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功總會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自由論壇
新帖 | 查帖 | 刷新
改贴/删贴
zt:舒洋 :社会民主主义事业,只有在大多数人的参与下才能取得成功
刘因全
社会民主主义事业,只有在大多数人的参与下才能取得成功
                  舒 洋 博士
(中国社民党中央委员员,现民联阵理事,原民联委员,前《中国之春》编辑)

最近,我通过阅读刘国凯先生《历史潮流--社会民主主义》一书,受益非浅;并结合民运的实际问题,有许多启发。刘国凯先生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投入争取民主的斗争至今,是最为资深的民运斗士之一;他又于八十年代的大学,取得文理工三科的文凭,在当时的确是凤毛麟角;到本世纪初愈加奋发,发起成立社会民主党,提倡民主社会主义,更是振聋发聩之响,为传统民运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可能。

社民党具有独特的优势。检视民运团体的章程,多以压力团体定位;其它民运政党,均以资本主义为重。只有新生的社民党,既主张民主的社会主义,也强调社会福利的资本主义;跟国内现行的许多方针,既提供设计的衔接性,也具备施政的连续性。其实,中共在经济政策上,已被迫采用社民主义,如国有经济和私人经济的混合;在政治策略上,也被迫放弃阶级斗争,提倡和谐社会,只是为利益驱使,还坚持一党专政。就是说,种种事实正在预示,社民党回到大陆成为反对党,制衡中共的时机逐渐到来;当然,共产党的资源还比较强大,绝不会自动放弃权力,我们国内主要能争取的希望,是广大民众的认同和支持。所以今后制定国内策略,应尽量适合人民的需求,以下简要谈三个切入点。


1、中精力反贪官,为民众谋取社会福利
国内长期以来的一党专制,造成贪官污吏横行霸道,公民权利难以确切保障,这就是政治大腐败;近来,中共不断压制维权运动的风潮,人民利益受到侵害申诉无门,群众在经济生活提高的同时,开始争取政治平等的权利。就是说,现在人民最痛恨共党贪官污吏,我们要从反对贪赃枉法入手,宣扬只要得到多数人民支持,社民党可以通过和平竞争,迫使共产党真正自律,带来法治保护和社会福利;我们要学习法轮功集中宣传中共迫害人权,短期内就取得“断其一指,胜过伤其十指”的效果。

2、政治双刃剑,由党的公职候选人提出政策
我们的目标与人权组织不同,社民党有执政的诉求,而且必须得到多数人民的支持;社民党现阶段的政策和策略,政治眼光固然要高于群众,也要考虑人民能接受的程度。如现在的口号“人权高于主权”,“高于”的界定是多少,是否可以不管不顾?过去最惠国待遇和加入世贸等,遇到过同样的两难问题----对中共政治经济有利,对人民改善生活也有利;我们要向西方民主政党学习,党的机构只是负责指导协助,党内举凡治理国家的具体政策,由竞选推举的公职候选人提出,在实践中考验谁是正确者。

3、加强东南亚、港澳的宣传,从广东省准备进入工作
东南亚、香港、澳门地区,每年大陆旅客超过千万;应当坚持不懈散发资料,填写无记名政策问卷,举办虚拟竞选,调查百分比。我们要向台湾民进党学习,在向全国政权问鼎的同时,从地方政权细致入手,取得经验和威望;建议选择靠近港澳的广东省、市、县,推举候选人宣示地方施政方针。广东地缘接近香港澳门,远离政治中心天子脚下,易得时代风气之先,现代的北伐战争和改革开放,都由此发端决不是偶然的;社民党内诸多广东籍大员,人脉深广熟悉民情,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可以震慑中共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千万不可贪污渎职,“人民文革”的“造反派”又回来了!如此大快人心的事,社民党要员不干的话,还有谁能取而代之呢?

大家知道,历史上的空想社会主义,是民主社会主义或曰社会民主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或曰共产主义的源头。其中民主社会主义强调,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各阶级和平共处;而共产主义力主,通过阶级斗争,实行一党专政。实际上发展到今天胜负立判,民主社会主义政党执政的国家,有英、法、德、意、荷、瑞典、芬兰、丹麦、希腊、比利时、葡萄牙,以及以色列、新西兰、澳大利亚、委内瑞拉等几十个,就连美国民主党的理念,也接近民主社会主义。但是反观一党专政的共产主义,在前苏联和欧洲经过多年试验,业已失败破产转型,只有在亚洲还苟延残喘。早在1951年于德国召开的国际社会党会议,其政治纲领《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和任务》就指出:“维护政治民主,是实现经济民主和社会民主的条件。”各位代表,我们中国已经落后了,让大家团结努力,迎头赶上吧!
[3/21/2007 12:15:45 AM]


 
姓名: 密码:
电子信箱: 主页地址:
来自何方:
主题:
内容:
This Is CAPTCHA Image
(Enter the verification code in the image above)
Home | Freedom Forum | Chinese Poets Forum | Culture Forum | Wen Ji | Books | About Us | Links | backend
Copyright © 2005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