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贴/删贴 |
ZT:歡送楊建利和唐元雋--為兩位中國公民壯行
風声雨声
|
歡送楊建利和唐元雋--為兩位中國公民壯行
文 / 曾建元教授
中國公民力量发起人楊建利和美東聯絡人唐元雋,原應台北縣青年關懷公益事務促進會的邀請,將出席八月九日下午該會與台灣北社、台灣青年民主聯盟於台北市台大校友會館共同舉辦的《北京奧運與中國人權觀察》國際論壇。但他們兩人則分別被香港和台灣遣送出境,以致於在台北的會議上缺席了。
在今年五月四日至六月四日之間,中國公民力量曾經在美國舉行過五百哩公民力量步行之旅──公民行,從五四到六四,他們由波士頓步行至華盛頓,希望世界目光在投向北京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之餘,也要關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主和人權問題,更希望全球重視並且給予成長中的中國公民社會以各種關心與支持。中國公民力量也將台灣的《北京奧運與中國人權觀察》國際論壇視為他們美國公民行的延伸,並且在八月八日北京奧運開幕日,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和香港民主中國促進會籌劃了香港公民行,因而為此在日前發表了〈台港公民行宣言〉,欲以台灣和香港的經驗,鼓舞中國大陸人民共同催生公民社會,建立民主中國。不料,在北京奧運強大的政治陰影之下,香港和台灣都給了他們閉門羹。
楊建利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柏克來分校數學博士和哈佛大學政治經濟學博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難得的人才,但他卻因支持六四而被迫選擇流亡。楊建利於出席日本東京二○○八全球支持中國及亞洲民主化國際會議後,持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於八月六日前往香港,並擬於香港活動結束來台,但楊建利甫抵香港赤臘角機場,即為香港政府拒絕入境,就在他徘徊國門,在轉經日本遣返美國或逕送中國內地之際,台灣朝野各界乃不斷奔走努力,要求我國政府以急件處理楊建利的入台許可,但為時已晚,香港早在當日上午十點即將楊建利遣送美國,而我國在傍晚六點始同意楊建利入境。
唐元雋則原是中國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工程師,因支持六四和籌組中國民主黨兩度入獄,出獄後在倍受歧視壓迫而走投無路之餘,乃自廈門泅泳偷渡我國金門,而後為美國政治庇護。在他之後循同一途徑來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主運動工作者,如陳榮利、燕鵬、蔡陸軍,因未獲得第三國同意收留,目前仍羈留我國,我國既不能違反國際人權法遣返政治犯,也因無任何法源可以同意其申請歸化我國國籍,使他們成了沒有身分的黑戶,台灣社會裡的透明人。
楊建利和唐元雋受邀來台,目的就是為了在北京奧運期間,讓世人和台灣人民不要忘了中國大陸的人權狀況,希望中華人民共和國能藉此全面提升國家人格品質,成為受世界尊敬的文明國度。可是,正由於他們仍未放棄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未選擇歸化美國,在我國〈入出國及移民法〉中即被視同為一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來進行入境審查。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來台進行專業訪問,依照內政部〈大陸地區專業人士來臺從事專業活動許可辦法〉的規定,必須在入境前兩個月提出申請,最近政府宣布縮短為一個月,而別無快件處理流程。每天的行程都必須受到審查,一旦有非經事前同意的行程,政府是可以取消許可、懲處邀請單位甚至將來訪者驅逐出境。而由於〈大陸地區專業人士來臺從事專業活動法令規定、作業程序與注意事項〉規定大陸地區專業人士來臺需經各相關部會聯合審查,且聯審每月只舉行三次,即每十日始舉行一次,所以如果發現有資料不全需要補件的情形,或是某一部會質疑申請人的適格性,則很可能遭到退件,而縱使補件,也要至少等待十日後再審理,再有問題,再等十日,這就往往會延誤了受訪者來台參與活動的時間,其所造成的結果,就是各種正式或非正式壓力會湧向承辦單位行政人員,使行政服務品質與日沉淪,官民關係惡化,而令人不得不懷疑,制度的目的,就是要壓抑兩岸民間的交流。如果基於國家安全的考量,對來自中國大陸的人士如此處理,則我們尚可理解,但是對於流亡海外、持政治難民身份證明而可以自由到各國訪問的反共人士,反而在台灣被當成中國共產黨對待,這是不是就顯得我國法令和官方的昧於普世價值和事實了。
根本的問題,還是出在我國長期不願制定政治庇護法,所以無法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難民和一般國民分別處理,這是我國人權立國精神的最大反諷。當我們看到台灣的黨政高層在北京獲得元首級待遇,卻忍見國格被以「中國台北」和「中華台北」糟蹋,同情並支持台灣的楊建利和唐元雋更受限於我國落伍的管制法規,無法來台與台灣人民同甘共苦,這真是兩岸人民面對兩岸政客所共有的悲哀。
再提出一點,這次香港的公民行有許多非中華人民共和國籍人士參與,包括澳大利亞籍的民主中國陣線澳大利亞分部代主席張小剛,我國的〈入出國及移民法〉第二十九條則限制「外國人來臺停留不得從事集會遊行活動」,我國在基本人權的保障上竟然還有比香港落伍之處,真令人不可思議。
文章出處:台灣法律網 http://www.lawtw.com
|
usa [8/13/2008 2:07:31 P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