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功總會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自由論壇
新帖 | 查帖 | 刷新
改贴/删贴
ZT:我对台湾的了解
風声雨声
我对台湾的了解
曹维录

 
 
30多年前我们到地里干活,拾到了一张台湾用气球放过来的传单。那
上边是一些年轻人的照片和简短的说明,意思是:台湾青年生活在幸
福之中。这可能是大陆人最早了解到的不同于中共宣传的台湾。此之
前,在人们的印象中,台湾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为台湾同胞是
我们的“骨肉兄弟”,所以我们时刻把他们“挂在心上”,随时准备
去解放他们。

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我在同事家串门儿。这是改革后才恢复工作的
老教师,有海外关系,就因为这一点,一直受管制。我们在一起正说
着话,他的儿子从外边进来,小声对他说:“台湾来人了,在我大姑
家。”这句话让我想起一部中共拍的电影《铁道卫士》。那上边有一
句台词,一个国民党特务轻声向上司报告:“海外来人了。”为什么
我的同事儿子一句平常的话,会在我的思想上产生搞特务活动的气氛
呢?主要还是由于对台湾的不了解。在我们的感觉上,好象和台湾或
者更大一点说和海外有联系,那就是在和反动势力勾结,搞颠覆中国
政权的活动。

后来台湾人到大陆来作生意了,到处都有台湾人开的工厂。台商成了
台湾的代表,人们通过台商认识台湾 。一般说来,这些人给人们的
感觉不是太好。一提到他们,人们就想到唯利是图、奸钻狡猾、见利
忘义这些字眼儿;想到血汗工厂、勾结中共当局、包二奶和喝婴儿汤
这些事。大陆人对台湾人的成见,仅次于对日本的成见,那些在网络
上整天叫嚣“炸平台湾,收回焦土”的愤青,在大陆很有市场。

近些年来,台湾同大陆搞大三通、小三通、新年包机、通商通游,并
对此大加报导炒作。台湾的政界人物也走马灯一样到大陆访问。每天
都有新点子,可谓花样翻新。但无论怎么通,就是不让人们通政治、
通文化。人们对台湾的了解只能通过大陆的传媒。台湾的报纸不能
读,台湾的电视不能看,台湾的广播不能听,台湾的网站不能上,归
根结底,对台湾不能深入了解,只能由中共进行歪曲地介绍,人们接
受的是关于台湾的不完整的信息。

《民主论坛》的创办人是少有的义士:张胜凯先生拿出百万美元的私
有资产,洪哲胜先生的工作热情近乎发狂。他们为传播台湾民主经验
和促进大陆民主化作了不懈努力。人们通过《民主论坛》了解到了一
个丰富多彩的台湾,结识了洪哲胜、张胜凯这样的义人。洪哲胜、张
胜凯重塑了台湾形象,为台湾人赢得了好声誉。其实不只是大陆人要
了解台湾人,台湾人也需要了解大陆人。内战以来由于信息不通,台
湾对大陆存在严重的偏见,支持大陆独裁者,伤害大陆人的感情。

应该说,洪哲胜、张胜凯比着一般人更有政治远见。有些台湾人以为
只要争取到独立了,就可以远离共产灾难了。其实,这只是一厢情愿
的幻想。经历过上个世纪六、七○年代的人都知道当时的一句口号: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自己最后得到解放 。”什么意思
呢?那就是:不管你是哪国人,也不管你生活在什么地方,你都不能
摆脱被“解放”的命运。柬埔寨和中国并不是一个国家,但那里的公
民并没有避免中共输出革命所造成的巨大灾难。德国远在欧洲,但那
里的柏林墙是在中国的建议和支持下建起来的。同样道理,只有大陆
民主化,才是台湾安全最为可靠的保障。

一个人把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财产全部用来作一件看起来同自己没有
直接关系的事业,一个已经获得了民主、自由的人为了和自己毫不相
干的人的民主、人权忍辱负重、忘我工作,这需要一个人具有多么博
大的胸怀才能作到?张胜凯和洪哲胜就是这样的义人和奇人。他们以
自己全部精力建起了台湾和大陆相互了解的平台,为两岸平民默默地
奉献着自己。他们的事迹可以用来作传奇。

《民主论坛》每个月为自由作家支付大约5,000美元的稿酬。这大体
上相当于美国一个普通工人的月薪多一点,但它却是将近400多篇文
章的稿酬。就是这点钱维系了大陆自由作家的生存,使之不至于向专
制势力屈服。中共对付异己的最拿手的就是断绝别人的生路,可以毫
不夸张地说,如果有人想在经济上断绝《民主论坛》经费,实质上就
是在帮中共在作断绝异议人士生路的工作。这是崇尚民主、自由的正
义人士所不耻作的。中国古人道德高尚,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作得
很好,但他们能见贤思齐,见别人作得好就积极地向人家学习。现在
张胜凯、洪哲胜已经把事作到那了,别人该怎么作?这是肩负着推动
大陆以致于全球民主、自由发展的人们所应该认真想一想的。
 
 
usa [4/8/2007 1:25:34 AM]


 
姓名: 密码:
电子信箱: 主页地址:
来自何方:
主题:
内容:
This Is CAPTCHA Image
(Enter the verification code in the image above)
Home | Freedom Forum | Chinese Poets Forum | Culture Forum | Wen Ji | Books | About Us | Links | backend
Copyright © 2005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