少白回忆在香港念书时"
孙先生伤心之余,以为国家为什麽这样衰,政府为什麽这样糟,推究其故,就
是政府的权柄,握在异种人--满洲人手□ 。如果拿回来,自己去管理,一定
可以办好。"1894年兴中会的誓词"驱除鞑虏"四个字就反映了这种观念。

1897年,他在英国发表文章说:"帝位和清朝的一切高级文武职位,都是外
国人占据着的。 "更把满族划在中国人之外去了。

要是说在19世纪,这是许多汉族人的认识,不足深怪的话,那麽在20世纪
第一个十年,经过同维新派的激烈争辩,仍保留着这样的认识,那就显得过於落
後了。

1906年,同盟会的《民报》和维新派的《新民丛报》曾有过一场激烈的争辩
。限於篇幅,笔者不拟在这□全面评述双方的是非。但可以肯定《新民丛报》坚
持的一个论点是正确的:满族不是外国人,明清递嬗是一国内朝代的变动而非什
麽"亡国"。梁启超写道:"谓爱新觉罗氏之代朱氏,乃易姓而非亡国。其所根
据之理论不一 ,而满洲人在时实为中国臣民,则亦其一有力之论据也。" "
公等欲言种族革命也,则请昌言之……公等既持复仇主义,而曰国可亡仇不可不
复,吾哀其志而壮其气也。虽然,公等切勿更言政治革命。夫政治革命者,革专
制而为立宪云尔。"仅就满族不是外国人,不要沉迷於种族"复仇" ,而忘记
了政治革命是主要目标这一具体论点而言,维新派是正确的。

可是,孙文似乎没有从善如流,不以人废言的胸怀。直到辛亥革命前夕,他
仍把满族视为外国人。孙文一再说:“明智的、爱国的中国人打算推翻现在的外
国政府--我指的是满洲政府 ” 。“中国人也反对外国人,不过,对於我们
来说,外国人仅仅意味着满洲人,而不是欧洲人和美洲人。”孙文改正这些观念
,是当上临时大总统以後的事。在就职宣言中,孙文郑重宣告:“国家之本,在
於人民。合汉、满 、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民国初建的
那几年,“五族共和”成了十分流行的新语汇 。

不过,孙文的观念并没有真正转变。他所以那麽慷慨一再把满蒙奉送给他国
,原因之一是他不认为那是中国的本土。1913年5月,美国驻上海总领事向在北
京的代理公使报告孙文的一次谈话:"当来访者说,万一发生内战,日本突然袭
击满洲,孙博士答称'满洲并非整个中国'。有人提出警告,俄国届时将完成对
于蒙古的接管,先生指出,留下的地方才是真正的中国。"孙文没有认识到,一
个在野的政治领袖根本无权转让本国的领土;假如他认为那不是本国领土,那就
更加无权说叁道四了。

第五,社会环境和个人品德缺陷。

一个不能不回答但又难於回答的问题是:孙文为什麽会出现那麽多重大的迷
误?笔者目前还无法提供完整的答案,要说的是:有两方面的因素是不能忽视的


一个方面个人品德的缺陷。

孙文本人的性格是复杂的。再加上他生前身後都脱不了复杂的政治关系的羁
绊,不同的政治派别和人物,都冀图按照自己的需要去塑造孙文的形象,与他有
来往的人留下来的资料往往歧异很大。鉴於1927年以降,中国人反复聆听的是颂
圣主旋律,这□介绍的便限於亲身观察并敢於揭露其性格缺陷的材料。这些人的
观感和评论也可能有片面或不当之处,但都是同时代人的亲身感受。本文旨在总
结孙文在一个时期的失误,而不是给他写全面的传记,作这样的选择不但切题,
或许还有助於读者结合孙文的言行,作出自己的判断。

[10/8/2008 4:39:51 PM]


 
姓名: 密码:
电子信箱: 主页地址:
来自何方:
主题:
内容:
This Is CAPTCHA Image
(Enter the verification code in the image above)
Home | Freedom Forum | Chinese Poets Forum | Culture Forum | Wen Ji | Books | About Us | Links | backend
Copyright © 2005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