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贴/删贴 |
陪同杨建利《公民行》日誌(六)
汪岷
|
陪同杨建利《公民行》日誌(六)
汪岷
5月9日,第六天。
今天一整日的雨。路上的行人不要说少得象古诗里说的"欲断魂"了,而是跟本没有。
只有一个杨建利。离开了大城市,前面还有好多天的乡村路,才会到纽约。虽说美国的乡村路也不错。但总是比不上大城市方便,有时老远都找不到休息点和洗手间。风雨中长途徒步,可以说是一种锻炼身体,也可以说是一种"苦行"。台湾也办过类似的"苦行"活动,但那是很多人一起,相互鼓舞的大型活动,而不像建利这样天地风雨一人行。
正如麻州那个12岁的小女孩所说的,杨建利就有点像美国电影《阿甘正传》里的阿甘------中国的阿甘。今天的中国纸醉金迷,人人向钱看,已经很少"傻子"了。正当大陆和海外成千上万的"愤青"在中国政府和领事馆的指挥下为围攻CNN和家乐福而弹冠相庆的时候。一个中国阿甘在美国的乡村千山我独行。
我们有个好朋友陶业发来一封信,讲了几十年前自己在中国艰辛徒步苦行的故事。建利感谢他的鼓励,说:我现在步行的条件比你当年好多了,所以我更要努力。
冷风冷雨中,杨建利反而比前几天走得多,他足足走了9小时,到达康州边境时,尽管有雨衣,全身的衣服鞋子已湿透可以滴水。
路上两次有美国人的车子停下来,摇下窗,邀他上车。他都婉拒并向他们解释苦行的意义。车内都伸出大拇指。我们的义工JIM把这张难得的照片拍了下来(请上公民力量网站:www.initiativesforchina.org),让那些攻击和诋毁公民行的人和他们的老板看看吧。
大概最近主流媒体报导多了,攻击和破坏也随之而来。我每天发出日誌的网址被攻得停摆了好几次。网上对杨的流言又多了起来。不过也得多谢这些人,使得建利更坚决。他天天都对安排他行程的工作人员说,我就是要一里不少,一步不漏走完全程。民运甚麽都没有,没有财力物力,仅有勇气和诚信。
走路跑步是一件小事,阿甘是个小人物。小人物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完成一件事(那怕是小事)。这就是大家敬佩的阿甘精神。
海外民运历来大人物太多,理论家太多,"一打的理论不如一个行动"。这就是中共一向不大看得起民运的原因。
甚麽时候,我们才会多一些杨建利呢?
|
[5/12/2008 2:21:50 P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