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贴/删贴 |
中国的民主基础及民主进程中的限制因素
看林人
|
中国的民主基础及民主进程中的限制因素
1、
公元前479年,孔子死了,十年后,公元前469年,在遥远的西方,苏格拉底出生了,作为中国与西方哲学发展进程的基础,任何对当代的以及历史的问题的终极探究都无例外地要从这两个人开始。
孔子的学说主要集中于他的弟子及后人整理而成的《论语》中,在这部作品中,可以了解到孔子的主要思想,包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他的弟子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汉代的董仲舒按照他的“贵阳而贱阴”理论,对五伦观念进行了发挥。他认为,君臣,父子,夫妻是人伦关系中最主要的,并且这三种关系中存在着恒定的主从关系。而这三种关系的维持,则需要遵守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基本规则,这就是后来的2000多年里,中国封建制度中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三纲五常”最大限度地强调和保护了皇帝,父亲和丈夫的权力,所以这种思想与规范一直受到权力拥有者们的极力维护,这也是中国封建时代可以存在超级稳定的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孔子之后,苏格拉底在西方开始了他自己的哲学研究,同孔子一样,苏格拉底也没有自己的著作,他的思想也同样由其弟子们在文章中记录。由这些记录可以了解到,苏格拉底使哲学的重点由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对宇宙起源和万物本体的研究转入到对人的问题的关注上来,他强调心灵问题、道德问题与知识问题比世界的本质、构造与法则更重要,而这些思想,对后来西方的哲学、宗教以及科学的发展都形成了重要影响。当然,幸运的是,西方人对世界的本质与法则的探求并未因此而终止。
2、
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建立,嬴政始皇帝吸取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的教训,在政治与文化上进行了激进的革命,首先他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中。在文化上,他于公元前213年下令把全国除医药、卜筮和种植外的所有历史、文学以及诸子百家书全部焚毁,并且于第二年活埋了460多个对他的统治政策不满的知识分子。秦朝的专制模式是中国整个封建时期皇权制度的标本,依照这种模式,并且在三纲五常伦理的支持下,直到19世纪末,一个疆域空前广大的帝国仍然可以完全属于一个只有三岁的孩子。
而同样对欧洲历史影响深远的罗马帝国则从一开始就是贵族专政的共和政体,这种对后来欧洲各国具有深远的重要的影响的政体维持了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的整个奴隶制时期。虽然最高行政长官是两名从贵族中选出的任期一年的执政官,但真正的权力集中于著名的元老院,他们是真正执行行政权与司法权的机构。元老院同时因为对由成年男子组成的百人团的控制而实际执行立法权。共和政体一直持续到公元前30年,屋大维(Octavius)除掉“后三头政治同盟”中的安东尼(Antonius)与雷必达(Lepidus),军事独裁的君主专制政权在罗马建立,开始罗马帝国。最终,罗马帝国在公元211年达到全盛,领土扩张到东到小亚细亚,西到西班牙和不列颠,南到北非,北至多瑙河与莱茵河。但是,共和与民主的思想已经深入了西方人的思想。
在文化上,罗马作为一个超级帝国,它融合了很多文化,这些文化中,以希腊文化和经历了无数磨难最后征服罗马与世界的基督教文化为主。希腊留给我们的,是伟大的基础性的哲学思想,以及文学与艺术。基督文化则强调一种对代表人类未知力量的上帝的敬畏与归属,并且强调人在上帝面前一律平等,就连罗马帝国的皇帝,也只是上帝的第一公民。同时,罗马帝国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历时近两千年的超级帝国,它有一个重要的哲学理念ivisRomanusSum――“我是罗马公民”,即使是生活于帝国最偏远的地区的人,也可以因为这种归属而感到自豪。
3、
孔子强调皇帝,父亲,丈夫的绝对权力,而苏格拉底强调一切以人为本,他的弟子柏拉图甚至写了一杯非常可爱的书《理想国》,建议由哲学家来治理国家;
中国的秦朝绝对性地认可并强化了中央集权的专制政体,而古罗马在长达500年的时间里始终是共和政体;
中国的秦朝在文化上同样进行专制,对主流文化以外的文化进行了灭绝,而罗马则由于其特殊的疆域与民族构成,对不同的文化进行了兼收并蓄;
中国专制政体强调朕即国家,强调率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罗马共和国和后来的帝国则强调公民观,公民是罗马的公民,罗马是公民的罗马。
4、
由此并结合当下中国的社会状况,总结出以下几个中国民主进程中的限制因素。
首先,上世纪我们曾经进行过一次令人极其费解的社会变革。说其令人费解,是因为它不是基于一种科学的,人性化的思想之上,它仅仅基于一种无知的幻想,这种幻想在实现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最终逼迫它的领导者远离了自己的初衷而可笑地在经历了一系列震惊世界的社会运动之后,又回到了当初被他们完全否定的起点。这一次运动不但没有实现运动初期设立的目标,反而使专制制度得到了很大的加强,我们目前仍然有世界领先级的专制体系,想要改变这一体系,无论从理论上,还是行动上,都是非常困难的。
第二、生活于专制中的人们,一方面是对专制剥夺其基本权利的仇恨,但同时他们又对专制阶层――皇帝,父亲,丈夫式的权力向往不已。中国人有严重的皇帝情结,每个人都有,每个人都为皇帝所拥有的绝对权力――对暴力、财富与知识以及美色的绝对拥有而艳羡不已,所以,中国人在乎的,仅仅是自己没有拥有的,而很少涉及制度本身。可以这样说,每一个中国人,都在随时准备着面对突然来临的奇迹,当奇迹发生的时候,他自己立即就会跻身于统治阶层,这个时候,他的角色就会非常自然地转变,并开始全力地维护起给他带来相对权力的专制制度了。
第三、当对专制权力的渴望被现实完全否定的时候,民众衍生出了奴性,这种奴性表现为对权威人士的崇拜与归属意愿,在民主社会中,人们期望自己归属于强大的国家,而在专制国家中,人们则期望自己归属于强权人物,并期望以强权人物的附庸而获得相应的自身利益。
第四、专制国家里,文化是垄断的,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知识和智慧的获取被严格地限制着,广大的被统治阶级永远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当前的专制体制中,虽然名义上进行了教育的自由与平等化变革,但实际情况是文化上的铁幕政策与教育产业化使这种自由平等变成了可笑的谎言,铁幕国家中的民众不能自由地了解世界上其它的文化,而产业化使富有阶层的子女享受高级的教育,贫困阶层的子女享受低等教育,甚至因为经济因素而完全丧失受教育的资格。虽然“知识越多越反动”的著名语录已经被否定,但实际上知识与智慧上的限制仍然影响着中国民众在参与和决定自己的国家组织形式上的见识,勇气,毅力,与能力。
第五、国家社会主义的虚无与绝对保护私有财产的相关立法的缺失,让人无法产生明确与坚定的归属感。中国人对国家这个概念是空洞的,模糊的,没有人知道我们的国家是什么,更多的人感觉到的是以下的悖谬的关系――我们是这个国家的公民,但这个国家却不是我们的国家,因为我们对它既没有明确的所有权,也没有实际的决定权。国家社会主义的本质只是在概念上把皇帝变成了国家,甚至在归属上比臣民与皇帝的关系更模糊,这一本质决定了人民对国家的冷漠,甚至敌视,国家不是人民组成的群体。如果说,在皇权时期,人们还可以热爱那些英明的皇帝,因为那个皇帝是显性的,是具体的,真实的,可感知的,但一个人民没有所有权与决定权的国家是什么,我们应该热爱什么,热爱陈希同和赖昌星吗?
第六、中国在融入世界之后,由于我们自身经济与文化的现状,与超级大国美国的巨大差距,导致了中国人的绝望情绪,这个差距实在太大了,按照我们目前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要赶上美国的水平,是不可预料的,因为就权力的主要构成因素来讲,无论是暴力,无论是财富,无论是知识,美国都拥有绝对的优势,随着现代工具的不断发展,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美国的全球扩张政策,正在使世界变为地球村,而我们对自身的自卑与否定已经达到了文化的基础层面――语言,当语言消失的之后,民族就不存在了。那时候,民主与否,都已经与我们无关了。
第七、习惯于专制生活的人们,也习惯于这样的思维方式,国家的事“肉食者谋之”,一个本质性的问题,决定自己的社会生活方式的权利,竟然可以交给专门儿的人去负责,要知道,当少数人制订并执行规则的时候,没有例外地,他们总会让规则最大限度地保护他们自己的利益。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模式,他们越是要保护自己的利益,就越是需要更大的权力,权力越大,就需要有更高的利益来保障,最后,当初这些制订规则的人们,慢慢地转到了更多的利益群体的对立面。
5、
说了这么多,民主,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为了避免对这一问题怀有疑问的人们在寻找答案时被图书馆里无穷的空概念与假概念淹死,这里引用一个农民给民主下的最简单的定义:民主就是大家决定大家共同的事,专制就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决定大家共同的事。比如5个孩子决定玩捉迷藏的游戏,如果5个孩子一起决定游戏的规则,比如几个捉,几个藏,藏的时间与地点,以及对不遵守规则的人的处罚等等,那,5个孩子一起决定这些规则,就是民主,而如果一个孩子决定所有的规则,那就是专制。这本来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简单到7岁的孩子都可以明白的原理,但当我们的社会组织发展到越来越高级的程度的时候,这一目标与方式会成为隐性的,加上统治阶级的有意隐瞒与误导,它们甚至可以成为与我们的生活完全无关的问题,所以要执行它竟然变得无比困难起来。
2005.11.25
|
[3/22/2006 9:09:24 A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