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功總會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自由論壇
新帖 | 查帖 | 刷新
改贴/删贴
zt:吴佩孚---关岳复生
刘因全
1939年12月4日,在民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吴大帅——吴佩孚死于他在北京的寓所。蒋介石发唁电吊丧,表彰其“精忠许国”、“正气长存”、“大义炳耀”。国民党中央决定:“追赠一级上将”,其“生平事迹,存备宣付史馆”。

 六十午后的今天,国内关于吴佩孚的研究多起来了,传记、论著出版了不少。誉之者关、岳复生,戚继光再世,毁之者“盗匪”不若。

 笔者经过对吴佩孚一生经历、事迹、言行、品格的研究,认为吴佩孚作为时代的产儿,尽管身上同时兼有进步与反动、爱民与杀人的矛盾特征,但其基本的性格是爱国主义。可以说,吴佩孚一生都在奋力抗击“侵华亡我之心不断升级”的日本帝国主义,但他同时也决不为英、美等西方列强所利用。

吴佩孚爱国主义思想来源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成长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积贫积弱的祖国,发展于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与一切卖国行为坚决斗争的实践。

吴佩孚6岁入私塾读书,14岁投登州府水师营当学兵,上课、操练之余继续读四书五经,尤喜读《春秋》及《三国演义》、《精忠说岳传》和戚继光的《练兵实纪》、《纪效新书》,从小就对关羽、岳飞和戚继光产生了英雄崇拜。这些爱国者的思想和表现,极大地激励着吴佩孚,使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坚定地形成“忠君爱国”思想,终生都牢不可破。

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的炮舰横冲直撞渤海湾,并向蓬莱阁开炮,竟然击中蓬莱阁上的“海不扬波”匾。21岁的吴佩孚目睹了日寇的这一暴行,爱国的怒火在心里燃烧,抗倭的决心在胸中升腾。二十多年后的1920年,他在回想起这一惊心动魄的一幕时,义愤填膺地写下了一阕轰动全国、传诵一时的“满江红”词。这就是:“北望满州,渤海中风浪大作!想当年,吉江辽沈人民安乐,长白山前设藩篱,黑龙江畔列城郭。到而今,倭寇任纵横,风云恶。甲午役,主权弱,江山如故,夷族错浇,何日奉命提锐旅,一战恢复旧山河;却归来永作蓬山游,念弥陀。”这首“满江红”作为吴佩孚所辖北洋精锐第三师的军歌,曾经唱红大半个中国,使千百万人为之倾倒,激起了人们强烈的爱国激情。

吴佩孚爱国主义思想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的是“五四”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1919早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巴黎凡尔赛宫举行“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派出顾维钧等5人作为全权代表出席和会。吴佩孚以一师之长,电告顾维钧在会议上阐明中国对山东不容分辨的主权。在吴佩孚的坚决支持和顾维钧的英勇斗争下,中国代表团毅然做出不在和约上签字的“拒签”决定。

1920年1月19日,日使小幡酉吉奉本国训令,向北洋政府外交部提出山东问题交涉案。要求中日直接交涉,并发正式通牒,逼北洋政府就范。吴佩孚再次打破了北洋军界的沉寂,首当抗日先锋。他上书大总统徐世昌,请他完全拒绝日人关于鲁案直接交涉的照会和阴谋。他严正指出:“今我政府若与之直接交涉,国体何存?人格安在?我国民不惜以牺牲流血之价值,仅博此拒签之余地,若政府遽与直接交涉,是不啻与国民宣战也。”吴佩孚还调动、联合直系诸将领,呈文国务总理靳云鹏,请其“拒绝直接交涉,驳还日牒,以释群疑,而定人心。”“切勿为一方权利(指皖系)而牺牲国家领土,勿为一时权利而牺牲青史名誉。”由于吴佩孚的坚决抗争,北洋政府终于未敢直接与日本交涉。

吴佩孚于1932年1月31日抵北平。国民党华北军政长官张学良来迎,吴佩孚严责张学良不抵抗之罪。1932年3月1日,伪“满洲国”成立。吴佩孚请国学大师章太炎代书申讨通电,义正辞严地指出:“故清废帝溥仪,受日人嗾使,于长春就伪满洲国执政之职。警报传来,不胜发指!查东三省自汉魏已隶中国版图,近于‘约法’载明,为中华民国之行省。……伪称满洲独立国,实为日本附庸,阳辞占领之名,阴行掠夺之实。……方今四海横流,国亡无日,佩孚以退处之身,不能默尔。”1932年4月,国联调查团成立。中国代表顾维钧陪调查团拜谒吴佩孚。吴佩孚向调查团递交《致国际调查团书》,严正要求“列强应遵《九国公约》,尊重中国主权,确保领土完整。”1935年10月,日本帝国主义为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掀起所谓的“华北五省自治运动”。一时间,日本特务、汉奸、吴氏旧部,纷纷进吴公馆,垃吴出山作傀儡。吴佩孚毅然决然地拒绝了劝驾者,指出:“若另组政府,实国家不幸中之尤不幸矣。”“自治者,实自乱也;自治者,人治也。治其所治,非吾人所谓治也”。
 
 
  
 作者: 59.46.86.* 2007-3-6 18:50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关岳复生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举世震惊的“七·七”事变。吴佩孚身陷虎穴,他决心抗日到底,不惜以身殉国。1937年8月27日,当过民国代总理的江朝宗在北平组织了“治安维持会”,并任会长。9月1日,江朝宗拜访吴佩孚。吴佩孚当面责骂江朝宗:“你的年纪比我大,还要落水当汉奸,受万世之唾骂!真是白发苍苍,老而不死是为贼。从今以后,请别上我这儿来!”

1938年7月12日, 日本五大臣会议正式批准了“建立一个新中央政府”的建议,并开始酝酿“起用中国第一流人物,削弱中国现政府和中国民众的抗战意识”,加紧建立一个“巩固的新生政权”,而便于“利用、操纵反蒋系统的实力派,使在敌人中间建立反蒋、反共、反战政府”。吴佩孚由此成为日本特务拉拢、引诱的“第一流人物”。日本特务土肥原的工作机关因此改称“吴佩手工作机关”,日本妄图“建立一个以吴佩孚为中心的新政府”,土肥原开展了对吴佩孚大规模的政治诱降活动,并亲自出马与吴佩孚直接交锋。第一次,土肥原说:“请玉帅(吴字子玉)出来,救救我们日本。”吴佩孚答:“自身不能救,焉能救人?”第二次,土肥原说:“请玉帅出来调停和平。”吴佩孚答:“请贵国天皇及中央介公双方来电,请我出任调停,当然可以。”第三次,土肥原说:“请玉帅出山担任原职,维护中日民族问题。”吴佩孚答:“根本谈不上出山。如果出山,请贵国人等一概退出,连东北也在内”。

土肥原连碰钉子,并不死心,精心策划了攻克吴佩孚“逼其出山”的对策。一是在北平设立名为“南山庄大迫机关”,专门从事“敦请”吴氏出山工作,并调来吴佩孚开府洛阳时代的日籍顾问冈野增次郎协助劝吴,利用“旧友关系,日夜在吴身边游说,进言。”二是收买、贿赂、指使吴氏旧部、僚属、汉奸各色人等假借“民意”、“和平”,“万箭齐发地致劝进电”,诸如:“拯大局之危亡,救小民于水火,舍吴公于玉,其谁能之?”叫嚷请玉帅出山“安呼号之苍生。”“结友邦明达停战之好”。三是,利用报纸、广播等工具,大肆制造谣言,似有吴佩孚出山的“事实”,欺骗世人,逼吴就范。而吴佩孚根本不为所动,吴佩孚将自己的寿棺摆在庭院,以表示不出山、不当汉奸的决心,史称“陈棺言志”。

1939年1月31日,日本特务强迫吴佩孚召开一次记者招待会,公开说明他对中日和议所持的态度,并给吴佩孚起草了一篇书面讲话稿,要其在记者招待会上发表。而吴佩孚却借记者招待会之机,发表了他晚年最重要的一次谈话。他说:“余过去之行动,足堪证明,余向以维持和平为职责。余在1918年、1922年及1924年三次行动之动机,皆为和平而发。”“恢复和平,必须全面的、平等的,因为我们晓得:‘惟平乃能和,和必基于平!’本人认为今天要讲中日和平,惟有三个先决条件:一、日本无条件的全面撤兵。二、中华民国应保持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三、日本应以刻在重庆的国民政府为全面议和的交涉对象”。

1939年2月20日,中共发言人董必武撰文肯定吴佩孚的言行“尚能维系全国人民之望”并鼓励他继续战斗,“发扬其固有精神”、“留取丹心照汗青”、“自全晚节”、“不做日寇的傀儡”。吴佩孚真的按中国共产党的期望、全国人民的意愿去做了。他坚持御侮抗日,百折不挠,拒不接受日本特务和汉奸的高官厚禄的利诱和威逼,难能可贵地保持了自己的晚节,“以身殉国,名垂青史。”国内有的传记说吴佩孚“权衡再三”,“落个汉奸的臭名不值得”,“所以他决定和日本人顶一阵,或许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这种猜测是毫无根据的。就在吴佩孚被害前,他还寄语他的部下“抗战必胜,日人必败”,他还将改头换面的岳飞“满江红”赠给友人曾琦:“甲午耻,犹未雪,民国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扶桑魔窟。壮志饥餐岛夷肉,笑谈渴饮倭奴血。待重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铁的事实充分证明吴佩孚是个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唐锡彤)

 ——摘自2004年5月15日《联合日报》第二版
 
  
 作者: 59.46.86.* 2007-3-6 18:50   回复此发言
 
--------------------------------------------------------------------------------
 
5 回复:关岳复生
 好帖子,加精华了
 
  
 作者: 朱慧菲 2007-3-6 19:52   回复此发言
 
--------------------------------------------------------------------------------
 
6 回复:关岳复生
 借我三千虎骑,复我浩荡中华!
 
  
 作者: augman 2008-1-30 13:17   回复此发言
 
--------------------------------------------------------------------------------
 
7 吴佩孚在北伐战争时期的原始资料
 图见以下网址:
http://hi.baidu.com/tm天脉/blog
 
  
 作者: TM天脉 2008-2-20 16:30   回复此发言
 
--------------------------------------------------------------------------------
 
8 回复:关岳复生
 有骨头,真汉子
 
  
 作者: 60.208.179.* 2008-6-5 17:50   回复此发言
[9/17/2008 1:54:03 AM]


 
姓名: 密码:
电子信箱: 主页地址:
来自何方:
主题:
内容:
This Is CAPTCHA Image
(Enter the verification code in the image above)
Home | Freedom Forum | Chinese Poets Forum | Culture Forum | Wen Ji | Books | About Us | Links | backend
Copyright © 2005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