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贴/删贴 |
美国导弹拦击与中国拦击差别巨大
转贴文
|
美国导弹拦击与中国拦击差别巨大
首先我们先从军事角度来看待分析这个问题。中国击落自己卫星与美国击落得卫星军事差异到底在哪里?
1,击落卫星手法,手段不同。卫星轨道性质不同。
中国:中国当时击落的是一颗自己的同步高轨道在轨卫星。当时这颗卫星所处的状态是“等待报废”。但是他依旧在同步轨道运行。而击落手法上中国采用了一枚或者数枚(非同步发射。先发1枚。再发1枚分批发射。)中国采用的是路基机动弹道导弹发射基础。卫星高度850-910公里。同步轨道距离美国军方侦查卫星最低高度大约150-90公里。
美军:此次美军击落的是自己一颗“美国193”号卫星。依据美国军方五角大楼透露说,这是一颗“已经失去地面控制的”失控卫星。卫星处于基础是:近地轨道接近状态。即再向地球接近出缓慢运动。同时也是已经抛离原有同步轨道的卫星。根据美国NASA证实消息说:“美国”卫星应该在远地同步轨道约1000 - 1200公里高度。(也有报道说:800--900高度)。因此按照美方提供的数字显示来看击落此卫星属于“单纯纯粹拦截” 。
2,击落卫星的含义与意义区别差异不同。
中国:中国击落自己的卫星期间,使用了DF3型老式弹道导弹进行的修改设计型号。而主要修改是弹道以及运载体不同。这并不是一种专用拦击使用的导弹。美国军方认为:中国击落自己的卫星使用的这颗弹道导弹。是一颗具有“破片”面杀伤能力的“摧毁式”导弹。属于太空打击战略一个范畴。它是一种以“火箭运载载体”为基础的打击式导弹击落手段。因此美军认为:“这类导弹的作用在其打击的效果。而非单纯的防御拦击效果”。
此外卫星特点也是一种意义。中国卫星依据消息报道来看,当时这颗卫星还是处于“可工作状态”即在轨状态。美军称作“有生命体”卫星系统。也就是说在美国看来中国地面系统即便是在击落卫星之际,也可以采用地面来控制和引导卫星进行规模或者小范围变换。以达到“模拟”脱离摆脱攻击状态。也称作“地面辅助规避攻击”。
直白的说:美军认为:中国打的这颗导弹以及击落的卫星。都是一种处于“实战临摹”状态的攻击性行为。而非被动击落。
美国。美军此次动用3艘导弹驱逐舰作为联合击落组合。同时依据美国“空军网站报道”称:美军不惜重金(约5000万)美元。研制了一种“标准-3”加强版。之所以我称它为加强版。是因为这是一种通过特殊研制和制造的“特类标准-3”。有报道说美方制作了3-5枚这样的标准-3是专门用来执行此次拦击任务的。而标准-3本身就是一种被设计定位在“拦击高空战略导弹”的战略拦击导弹。
卫星性质上,美军此次拦截的卫星是一颗按照美国官方所称“失去人工控制的”全报废卫星。卫星自身也是处于脱离轨道的“接近状态之中”。依据美方报道宣称,卫星是在同步轨道距离200-240公里地段被导弹拦截。而这个高度恰恰是以往中俄早期研制的战略导弹。出现分导变化的所谓“二次制导距离”。
因此可以看出,美军此举就是一种十分单一的“以卫星模拟拦击敌方”来袭战略核导弹的准实战拦截。按照美国说法“单纯性拦截防御手段”。而非带有战略进攻性企图。
|
[2/26/2008 2:07:19 P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