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功總會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自由論壇
新帖 | 查帖 | 刷新
改贴/删贴
zt:未来十大迫在眉睫的灾难(图)
刘因全
未来十大迫在眉睫的灾难(图)
(博讯2007年2月22日 转载)
    
    英国宇宙学家马丁· 里在他即将出版的新书《最后的世纪》中预言,地球在未来200年内将面临十大迫在眉睫的灾难,人类能够幸免的机会只有50%。
    

一、粒子实验可以吞噬地球
    
    
    可怕的黑洞
    粒子实验 科学家通过粒子加速器使粒子达到光速后,互相进行碰撞,来研究微观世界的能量定律。由于被研究的物质是如此之小,人类也许从不担心粒子会对人类形成什么威胁。但是最近,一些严肃的科学报告指出,在美国长岛的粒子加速器实验或相对论重离子碰撞实验,可能会产生一个微型黑洞,它将慢慢吞噬地球上的一切物质,包括地球。
    

二、机器人接管世界
    

    
    那一幕是否会上演
    经常有报道称,计算机的速度又达到了每秒多少亿次,一些科学报告甚至认为,到20 30年,计算机或机器人将拥有和人类大脑一样的储存容量和处理速度,甚至能完全代替人类思考。科学家甚至预言,即使是无意识状态下的机器人,同样也能对人类构成威胁。
    

三、纳米机器人
    


    
    纳米机器人在清理血管中的有害堆积物
    科学家希望通过纳米技术的研究,在短期内制造出尺寸更小、速度更快的电脑晶片,而长期的目标则是制造微型机器人,或称之为纳米机器人。它们可以被注射进人的体内,毁灭癌细胞和修补被损坏的人体组织,同样,纳米机器人还能够通过处理各种化学物品制造出有用的科学原料。然而,据一份科学报告称,纳米机器人能自我复制,将它们穿过的每一样物质的结构都复制成它们自己,而人类无法阻止这种过程发生。
    

四、生化武器的危害离人类并不遥远
    


    
    生化武器
    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抗生素和抗滤过性病原体的发明,人类充满信心地认为我们已经永远征服了各种传染疾病,所有病毒都可以被抗生素杀死。不幸的是,更多的病毒开始转变它们的基因以抵抗抗生素的作用。到现在为止,让医学家们束手无策的病毒不减反多。
    
    基因工程走得更远,人类已经可以通过修补DNA改变生物体,用高科技改变一些动物或植物的遗传基因,人造染色体不久也将被用于医学和农业科学上。然而,这些善意的基因技术或许也将带来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人类也许认为自己操作的是一种友好的生物基因,然而它们可能会以某种科学家意想不到的方法毁灭庄稼、毁灭动物甚至人类。
    
    生化武器病毒对人类来说是最大的威胁之一,以前它很难被制造,然而目前因特网上的一些生化病毒制造信息却使其变得十分容易。
    

五、超级火山爆发
    


    
    火山爆发
    地球上曾遭遇过至少六次毁灭性的火山爆发,相对于这些超级火山的爆发,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只是一个小儿科。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地球物理学教授比尔·麦格在他的著作《走向世界尽头》一书中认为,下一场超级火山爆发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六、地震引发世界经济危机
    
    
    大地震甚至可以改变地球转速
    人类无法预知地球是否还会再发生一次类似1923年那样的东京大地震。在那场地震中,20万人死亡,经济损失达500亿美元。科学家估算,如果人类再遭受一次类似1923年的东京大地震,世界股票市场将如自由跳水,欧洲和美国经济将彻底崩溃。
    
    七、小行星撞毁地球概率大过彩票中大奖
    


    
    恐龙可能灭绝于小行星撞地
    在地球过去的历史上,曾经多次被来自外太空的小行星或慧星撞击过,但这些天外来客由于体积较小,对地球构不成巨大的伤害。然而,科学家认为,一颗直径超过150英尺的小行星撞向地球,就将成为一场人类的灾难。如果一颗这样大的小行星击中伦敦,将能使整个欧洲毁灭。科学家通过测算,认为一颗直径1公里大小的小行星每隔10万年就会撞击地球一次,这种尺寸的天外物体将会引起全球性的生态灾难。而一颗直径1 0公里大小的天外物体将会夷平地球,使地球重现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灾难。据英国索尔福德大学的杜肯·斯蒂尔教授的研究,大约有1500颗直径1公里大小的小行星已经或正在掠过地球的轨道。
    
    八、热死 地球温室效应日益明显
    


    
    电影《明日之后》一幕真的会来临吗?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内,地球温度上升了0.6摄氏度,这直接导致了地球上由风暴、洪水、干旱等引起的各种天灾成倍增加。据统计,2000年发生的地球天灾数是199 6年的两倍,科学家预测,在21世纪,这些灾难数将以6倍的比率增加。最新科学研究结果证明,今年夏季,北冰洋冰块正在大量融化,这些都将加速地球气候变暖,使未来的人类在温室效应的热浪中渐渐死亡.
    
    九、战争和核武器
    


    
    恐怖的核战
    自人类发明核武器以来,在核威摄的保护伞下,人类战争非但没有减少,反而似乎增加了。自1950年以来,地球上发生过20次灭绝人性的大屠杀,超过100万人死亡。事实上,随着美苏冷战的结束,人类面临的核威胁变得更加严重。据数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31000多枚核武器,只要千分之一被人滥用,就足以导致人类末日提早来临。
    
    十、不可抗力
    


    
    神秘的宇宙会如何变化
    除了以上九种人类可能面临的威胁外,科学家将最后一种威胁归之于大自然的不可抗力。宇宙中存在很多未解之谜,而每一种神秘的力量都足以对人类未来命运产生至关紧要的影响。有科学家认为,宇宙中哪怕数百万光年以外的一颗超新星爆炸,都将潜在影响地球在太空中的命运。
    
     《奇闻怪谈》/ (博讯 boxun.com)


--------------------------------------------------------------------------------
博讯相关报道(最近20条,更多请利用搜索功能):

全球气候变暖灾难多

喜马拉雅冰川退缩 中印将遭巨大灾难

科学家推测:十大可能毁灭人类灾难

揭秘日本为何抵制中国电脑-最大泄密灾难?

人民币难以撼动美元 大幅升值是灾难

未来数7年将有一次灾难性的攻击,互联网将消亡?(图)

欧元之父蒙代尔称人民币大幅升值将是一场灾难

高山悬湖可能引发大灾难 500万人命受威胁

专家预言未来70年10大灾难

冰川飞速融化可能酿灾难性后果

美国楼市可能面临全局性灾难

IP电话将引发重大安全灾难?(图)

环境灾难:喜马拉雅冰川每年退缩15米

日本操纵铁矿石价格 中国上千中小钢厂面临灾难

胡佳:暴力计生、艾滋病血液经济等等新旧人道灾难,还会不断在中国各地重演。

上海维权:上海帮将暴政进行到底-人权灾难之三(图)

死里逃生:颈上留有绳索印——上海的人权灾难(之二)(图)

政府“吃资源”洞庭湖灾难深重,“长江之肾”危矣/朱红 箫远

安倍重申“深切反省给亚洲带来的巨大灾难”

中国荒漠化带来严重灾难(图)

中国极端高温事件频发 高温灾难不亚于台风(图)

温家宝谈金融危机:一旦爆炸,就是全局性灾难

吕邦列:新乡政府官员,你们正走向灾难!

从姚文元病故看文革灾难的反思

2005中国十大灾难

大陆沿海随时可能引爆生态大灾难

港媒:松花江灾难暴露中共官员说谎成性

走过灾难性的权贵、泥潭之路

中国煤矿灾难频发生矿工冒死打工

广东灾难煤矿曾被评为梅州市先进企业

著名景观圆明园正遭空前灾难

官员:中国应建立灾难预警系统

新世纪周刊:2004年中国十大灾难回顾

控诉陈良宇黄菊——上海的人权灾难(图)

人权灾难中的师涛、姚福信和肖云良

“7月9日,要不强拆你们的房子,我就从你们的胯下钻过去”----广州艺术村正在经历逼迁灾难的公民再致温家宝总理的公开信

12.26人类灾难日?/艾克思

牟传珩:“思想自由”是自由文化的灵魂 ——对中国文化历程的灾难性反思

杜绝血腥暴力殴打下的灾难性维权/贺伟华

论鲁迅的出现是中国思想界的灾难/郭知熠

加州是美国灾难的开始

曹长青:知识分子是20世纪灾难“祸首”

刘逸明:两会,是福音还是灾难?

罗善蒙:吴敬琏的自豪却是国家和人民的灾难

如此暴富 是人民的灾难

王延效:走过灾难性权贵之路,良性转型与独立个人产权,国企使用权固化到职工的“国资役权”

钟南山:变异流感病毒与禽流感混合将是人类灾难(图)

刘宾雁:面对大灾难,美国有危机,但没有混乱

天灾与人祸---美国南部的双重灾难/幽幽鹿鸣

飓风灾难可能波及全球经济(图)

梁京:多事之秋的气候灾难

未来灭亡中国的十大灾难/北海青年

灾难,拷问中国危机教育

灾难对中国部分官员而言是福音

华途: 灾难深重的农民兄弟


--------------------------------------------------------------------------------

点击这里对此新闻发表看法
[5/14/2007 12:31:10 AM]


 
姓名: 密码:
电子信箱: 主页地址:
来自何方:
主题:
内容:
This Is CAPTCHA Image
(Enter the verification code in the image above)
Home | Freedom Forum | Chinese Poets Forum | Culture Forum | Wen Ji | Books | About Us | Links | backend
Copyright © 2005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