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功總會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自由論壇
新帖 | 查帖 | 刷新
改贴/删贴
共军的谍战为何这么厉害?
天华慧剑
共军的谍战为何这么厉害?
 作者:TIMETIDE 2012-06-30 09:35:27 [Reads:29]

共军的谍战很厉害,应该是一个不容置疑的结论了。近年来相关的档案解密、影视演绎无不彰显了共军谍战的强悍。最近,刘刚先生用真实的材料、缜密的推理向我们展现了一批现实中的共特,他们有嫁人为妻的美女,有大名鼎鼎的民主斗士,有“德高望重”的牧师……,这些人就在我们身边,和我们一起工作生活甚至同床共寝,真是让人不寒而栗。

共军谍战的强大战斗力来自哪里?

英美法系是判例法,思维重视试验与实证,我们不妨以两个个例来分析一下原因。

第一个要说的是大名鼎鼎的郭汝瑰。读音是:郭如鬼,解字是:一边听一边说的小子是你们那边的鬼王。黄埔军校毕业,早期加入共产党,国共翻脸后,“与组织失去联系”,在国军中平步青云,直至官拜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厅长。1945年时,与董必武秘密联系恢复了组织关系,将大量的重要的军事情报及时提供给了共军,甚至很多对共军作战计划就是出自他本人之手。当时,杜隶明凭着军人的敏感一口咬定郭小鬼是间谍,但是模仿美国制度的国民党重证据,杜隶明空口无凭,奈何不得郭小鬼。国民党人也不是傻子,军统也秘密地安排了特务做郭汝瑰的秘书,监视他的一举一动。自己被监视这个事情,是“解放后”郭汝瑰才知道的。当他知道当时和他单线联系的共产党特工曾被国民党秘密逮捕,严刑拷打,但始终没有将他供出后,后怕不已,说了一句:“主义深入人心,个人权谋不足挂齿”。——这个应该是他的肺腑之言。

第二个是一个小人物吴南山。193×年,陕甘宁地区的一名小学教师吴南山,失业后,四处寻找工作,经一位老同学介绍,参加了重庆的一个“战时干部培训班”学习。这个干部班是军统的特工训练班,专门招收陕甘宁地区的文化青年,向延安渗透。吴南山学习期间,一个问题没问对,教官就给了一个大耳光。这一下伤了小吴的自尊心,由于已经没了自由,他只得完成学业,被分配到自己的解放区家乡(延安附近)当一名中学教师。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在家乡他受到了共产党的礼遇,并眼看着自己熟悉的一名小学教师被民主选举为县长。被共产党的“先进性”所感动,他主动找到这位县长坦白了自己的间谍身份。共产党立刻提拔了他当了教育部门的干部,并吩咐他保密,利用自己的身份对国民党特务进行“钓鱼”。最终,根据他提供的线索,将潜伏延安地区的几十名军统特务全部抓获,此案被中共称为延安反特第一案。

特务卧底,都有两个(甚至三个)脸,一真一假,或者说,两个脸一个是手段一个是目的,时间久了,有时特务也分不清哪个是手段哪个是目的,哪个是真脸哪个是假脸了。人的大脑很软,不相干的神经节建立链接很容易,假话说久了,就成真的了。

间谍的这种双面特性,使得间谍很容易叛变,甚至严格地说,间谍的工作就是天天在叛变,一会儿为A工作一会为B工作。这种易变性使得间谍在选拔培养的环节上,思想根基是否牢靠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看到刘刚先生写的《牧师卧底张前进》中的“此后,张前进几乎参加了后续的所有民主沙龙,但从未见他发言。张前进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爱国愤青,经常为党背书。”,我就会心一笑:这本身就是一个证据嘛,因为爱国思想根基好,才会成为培养对象。

历史上的国民党也有间谍,也积极向中共渗透,但是为何他们就不是共产党的对手呢?直接的答案就是:制度的差别。共产党的专制比国民党厉害得多,延安整风时期抓特务,大搞逼供信,宁可冤枉十个也不漏网一个;国民党相对民主,讲究程序和证据,给予了共碟大的生存空间。这只是表面层次的答案。

深层次的答案是:共产党重视思想工作。间谍工作的易叛变性,使得思想的稳固和忠诚成为了最核心的战斗力。而这个核心,共产党牢牢把握了。而国民党对思想工作的重视程度,非常苍白,几乎是零。军统辛辛苦苦建立的延安系统,所以最后全军覆没,祸端其实起源于吴南山在培训班挨的一个耳光。郭汝瑰,是个投机分子,谁强大投靠谁,谈不上思想的忠诚。但是和他单线联系的共产党间谍,非常忠诚,严刑拷打,就没能撬开他的嘴巴。因此,郭汝瑰事后感慨说“主义深得人心,个人权谋不足挂齿”。

如果再深入一下:为何共产党能重视思想工作,而国民党不能呢?这就涉及到两党的起源了。简单地说,国民党是制度决定论者——只要将欧美的民主制度搬到中国,中国的所有问题就会解决了;共产党是新文化运动的继承者,是文化决定论者——不从人的思想深处革命,不从文化上革命,再好的制度来到中国也会变味,无济于事。

说了半天,又回到了一个恒久的争论上:唯心和唯物、制度决定论和文化决定论。这个争论会一直下去的,都难说服对方。当年,共产党和国民党是通过三大战役来使得争论分出高低的。

今天的民运,为何不是共产党的对手,真正的答案就是:共产党人是文化人,民运是制度人,一个形而上,一个是形而下。

很深奥?NO NO NO,一辆汽车在公路上飞奔,里面有一个司机。你说是“人随车动”呢?还是“车随人动”呢?前者就是制度论者,后者就是文化论者。

各位主席看官,您是哪一位?

2012 6 29
[6/30/2012 8:32:00 PM]


 
姓名: 密码:
电子信箱: 主页地址:
来自何方:
主题:
内容:
This Is CAPTCHA Image
(Enter the verification code in the image above)
Home | Freedom Forum | Chinese Poets Forum | Culture Forum | Wen Ji | Books | About Us | Links | backend
Copyright © 2005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