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贴/删贴 |
香港人的“中国人”认同下降,是因为“缺乏了解”吗?
天华金莲
|
香港人的“中国人”认同下降,是因为“缺乏了解”吗?
美国《华盛顿邮报》6月28日的报道说,虽然香港在经济上正日益与中国其他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但近日的民意调查却显示,香港居民越来越认同自己是“香港人”而不是“中国人”,这种认同香港而非中国的情绪在年轻人中尤其强烈。报道援引香港教育局高级官员张国华的话说,这种局面并不反映香港和内地之间存在严重分歧,它是陆港两地几十年分隔以及香港人对中国其他地区缺乏了解所产生的自然结果。
身为中国人,同胞不认同我们,心里自然有点“那个”。
然而,香港居民越来越认同自己是“香港人”而不是“中国人”,真的仅仅是因为“陆港两地几十年分隔以及香港人对中国其他地区缺乏了解所产生的自然结果”么?
依我看,恰恰相反,这是香港人对“中国其他地区”了解越来越多的结果。
我想起早年台湾电视报道的一位台湾老兵的例子。谓一位大陆去台的台湾老兵,极其反感台独。看到下一代人的中国人意识逐渐淡漠,开口就是我们是台湾长、台湾短,非常生气,经常情绪激动地教育子女,要他们牢记自己是中国人,世世代代不能忘却。
后来,有了89年,这位老兵的口风也开始改变。他说,我是中国人,这是至死不会变、也不想变了;子女出生在台湾,他们是台湾人,有资格在台湾住下去,用不着一定成为中国人了。
所以,中国人的认同感,不一定取决于分隔多少年,或者因为对中国其他地区缺乏了解。其实,更多的是取决于“中国其他地区”安全与否、文明与否,具备自由、民主、人权和法制的现代文明与否;取决于香港人(或台湾人)对融入“中国其他地区”后自身命运和遭遇的前瞻。
在中国自由、民主、人权、法制日益倒退的情况下,又如何指望香港人(或台湾人)能欣欣然、急猴猴地乐意认同、争取成为“中国人”呢?
可以说,香港居民越来越认同自己是“香港人”而不是“中国人”,不是因为对今天“中国其他地区”的情况不了解。相反,对今天“中国其他地区”(如湖南邵阳)的情况越了解,他们对贪污、腐败、风沙、互联网长城、城管、强拆、上访、六三翌日、类邵阳事件等等中国现状就会了解得越多,他们害怕成为“中国人”的恐惧情绪就越强烈、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愿望就越淡漠。
想来也很自然:神州各级享有特权的干部家眷,都拼命也弄几个外国身份,在神州目前如此不堪的自由、民主、人权、法制状态下,我们又如何要求已经享有自由和法制(民主倒是不曾有)的香港人产生强烈的“中国人”认同呢?
|
[7/2/2012 10:57:32 P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