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功總會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自由論壇
新帖 | 查帖 | 刷新
改贴/删贴
建立“在朝者执政、在野者监察”的廉政保障体系〔续一〕
刘因全
                    独立督察院的组织架构和运作程序


    督察院下设若干处室,最少应该有:受理处、调查处、复审处、通报处、办公室。
    受理处负责接受控告函电,接待来访人员,将案件登记分类汇总后,转交调查处。
    调查处接到案件后,采用抽签等非人为的方式,确定调查人员,组成调查组,全权调查该案件。调查处查清案件后,转交复审处。
    复审处对调查处的工作程序和调查结果进行检查核实,发现违法或不实之处,予以纠正或驳回重新调查。核实无错误者,转交通报处。
    通报处将调查结果报有关部门依法、纪处理。同时,在媒体公布。
    办公室负责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正副院长和各处、室首长组成院务会议,研究决定重大事宜。
    为避免督察院的干部被地方官员收买,督察院不设省、市分部,采用“钦差大臣”式、“巡案御史”式的查案方式,派员到案发地进行独立调查。
    督察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接受人大的监督。
    督察院的经费,从查处的贪官污吏的赃款中按一定比例提取。


                     成立独立督察院的可行性


    当前,中共承受着政治体制改革的巨大压力。改,则安、则昌;不改,则乱、则亡。我不相信中共高层看不到这一点。但为何不改?根本原因是一个“怕”字。怕什么?怕丢掉执政权。
    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当然是民主政体。最理想的是两党制、三权分立的美式民主。中共敢吗?当然不敢。他们担心在选举中下台。那怎么办?我们总不能永远僵持在这里。我们应该找出一条打破僵局的方案,找出一条让中共接受起来不太害怕,但最终能够实现民主制度的方案。为此,我在八十年代初,曾给当时的中共总书记胡耀邦写了一封万言书,要求实行真正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人大代表要竞选产生,中共把政权交给人大。各级政府的领导人由同级人大选举产生,允许竞选。这么温和的改革方案,呈给中共最开明的領导人--胡耀邦,结果也是石沉大海。当然,我很幸运,没有因此做牢。但这件事,对我的教育很大,使我进一步认清了中共的面目,那就是,无论怎么改,执政权要牢牢掌握在中共手里,这是中共的“原则”,不管领导人“开明”还是“僵化”,这个原则他们不会放弃,除非我们有力量将他们推翻。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这个力量。怎么办?去年,我想到了独立督察院的方案,我一阵狂喜。这个方案中共总该接受了吧?反对派不影响你们的执政权,只要监察贪官污吏的权力。而这些贪官污吏不但惨害人民,也败坏你党的执政权威,损坏你党的执政能力,从根本上说也是你党的敌人。你们消灭不了这些敌人,交给我们来消灭,有何不好?正像一棵大树长满了蛀虫,啄木鸟来将蛀虫吃掉,啄木鸟固然得到了好处,但大树得到的好处更多啊,应该是一个双赢的方案。但我没有胆量发表出来。我知道,中共看到这个方案后,肯定戴着有色眼镜审视,怀疑我这个“反共分子 ”黄鼠狼给鸡拜年。而我的反共同志,则会怀疑我的反共立场是不是倒退了,我会里外不是人。搞不好,我会身败名裂。前些天我到教会,看了耶稣传录像,当看到耶稣明知自己要被钉死,还是勇敢的走向耶路撒冷,勇敢的走向十字架,我流泪了。我也想起了林则徐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豈因祸福趋避之。我最后下定决心,将此方案公布。
    方案公布后,我的反共同志没有太多批评,我很感激。看来,民运朋友们会理解、支持这个方案。下一步,应该尽可能广泛的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完善这一方案。条件成熟时,正式向中共通报,争取中共改革派的支持。
    对付中共,我们也要用“革命”的两手。我们的左手,要高举着玫瑰花,频频向改革派摇动。我们的右手,要握紧拳头,狠狠向顽固派出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对改革派,我们要做必要的妥协,甚至与他们联合,共同推动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我们向中共通报后,如果中共有所反应,那么,民运组织应该组成代表团,同中共进行谈判,迫使他们接受我们的方案。如果中共不予理睬,我们就加大宣传力度,让人民看清楚,中共连这么温和的改革方案都不接受,什么反腐倡廉,什么执政为民,什么政体改革,全是骗人的鬼话。人民就会“丢掉幻想,准备战斗”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使这个方案被冷落,甚至被嘲笑、被批判,起碼可以彰显中共之丑恶,试探中共之动向。也算投石问路吧。



    
[4/15/2006 12:46:51 AM]


 
姓名: 密码:
电子信箱: 主页地址:
来自何方:
主题:
内容:
This Is CAPTCHA Image
(Enter the verification code in the image above)
Home | Freedom Forum | Chinese Poets Forum | Culture Forum | Wen Ji | Books | About Us | Links | backend
Copyright © 2005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