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功總會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自由論壇
新帖 | 查帖 | 刷新
改贴/删贴
卢沟桥:“苏联陷阱”的重要一环
北毛
卢沟桥:“苏联陷阱”的重要一环
——纪念7·7事变
 
   每年的7月7日,中国人都要纪念卢沟桥事变。的确是一个值得纪念的重大事件。而在纪念之前,先得把这个事件搞清楚。
    很多人认为卢沟桥上谁开第一枪不重要,是因为他们天然地以为:不是国军,就是日军。如果真是这么简单,那么探讨卢沟桥上谁开的第一枪,确实没有太大意义。但是,实际情况不是这么简单。否则,为什么那么多学者,中国的,日本的,俄国的,都在研究卢沟桥事变第一枪的来源?否则,为什么为什么那些学者们拿77事变当成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现在,我们来简单研究卢沟桥事变到底谁开的第一枪。
 
2,卢沟桥谁开的第一枪的4种版本
    A,苏联间谍版本。我上文中已经说过:
    苏联人担心什么,希望什么,不用我分析,大家也知道。于是狡诈的苏联人派出很多间谍前往中国,与某些中国人一起,在各种场合制造事端,试图激化中日矛盾。在卢沟桥,苏共的阴谋得逞了,他们终于如愿以偿地地引导了日本陆军中的一些日本粪青,将祸水引向了中国。
    B,共军版本。据说日本在天津的特务机关长茂川秀一向和北平共产党方面交往密切,他曾经向日本方面供述他参与了共产党混在中日两国军队之间,开枪造成混乱,试图挑起中日战争。茂川还承认,中日双方于7月11日达成停战协定后,他又多次唆使部下趁夜在中日两军之间鸣放鞭炮,企图激化冲突,扩大战火。
    据说,延安中共在卢沟桥事变几小时后,就发布了《告全国人民书》,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考虑到当时通讯的不发达,以及中共反应过于迅速,许多人更加相信是共军挑起了卢沟桥事变。但是,只是猜测。
      77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保卫苏联”。这在很多历史书中都能查到。
   C,日军版本。这个版本居然也出自上一版本的茂川秀。他在1946年以战犯身份接受审判时的情形:
  法官问:“七.七”事变是谁挑起来的?
  茂川答:是日本军国主义。
  法官问:“七.七”事变近因是为什么?
  茂川答:(日军)北平驻军外出演习时被打击了。有这个事情。
  法官问:这责任应当谁负?
  茂川答:在日本军负。
  法官问:第一枪是谁先放的?
  茂川答:是日本放的。
     D,国军版本。据一些当时在宛平城用棉被堵窗户的人回忆:当时混战,很可能是国民党士兵由于痛恨日本人,在双方发生摩擦后,先开了第一枪。
3,几种版本的可能性分析
    苏联间谍版本最让人痛心,因为它说明日军被苏联一步步引向了中国,中国人民也陷入了此后越来越深重的苦难中。
    共军版本,我不做评价。大家自己去琢磨。
    日军版本,说明日本陆军中的那些日本粪青把日军拖向了中国战场,害了日本,也害了中国。
    国军先开第一枪的说法最让人兴奋,因为它传达出中国政府军主动打击外国驻军,不管外国驻军是否“合法驻扎”。但这种版本的可采信程度最低,很遗憾。
 
4,是谁开了第一枪非常重要
    当我们分析了上面4个版本以后,就发现分析是谁开了第一枪,未必是个“根本不重要”的问题,相反,它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如果是日军或国军先开的第一枪,那么,确实就“并不重要”了:
    如果是日军开的第一枪,那我们必须应战。
    如果是国军开了第一枪,我们一定要叫好。
    但如果是苏联间谍开了第一枪,我们就是被愚弄了,被利用了,被老毛子当枪使了。如果是苏联间谍或者其他间谍先开了第一枪,从中挑起事端,将原本要“北进”的日军这股祸水引向了中国,把中国人民拖向全面战争的深渊,那他就是全中国人民的仇敌。所以,你能说“谁开第一枪不重要”吗??????????????
    可能会有人跟我抬杠说:“我们中国人有志气有骨气,就是不让日军去打苏联,我们就是要把日军拖在中国,搞他个玉石俱焚,我们中国人愿意做出巨大的牺牲,愿意让我们的人民去送死。”那倒也算。可是,如果我们不是主动地牺牲,却是被苏联人及其盟友利用了,被人家当枪使了,胡里糊涂去给人家充当挡箭牌,学雷锋充当“国际黄继光”去了,你不觉得自己是个白痴、傻瓜,被人羞辱、愚弄、利用了吗?
    我们可以勇敢地去牺牲,但绝不能愚蠢地被利用。
    所以,谁还能说搞清卢沟桥第一枪不重要吗? ????????
 
[9/19/2015 4:28:15 PM]


 
姓名: 密码:
电子信箱: 主页地址:
来自何方:
主题:
内容:
This Is CAPTCHA Image
(Enter the verification code in the image above)
Home | Freedom Forum | Chinese Poets Forum | Culture Forum | Wen Ji | Books | About Us | Links | backend
Copyright © 2005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