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贴/删贴 |
中功创始人张宏宝反政治迫害十年斗争史
民主宪政
|
中功创始人张宏宝反政治迫害十年斗争史
中国之春
“中功在大陆与中共当局斗争了十年”,一位接近中功高层的殷姓人士向信息中心透露说,“张宏宝的中功发展史就是对中共的长期迫害进行反迫害斗争的历史”。
“一路风雨一路歌”,殷用一句大陆流行的歌词来形容。
殷回顾张宏宝“出山”初期。
他充分利用了当时大陆改革开放后一时思想统治宽松的契机,在中共统治中心——北京,马不停蹄,亲自登台,一口气连续办了五十余期千人以上大型培训班,从大学城到科技城,从学术界到司法界、新闻界,在中共干部摇篮的中央党校,两个礼堂同时开班,一千六百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共骨干,全部变成了他的学生。凭借这些“人脉关系”,张宏宝后来到各地“打天下”,自然有人为他“警车鸣锣开道”,“四大班子一齐站台”。“ 四川一位官员曾这样笑称当时的情景——接待规模超过国宾”。就这样,张宏宝巧妙地借助共产党的干部及最高级国家媒体,为中功发展奠定了根基。等中共当权者察觉时,其余波已止不住地荡漾。由首都刮起的“中功旋风”,很快席卷大陆各省。
同其它人一样,张宏宝曾经也相信过共产主义,但他在深入研究中华传统文化中,却发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科学性。在以麒麟命名的张宏宝思想体系中,他大胆地提出了质疑。一九九0年十一月,张宏宝将其政治理念公布于世。但时处八九“六•四”民运被镇压的阴霾笼罩时期,他随即机智地宣布“归隐”。
根据一本署名为钟科文的《气功与特异功能解析》透露,在他公布“麒麟文化”的一个月后,中功就进入“一个国家项目的调查”之列。
殷回忆说,中共意识形态部门频频派员造访中功机构。这些外调人员,对中共党员甚至久经沙场的老将军,不坚持党的主张,而热衷于宣传“麒麟文化”感到不可思议;对中功学员的增加速度,超过共产党员发展速度感到惊慌;对称其有十二个专业知识框架的张宏宝惊人的聚人魅力和组织能力表示了明显的不安。
信息中心从上述的《国家项目调查报告》中看到:一九九三年的结论中写道:“从西方宗教学的标准看,张宏宝确实具有教主的天赋。他能把陈旧的宗教教条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时髦字眼粉饰起来,吸引那么多 ‘高层次’的听众,这就不是一般传教士和僧道可以做得到的。”
殷说,据在中共政法部门中张宏宝的朋友透露:对中功的恐慌,当时,“上头”采取了“切断联系,限制发展,缩小影响,减轻危害”方针。
归隐后的张宏宝,不在社会上露面了,他集中精力策划和统率中功的发展。在中共上层认为气功是历来被“造反者”利用聚众闹事的工具而严加控制的“低谷时期”,张宏宝向中功组织提出了著名的“三不三依”原则。
中功人无人不晓的“依法立业,依法治业,依法护业”,体现了张对法律的熟悉和善于应变的睿智。据说,江泽民有“对潜在危险要消灭在萌芽状态”的指示,于是,政府不断出台新的限制性法规,以削弱民间团体的实力。张指示他的干部“人人要熟悉和研究法律”,在不利的法律环境中“利用时间差,敢打擦边球”,在“既不违法,又暂时无法可依的夹缝中寻求生机”。张宏宝的机构拥有教育、科研、卫生、文化、艺术、体育、旅游、以及相关的生产、服务等各种类型,正是按照他的指令“以合法为前提,不拘一格,不在一棵树上吊死”的产物。
大陆气功界历来走社团道路,但中共的社团法规定,民间不允许成立跨地区组织。为了建立全国统一的领导机构,张宏宝在中国破天荒地组建气功公司,以产权关系,把各地机构合法地连起来。当北京市工商局“不准给气功批准公司”的禁令下达时,他的“麒麟集团”已成功地拥有大陆三十一个省、三百七十多个市、二千多个县无一空白的五级功法推广和产品销售网络。
这个首屈一指的中国民营企业规模引起当权者惊呼:“赶快切断中功的垂直领导!”几乎相关部门的文件都在反复强调同样的禁令。
中功据理力争。于是,关于“垂直领导”的争论足足进行了五年之久。
殷说,针对政府的严密监控,张着力强化内部管理。他重视骨干和员工的素质提高,建立内部监察系统,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弟子、学员管理,强调依法纳税(以及名目繁多的交费)。殷引用中国一句成语“扎牢篱笆防狗钻”,评价这是张的一条防御性斗争策略。
已经自学完MBA课程的张认为,严格管理也是增强企业竞争活力的必需。不过,中共对此却耿耿于怀。张曾笑谈:“气功界向来鱼龙混杂,中功管理严格对国家只能是有益无害。没想到,‘组织严密’却成了讨伐中功的又一罪状。”殷也知道,被友好人士称赞为“当今大陆少有绿洲”的中功基地,长期以来都是各地公安直言不讳“奉命监控”的重点,连公安人员也常常一边执行公务,一边抱怨。
对依法护业,殷说,实质就是反迫害。中功创业十三年,大大小小官司少说也有二、三十件。张对其集团法务部的指示是:一般民事案件以息讼为上,双赢为中,全胜为下。多为对方考虑,不怕经济上吃点亏。而对于借个案搞政治迫害的阴谋,则不客气地奉陪到底。殷说,张宏宝有一句口头禅:“不怕把车赶翻!”
殷回忆说,八九“六•四”以后,《人民日报》被整顿,北京市委机关报《北京日报》因镇压民运有功而地位显赫,不可一世。这时,别有用心的人捏造事实,在《北京日报》上刊登张宏宝的北京国际气功公司被“查封”的消息,斩断了公司的生计。张聘用了审判“四人帮”的高级律师组成律师团,硬是让《北京日报》给他赔了礼,道了歉。一九九四年以后,为了砍掉龙头,使中功“树倒猢狲散”,继中共政治局常委、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下令关闭北京机构后,指挥摧毁中功的部门又在“张的老窝”——四川连续制造了一系列明明白白的冤假大案。
历时五个年头的国际生命科学院房地产官司,标的高达人民币三千多万元。在行政干预的压力下,一审对方胜诉。面对败局,张宏宝反而来劲了,他亲自撰写两万字的长篇报道唤起舆论支持,并直接指挥诉讼进程,终于取得连律师自己都不敢想的二审胜诉,保住了张最大的科研基地。
|
[5/3/2012 10:54:57 P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