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功總會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自由論壇
新帖 | 查帖 | 刷新
改贴/删贴
殊途同归:从君主专制向现代议会民主体制的转型是过去400年的世界大势 作者:老蝎
浩浩荡荡
殊途同归:从君主专制向现代议会民主体制的转型是过去400年的世界大势
 作者:老蝎

虽然各国转型的历史轨迹各不相同,也被打上不同时代的烙印,但基本规律是有迹可察的:

- 首先是由内政或外战的危机引发革命,推翻君主专制;
- 然后国家经历一二十年的混乱;
- 然后是政治军事强人崛起,实行个人独裁;
- 再后强人体制或败或亡,国家进一步向真正的议会民主演进。

最先开启这个转型历程的是英国。在17世纪中叶的英国内战中,国王查理一世的军队被支持议会的新模范军打败,查理一世被砍头,英国改制共和。但共和国的大权很快落到军事强人克伦威尔手中,名为共和,实为独裁。克伦威尔死后不久,查理二世回归,都德王朝复辟,但君主专制的根基已被动摇。查理二世死后不久,英国又爆发了光荣革命,赶走查理二世的弟弟,从荷兰迎来新君,从此确立君主立宪体制,并逐步向现代议会民主渐进。

一个世纪后,民主革命的战火在北美英属殖民地爆发。北美人民在白纸上建立新国家,跳过君主制,直接确立共和民主体制,屹立236年至今。从一开始,美利坚合众国就是个名至实归的共和民主国家。这给当时君主制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欧洲,尤其是法国,带来了强烈的观念上的冲击。

法王路易十六帮助北美战胜英国,一雪三十年前路易十五战败之辱。 然而因福得祸,当路易十六还沐浴在对英胜利的荣耀中的同时,他大力援助的北美革命胜利也大大地鼓舞了法国国内反王权专制的力量。后者终于在1789年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国大革命,敲响了法国君主体制的丧钟。历史对路易十六开了个无情的玩笑。

一波三折,在一个积淀了上千年君主制文化的社会,旧的思维习惯在许多人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法兰西共和国在经历十年混乱后终于落到军事强人拿破仑-波拿巴手中。然而拿破仑不满足于只作克伦威尔那样的独裁者,他还要享有传统君主的荣耀,于是废除共和,登基称帝,并将自己的亲属封王进爵。

随着拿破仑战败,其强人专制被波旁王朝的复辟所取代。然而君主制虽然复辟了,共和的理念也已在新一代法国人心中扎根。1848年的革命再次赶走君主,恢复了共和。但是不久后,旧文化再次反扑。第二共和的民选总统,拿破仑-波拿巴的侄子,路易-波拿巴背叛共和,复辟帝制。当然,路易-波拿巴的皇帝宝座也没能坐很久,他在普法战争中战败被俘后被迫退位,法国人又一次并永久地确立了共和体制。

到了二十世纪初,君主制的丧钟敲到了更远的德国、俄国、与中国。这三个大国都先后废除了帝制,并代之以共和。此时,君权天授的传统观念已经被现代的人民主权思想冲得七零八落,所以三国王室连复辟的机会也没有了。但是短暂的民主共和又很快被强人专政取代的规律仍没有改变。德国出了希特勒,俄国出了列宁、斯大林,中国出了蒋介石和毛泽东。

德国的纳粹希特勒强人政权因战败而灰飞烟灭。苏俄的强人政治在斯大林死后结束,中央集权逐步减弱,并在戈尔巴乔夫时代彻底解体,从此走向真正的民主共和。现在普金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复辟了强人政治,但也只是历史大潮中暂时的逆流。中共国的发展轨迹与苏俄甚为相像,只是滞后二十余年。苏俄在九十年代初垮台,20年后当轮到中共国了。

顺便一提,北非和中东的主要阿拉伯国家自二战以来也已经或正在经历从君主 --〉强人--〉民主的历史转型。在阿拉伯世界里,沙特是君主制最后的堡垒,但随着今年已89岁高龄的老国王将不久于人世,可以预见沙特的君主制也将面临实质性的改造,甚至被废除。
[7/30/2012 12:14:32 AM]


 
姓名: 密码:
电子信箱: 主页地址:
来自何方:
主题:
内容:
This Is CAPTCHA Image
(Enter the verification code in the image above)
Home | Freedom Forum | Chinese Poets Forum | Culture Forum | Wen Ji | Books | About Us | Links | backend
Copyright © 2005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