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功總會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自由論壇
新帖 | 查帖 | 刷新
改贴/删贴
贪官日记本里的官场真经
老愚
贪官日记本里的官场真经
老愚:这是一个不得不服从官场规则的人的真言,他以局内人痛彻肺腑的感受,描述了令其煎熬、惶恐的官场现实。

更新于2018年7月19日 06:13 FT中文网专栏作家 老愚
在中国,因政治运作极其神秘,官场生态、官员心态一直是国人渴望了解的对象。人们都想知道握有大权的高官是如何生活的,处于强磁场中的心理与生理情状。愈是处于社会底层,愈是关注权力的缠斗,那或许是他们平淡生活的超级调味品。

这种需求催生了一个出版怪象,各类官场小说盛行一时,以省委书记、首长、秘书长、组织部长等为噱头的关键词写作,显示了社会对权力的极度窥视。因为当局的严格限制,所谓官场小说只能写到“省委书记”这个级别,而且存在一个不成文的配比:若省委副书记腐败,则省委书记必须一身正气,体现邪不压正的“革命现实”。

几位著名反腐作家所刻意塑造的正面形象,大多经不起推敲,人物因高大全而失真;他们塑造了一个不存在的正确官场图景,不存在的正确人物关系。其中的主角——高级干部,时刻心系国家命运和人民安危,信奉王安石“仰畏天俯畏人”的为官宗旨,个人心机非常小,皆为道德与正义的化身,假得令人发笑。这些虚假的政治动物,或许可以满足人民对正义执政者的心理需求,有画饼充饥之效,但绝非活人。

那么,真实的官场到底如何呢?


2015年10月16日,河北省省委书记周本顺落马,当局从其办公室搜到一个日记本,上面有失势主人为官四十年的“感悟”。

尽管拥有法学和管理学双博士学位(周在武汉大学仅读了一年,就拿到了法学博士文凭),但周本顺其实只是一个工农兵大学生,文化水平充其量也就是个中学生。这有个好处,就是他的文字有一说一,好读易懂。

工农兵大学生是文革后期出现的新生事物,是以所谓推荐方式选拔根红苗正的青年,进入最高学府读书,意在培养革命后备军。他们属于战天斗地的红卫兵一代,大都是敢作敢为的革命小将,知识、品德皆无,他们从一场接一场泯灭人性的革命运动中,学到了如何不择手段打击异己,如何紧跟形势效忠领袖而青云直上,他们掌握了如何利用人性弱点达成一己之目标。当他们执政后,中国官场就顺理成章变成了一架血腥的绞肉机,他们于复制的革命斗争场景中获得支配他人的美妙享受。

官方公布的内容分为三部分,曰官场七个辩证法,曰官场二十条注意事项,曰官场八条潜规则。行文直率、真诚,当是发自内心的思想自白。涉及官场规则、做官原则、人生的驱动力等,中共高官之世界观、人生观似乎呼之欲出,不妨称之为一部醒世真经。

这是一个不得不服从官场规则的人的真言,他以局内人痛彻肺腑的感受,极其冷静、客观地描述了令其煎熬、惶恐的官场现实,既坐实了民间对官场的描述与想象,也同时颠覆了大众对官场的认知——一座人间炼狱,非特殊材料不得生存。

他觉得做官类似于妓女,必须学会说谎,做官的目的就是获取利益,会做人是根本等等,这就是中国官场!他将官场潜规则从容道破,打破了你所有的想象,原来那是调动人性恶力,依附权势、攫取权力、占有财富的战场。

周本顺对人的划分,揭示了官场人际关系的实质。同志、平等、人格尊严之类写在宣传品和文件上的东西,被残酷的人身依附及主奴关系所粉碎。他揭示了真实存在的官场丛林法则:权力是官场运转的核心,一切皆由权力左右,而权力几乎是不受什么制约的。

他将部属分为三类,好用的、有用的和没用的,分别对应听话、不听话以及惟领导马首是瞻,三种人分别被领导用来办正事、私事和坏事,其下场分别为:做正事的部属由于不听话常被领导找借口而放在次要位置,办私事的部属由于听话经常受到领导的奖赏与重用,办坏事的部属由于领导说啥就是啥常常会成为领导的替罪羊。

官场绞肉机是如何工作的呢?周本顺坦言:“领导对有用的部属是明升暗降又打又压,磨掉你的锐气棱角;领导对好用的部属是软硬兼施,恩威并用,发扬你的傻气圆滑;领导对没用的部属是提拔重用,处处照顾,好让你奴气十足,死心踏地。”

在这样一个氛围下,一个人若想进步,一定会学会做没用的人——即没本事而擅长阿谀奉承之徒。这种可怕的逆淘汰,小人如鱼得水,正直而有才能的人处境艰难。一个个这样的微环境,组成庞大而臃肿的官场,其气质可想而知。

周本顺特别叮嘱:宁可用庸才,不可用人才。这是他们青年时期接受的革命逻辑的翻版——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也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他们的思维方式就是非此即彼、说一不二,不极端不能表现其纯洁、霸气的革命价值观。

权力又是如何独断专行、定于一尊的呢?

周本顺在“官场二十条注意事项”里总结道:

首先,“领导的意见不能提。”——意思非常明确,不能给领导提意见,此处指的是真提意见,而不是“民主生活会”上的隔靴搔痒(事先通气、排练)。要把领导当神供奉,不能质疑,甚至连怀疑的心都不能有。这隐含着一个结论:领导的一切都是对的。这就是官场生态,一进入此系统,必须自觉放弃判断力,拒绝使用判断力,信上司信到迷信的程度。无须论证,即可发现一个中国式真理:官员和下属即是主奴关系,这就是官场人际关系的本质。

其次,“领导的看法就是你的做法。”一个单位只能有一个看法,那就是一把手的看法;每个一把手都是所属地盘上的红太阳,有一颗伟大的脑袋就足够所有人享用了。这也是“统一思想”的精髓,在一个权力跋扈之地,是不容许有其他想法的。事实上,不用辛勤的园丁定期来清除杂草一般的思想,部下们早就将自己的脑袋格式化了。

再其次,“领导身边的人相当于半个领导。”这是对权力场的精妙揣摩。周本顺知道,领导固然拥有一言九鼎之权威,但其身边人往往能影响其好恶,甚至能坏你的大事。所谓身边人,无非是秘书,保镖、司机、家人等等,对这样一群人,须有充分地尊重,从心里把他们当领导,言谈举止间视其为上司。中国官场权力的传导,门外汉是无从体会的,周本顺的夫子自道,足以为我们打开密室之门。

中国的人伦关系,北京某名教授断言“家庭关系最重要”。我的体会却是,权力依附关系才是核心,一个人与顶头上司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关系,胜过他与父母、妻子、情人的关系。周本顺的日记提供了颇有说服力的佐证。一个土皇帝就是所属部门所有人的祖宗和天,因为有生杀予夺的权力,对他人都有极强的威慑力,其一颦一笑都牵动着部下的神经。现在可以断言,权力依附是当代中国最重要最深刻的人际关系,同志、平等、民主生活会之类把戏,都是用来装饰其残酷的等级关系的。说一个官员“民主”,无非是说他会演戏,懂得照顾奴才的面子而已。

官场反腐小说里的要角,每天都处于干大事的忙碌之中,说话直言不讳,似乎不知谎话无何物。现实官场里的人到底是如何对待说话的呢?

毛泽东指定的接班人林彪当年曾经说过,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他和妻子叶群讨论过一个问题——“如果毛泽东决策错了怎么办?”结论是:“勿讲真理而重迎合”,“决议不好也同意——头等意义,不然是书呆子”。周本顺的做官心得证实,官场还是那个官场。他在“官场八条潜规则”里写道,“要学会说假话,更要善于说假话。要把说假话当成一个习惯,不,当成事业,说到自己也相信的程度。”——这若不是出自高官之手,许多人会以为是反动势力在刻意抹黑执政者。按这个要求,一个人首先得消灭良知。可想而知,怎样的人才能在官场里生存下来且青云直上。周还有精辟发挥,“妓女和做官是最相似的职业,只不过做官出卖的是嘴。记住,做官以后你的嘴不仅仅属于你自己的,说什么要根据需要。”

读了周大人的日记,当你看到“实事求是”之类的招牌时,心里不免会笑出声来。一个只鼓励对权力忠诚的国度,一定容不得真话和讲真话之人。

有了上面的铺垫,周本顺的以下几条心得几乎就是水到渠成的了。

他认为,官场做人最重要,会不会做事无关紧要。“务必把会做人放在首位,然后才去考虑做事。”他解释说,会做人就是会处关系,就是把自己作为一个点编织到上下左右的关系网中,成为这个关系网的一部分,最好是很重要的那部分。他还谆谆教导说,“你仔细地琢磨一下,看看那些把能力片面理解为做事有本事的人,有几个有好日子过。做事是实际工作,这点会不会都无所谓。”

怎样表现自己的工作态度呢?“开会多造声势少做实事。”以造声势替代干实事,这就是一个高级官员的职业精神。

在“官场八条潜规则”里,有两条与真理和知识有关:“不能去追求真理,也不能去探询事物的本来面目。”“要有文凭,但不能真有知识,真有知识会害了你。”官场中人除了必须学会服从和说谎外,还要剔除自身的精神神经,做一远离真理和知识的人。他毫不掩饰自己对知识分子的鄙夷,讥讽道:“把探索真理这类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让那些自以为聪明其实非常愚蠢的知识分子去做吧,这是他们的事情。”为何不能有真知识呢?他的回答可谓一语中的:“有了知识你就会独立思考,而独立思考正是从政的大忌。”

事实上,周本顺还是一个直言者,他说,“别看现在的领导都是硕士博士,那都是假的。……记住,真博士既不屑于做官,也是永远做不了官或做不好官的。”我们是否应该感谢这个要坐十五年牢的省委书记,因为他戳穿了官员博士们所玩的瞒和骗的把戏。

那么,如何判定是非呢?周本顺一席老实话令人茅塞顿开。“要牢牢记住这样的信条:对自己有利的,就是正确的。实在把握不了,可简化为:上级领导提倡而且对自己没有妨碍的就是正确的。”

“做官的目的是什么?”

“请记住:是利益。”

周本顺的自问自答,直率得令人不敢正视。

这就是周本顺所要传授的“官场真经”。

他总结的是自己的官场心得,从湖南到中央再到河北,或许还不足以概括整个中国官场,但绝非一隅之习。

他看透了官场,也在宦海里游弋自如,却还是栽了。

六十五岁的前高官,在狱中将如何总结落马的教训?我们拭目以待。
[7/19/2018 9:24:09 AM]


 
姓名: 密码:
电子信箱: 主页地址:
来自何方:
主题:
内容:
This Is CAPTCHA Image
(Enter the verification code in the image above)
Home | Freedom Forum | Chinese Poets Forum | Culture Forum | Wen Ji | Books | About Us | Links | backend
Copyright © 2005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