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功總會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自由論壇
新帖 | 查帖 | 刷新
改贴/删贴
快乐的哲学
东海一枭
快乐的哲学
                     -----为理学辨诬之五
一、孔颜之乐
五四以来,漫谈胡评孔夫子已成文坛的时髦,如说他为了跑官苦心孤诣全力以赴拼上老命,说他假公济私追名逐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说他颠沛流离四处碰壁求官不得抑郁而死,等等。确实,孔子一生推销王道政治蓝图而不得,曾受困挨饿乃至危在旦夕,还被人嘲笑为“累累若丧家之犬”…。但把孔子描写成“千古跑官第一人”,乃以小文人之心度大丈夫之腹,厚诬吾儒,莫此为甚;把孔子看作一个愁眉苦脸忧心忡忡的老头儿,如唐玄宗诗所说“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也是一种误读,至少是片面的理解。

孔子是有他快乐的一面的。他自称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开卷就是写孔子之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仍然是乐。最能说明孔子之乐的是下面三段“语录”: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以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先进》)。

儒家淑世,君子忧道,儒家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悲悯情怀和忧患意识,故孟子曰“君子有终身之忧”,曾参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巳,不亦远乎!”范仲淹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这是站在国家社会的立场上说的,如果从个人角度着眼,则是“仁者无忧”。生活贫困清苦,仍然乐在其中,人不堪忧,颜回却不改其乐。故忧道亦是乐道。忧和乐乃儒家思想的一体两面。

孔颜之乐,其来有自。乐,乃是儒家思想的内在性质和基本特征之一。儒家文化又是一种礼乐文化。《乐记》将礼、乐、刑、政作为实现王道的要素相提并论,其中礼与乐相辅相成。《礼记》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乐记》说:“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孔子倡导乐教,把它作为“六艺”之一,列入教育科目,寓教于乐。他说“兴於诗,立於礼,成於乐”,主张以音乐来陶冶人的性情完成人格修养,让人们相亲相爱,和睦融洽。

乐被儒家视为教化之具,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音乐和快乐,但快乐也是“乐教”题中应有之义,所谓君子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君子忧道不忧贫是也,所谓“儒者自有名教可乐”。这句话可是发明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臣范仲淹对理学奠基人张载说的。张载年轻时喜谈兵,曾上书谒见当时任陕西招讨副使的范,范仲淹便对他说了这句话。以此张载潜心《中庸》,又访诸释老之书,最后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

“寻孔颜乐处”乃宋明理学的重大思想课题。

二“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
脍炙人口的《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是理学大宗师,也是理学创始者二程的老师。程颢后来在回忆早年周敦颐对他的教诲时说:“昔受学于周茂叔,每今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周敦颐提出的“寻孔颜乐处”问题对于二程及整个宋明理学确实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此陈来教授在他的《宋明理学》“北宋理学的建立与发展”一章中中有很中肯的评析,谨摘录于左:

周敦颐提出:“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认为一个“士”应当把成圣成贤作为希望达到的理想。具体地说,就是“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伊尹代表了儒家致君泽民的榜样,颜子则代表了儒家自我修养的典范。周敦颐指出:“君子以道充为贵,身安为富,故常 泰无不足。而林视轩冕,尘视金玉,其重无加焉尔”。又说,“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受不求,而乐于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间有至富至贵可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处之一则能化而齐(齐贫富贵贱)”

所谓“心泰”,就是一种宁静闲适、超然物外、恬然自得的 精神境界在周敦颐看来,颜回之乐不是因为贫贱本身有什么可乐,而是说颜回已经达到了一种超乎富贵追求的人生境界和心理状态,有了这种境界和心理状态,即使是人所不堪的贫贱也不会影响、改变他的“乐”。这种“乐”是他的人格境界带给他的,而不是由某种感性对象引起,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和超越了人生利害而达到的内在心理愉悦。周敦颐所提出的这种人格境界在他自己身上已经达到了,黄庭坚赞美他“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称赞他的人格境界超越庸俗,不滞于物,像清风明月一样,韵致高远,淡泊洒落。

“乐”来自“见其大”,这个“见其大”也就是“见道”或“体道”。周敦颐在《通书》中说:“君子以道体为贵,身安为富,故常泰无不足,而铢视轩冕,坐视金玉,其重无加焉尔。”即指出人若能真心体会到“道”,自然会超越功名富贵的庸俗追求与计较,而获得一种高度、持久的精神快乐,表明周敦颐指出一条求圣人之道的学问方向,隐含了“道学”的主题。他的这种超越富贵利达而又与隐逸不同的人格风范和寻求孔颜乐处的思想,极高明而道中庸,开了一代新风气,使古代儒家以博济众和克己复礼的内容的仁学增添了人格美和精神境界的内容,对后来理学的人格追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见《宋明理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作者陈来)

三、快乐的学说快乐的群体
宋明理学又名道学,按地域可分为濂学(周敦颐)、洛学(二程)、关学(张载)、闽学(朱熹),泰州学派(王艮)、东林学派(东林党)等,现代学术界通常分之为四大派:气学、数学、理学、心学。但不论哪门哪派,都赞同和推崇孔颜之乐,把“乐”视为思想理论的重要部分乃至哲学最高境界。

                            (一)
程颢年青时就学周敦颐,后来再度向周请教,曾说:“自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程颢人格温和纯净,朱光庭拜见程颢回来后对人说,“光庭在吞风中坐了一个月”;他的门人刘安礼云:“明道先生德性充完,粹和之气,盎于面背,乐易多恕,终日怡悦。立之从先生三十年,未尝见其忿厉之容。”(见《近思录》)他有《秋日偶成》一诗,将他从容自得逸然自足怡然自乐之精神状态,表现无遗。诗曰: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对孔颜之乐,二程及其门下弟子时有讲论。《程氏外书》卷八载,游酢初见伊川,伊川"因谓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颜子箪瓢陋巷不改其乐,箪瓢陋巷何足乐 盖别有所乐以胜耳."《程氏外书》卷七: 鲜于侁问伊川曰:"颜子何以能不改其乐 "正叔曰:"颜子所乐者何事 "侁对曰:"乐道而已."伊川曰:"使颜子而乐道,不为颜子矣."

程颐即伊川就是冯梦龙《古今笑史》那个“不近妓”笑话中见有妓侑觞便拂衣起,第二天愠尤未解的老古板,可是出乎我们意料的事,这个老古板也是快乐的。程颢与程颐兄弟二人性情不同.一平易,一严肃,但对于孔颜乐处都深有体会,各有领悟,强调:"学至涵养其所得而至于乐,则清明高远矣."。程颢重气象,得吟风弄月、风月无边之乐, 程颐认为,“道”并不是乐的对象,而是人达到与道为一的境界所自然享有的精神和乐,他只是内有所乐自得其乐。故邹浩说他“见处极高”,"吾虽未识伊川面,已识伊川心.何其所造之深也"。

程颐晚年更趋和易,气貌容色皆胜平日,自云:"学之力也.大凡学者,学处患难贫贱,若富贵荣达,即不须学也"。有人慰劳他:“先生谨於礼四五十年,应甚劳苦.”他说曰:“吾日履安地,何劳何苦 他人日践危地,此乃劳苦也.” (《二程集》)

(二)
理学集大成者朱熹也很重视“乐”。他对孔子“成於乐”的注释是:“乐有五声十二律,更唱迭和,以为歌舞八音之节,可以养人之性情,而荡涤其邪秽,消融其渣滓。故学者之终,所以至于义精仁熟,而自和顺于道德者,必于此而得之,是学之成也。”认为人生义精仁熟至高理想境界的达到,除了道德的积累,还需要“乐”的感化。

朱熹对(《论语•先进》)中曾点之乐的解释是:“曾点之学,盖有以见夫人欲尽处,天理流行,随处充满,无少欠阙。故其动静之际,从容如此。而其言志,则又不过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自见于言外。视三子之规规于事为之末者,其气象不侔矣。故夫子叹息而深许之”(《论语集注》)。

理学人物大都喜欢著书立说和讲学传道,朱熹尤其如此。他从14岁定居武夷山到71岁去世,仕于外者仅7年5个月(同安主簿、知南康军、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知漳州、知潭州),立于朝者46日(宁宗初年除焕章阁待制兼侍讲,为宁宗讲《大学》),就是这7年半的仕途,他也是“辞”个不休,可见他生平兴趣不在做官,而在于讲学著述,“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他一生培养大量的学生弟子,《朱文公文集》中与他有书信往来的门人就有200多人;他共有著述40余部,集二程以下理学之大成。

(三)
心学代表陆九渊颇为推崇大程,他说:"二程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而归,有'吾与点也'之意.后来明道此意却存,伊川已失此意." 他认为程颢自然,自在,自得方面与他最为一致,而程颐失却了曾子的自然自在“冲然淡然”气象。陆九渊把自然,自在,自得作为修养的原则。他说:“内无所累,外无所累,自然自在,才有一些子意便沉重了。彻骨彻髓,见得超然,于一身自然轻清,自然灵。”(《陆九渊集•语录下》)就是说,一个人内外无累超然自在,才可达到轻清灵妙的境界。

陆九渊在修学上强调以静坐来发明本心,把静坐工夫当作是体道悟道的法门。据他的弟子记载:“先生谓曰:‘学者能常闭目亦佳。’某因此无事则安坐瞑目,用力操持,夜以继日,如此者半月,一日下楼忽觉此心已复澄莹,中立窃异之。遂见先生。先生目逆而视之曰:‘此理已显也’。”(《语录下》《陆九渊集》)他的学生杨简的一段记录,讲述在静坐中体验到万物混然一体的美妙感觉:“某之行年二十有八也,居大学之理斋。时首秋,入夜,斋仆以灯至,某坐于床,思先大夫尝有训曰‘时复反观’,某方反观,忽觉空洞无内外,无际畔,三才,万物,万化、万事、幽明,有无通为一体,略无缝xia”(《慈湘遗书续集》)。这里讲的也可以说是静坐悟道之乐。

(四)
心学另一至要代表王阳明也十分重视“乐”的境界和“乐”的工夫,他在写给弟子的信中说,“乐是心之本体.仁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欣合和畅,原无间断.来书谓‘人之生理,本自和畅,本无不乐,但为客气物欲搅此和畅之气,始有间断不乐’是也.时习者,求复此心之本体也.悦则本体渐复矣.朋来则本体之欣合和畅,充周无间.本体之欣合和畅,本来如是,初未尝有所增也.就使无朋来而天下莫我知焉,亦未尝有所减也.来书云‘无间断’意思亦是.圣人只是至诚无息而已,其工夫只是时习.时习之要,只是谨独.谨独即是致良知.良知即是乐之本体.”(《王阳明全集》)。

王阳明被流放贵州龙场时,一天晚上突然高兴得大叫起来。因为他发现“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得出了“心即是理”、“心外无理”的道理,从此建立了自己的心学思想体系。史称这场大悟为“龙场悟道”。他说“洒落为吾心之体,敬畏为洒落之功。”洒落即是一种“乐”。他有一首题壁诗写的就是这种“洒落”的精神境界。诗曰《泛海》: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五)
王艮是“泰州学派”掌门人。王艮自小好学不倦,以学为乐,他说“天下之学,惟有圣人之学好学不费些子气力,有无边快乐,若费些子气力,便不是圣人之学,便不乐”。他认为,人本性自然,自然趋向快乐,“人心本是乐”,“天性之体,本自活泼.鸢飞鱼跃,便是此体”。(《王之斋全集.语录》。王艮作有《乐学歌》:

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
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
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乐便然后学,学便然后乐。
乐是学,学是乐。吁乎!
天下之乐,何如此学,天下之学,何如此乐!”

王艮儿子王襞谈及父亲学说时说:“鸟啼花落,山峙水流,饥食渴饮,夏葛冬裘,至道无余蕴矣。”顺应自然要求,就是至道和快乐。当然,王艮所求之乐不是安逸自适之乐,而是儒家济世之乐,圣人境界之乐。他有一首《鳅鳝赋》诗体现和描写圣人境界的特征有二:济世情怀和大同理想。

王襞求乐愿望更强烈也更个人化更强调个体受用,其学几以求乐为主旨,追求“真乐”:“工焉而心日劳,勤焉而动日拙,忍欲希名而夸好善,持念藏机而谓改过,心神震动,血气靡靡,不知原无一物,原自见成.但不碍其流行之体,真乐自见,学者所以全其乐也,不乐则非学矣。”王襞认为乐即道,乐即心,无所谓所乐者是心抑是道的问题。乐的境界便是心,便是道的境界。他与人讨论其父学乐之意并做了更详细的解析:

“有所倚而后乐者,乐以人者也。一失所倚,则慊然若不足也。无所倚而自乐者,乐以天者也,舒惨欣戚,荣悴得丧,无适而不可也。”“既无所倚,则乐者果何物乎 道乎心乎”曰:“无物故乐,有物则否矣.且乐即道,乐即心也.而曰所乐者道,所乐者心,是床上之床也.”。“学止於是而已乎”曰:“昔孔子之称颜回,但曰‘不改其乐’;而其自名也,亦曰‘乐在其中’.其所以喟然而与点者,亦以此也.二程夫子之闻学於茂叔,於此盖终身焉而,岂复有所加也”曰:“孔,颜之乐,未易识也.吾欲始之以忧,而终之以乐可乎”曰:“孔,颜之乐,愚夫愚妇之所同然也,何以曰未易识也 且乐者,心之体也;忧者,心之障也.欲识其乐而先之以忧,是欲全其体而故障之也”,“然则何以曰忧道 何以曰君子有终身之忧乎”曰:“所谓忧者,非如是胶胶役役然,以外物为戚戚者也.所忧者道也,其忧道者,忧其不得乎此乐也.舜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往不乐,而吾独否也,是故君子终身忧之也.是其忧也,乃所以为乐其乐也,自无庸於忧耳”(引自明.黄宗羲撰《明儒学案》下册,收入《黄宗羲全集》)。

(六)
被程颢称为“风流人豪”的“数学”一派代表人物邵雍,也成功地实践了孔颜之乐。邵雍博学多才,尤精《易》理,乐观随和,与世无争,不求荣利,终生不求仕进。嘉祐年间,朝廷下诏寻求隐士,洛阳留守王拱辰推荐邵雍,因授为将作监主簿,接着举进士,补颖州团练推官。邵雍一概固辞,不允,才勉强受命,然“称疾”不赴任。

他隐居洛阳家境清寒,却自得其乐。“蓬荜环堵,不芘风雨,躬樵苏以事父母,虽平居屡空,而恰然有所甚乐。”“旦则焚香燕坐,脯时酌酒三四瓯,微薰即止,常不及醉也,兴至辄哦诗自咏。”(《宋史•道学传》)“天色温凉之时,乘安车,驾黄牛,出游于诸王公家,其来,各置安乐窝一所,先生将至其家,无老少妇女良贱,咸迓于门,争前问劳,凡其家父姑妯娌婢妾有争竞,经时不决者,自陈于前。先生逐一为分别之,人人皆得其欢心。餍饫数日。复游一家,月余乃归。”(据《宋人轶事》)后来司马光等20余人集资为他购置园宅,他“岁时耕稼,仅给衣食。名其居日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诗《安乐吟》云:

安乐先生,不显姓氏。 垂三十年,居洛之涘。
风月情怀,江湖性气。色斯其举,翔而后至。
无贱无贫,无富无贵。 无将无迎,无拘无忌。
窘未尝忧,饮不至醉。 收天下春,归之肝肺。
盆池资吟,瓮牖荐睡。小车赏心,大笔快志。
或戴接篱,或著半臂。或坐林间,或行水际。
乐见善人,乐闻善事。乐道善言,乐行善意。
闻人之恶,若负芒刺。闻人之善,如佩兰蕙。
不侵禅伯,不谈方士。不出户庭,直际天地。
三军莫凌,万钟莫致。为快活人,六十五岁。

四、把理学还给理学
综上所述可见,理学是内圣之学,心灵之学,也是一种快乐的哲学,理学家则是个快乐的群体。不论是纵横官场、弛骋战场还是被流龙场(阳明),不论是讲学书院、沉屈下僚还是隐居山乡,总之,不论仕途是否畅达,人生是否得意,那些理学前辈、思想钜子们,都活着那么充实饱满充满自信以道自尊,都享有内心的深度快乐。

道家有逍遥无碍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之“天乐”,禅家有体道得道之“道乐”。理学之“乐”可谓上接孔颜,旁揉庄禅,唯道唯心,自得其乐。王襞将乐区分为有所倚之乐和无所倚之乐,认为孔颜之乐就是一种人人本自具有的无所倚之乐,这与"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变),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的不依赖于任何条件的庄子的逍遥境界一脉相通。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问道德,宋明理学家们不仅是好之者,而且是乐之者,从道德境界上升到天地境界,或者说是审美的人生境界。

说理学与君主专制同流合污,说理学杀人,这种罪名是理学不可承受之重,也是倒果为因。没有制度文明的保障,任何文化体系乃至宗教派别,都会受到专制极权统治者利用而成人压人、杀人之具。西方宗教从犹太教到基督教到伊斯兰教,不是都曾把信仰其它宗教者视为异教徒,把没有信仰或信仰不诚、不纯当作大罪吗?被自由派捧到天上去的基督教,在西方中世纪不是也曾成为压人杀人的工具吗?尼采哲学不是被骂为法西斯的帮凶吗?重要的是把道德从制度中剥离出来交还给个人,把理学还给理学。

五、切身体验
很多人骂理学为伪学,斥理学家为伪君子,也是西方或马列的有色眼镜所导致。以我个人体验而言,理学家们那种从容自得逸然自足怡然自乐岿然自尊之精神状态,那种发自内心又超然物外、无所倚恃而一空依傍的精神大自由内心大愉悦,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只是思想、精神不达到一定的境界,难以体会和领悟罢了。知者自知,懂得自懂,不知不懂者丝毫勉强不来。

我曾说我所享的是上界神仙之乐:每天赏石、玩拳、品酒、上网、吹牛、骂鬼,不用为衣食劳碌为前程忧虑,不用低三下四不三不四,不用听任何人的话音看任何人的脸色,这样的生活,问当今天下,几人能够?富贵可求,闲适难求。只要有小聪明小本事,能吃苦,又能低头弯腰巴结权力,何愁不富贵?而闲适之乐,寂定之乐,艺术之乐,卧游之乐,思考之乐,哲学之乐,乃至无忧无惑、天人合一、体道悟道、与道一体的道乐天乐,则非具有绝顶大智慧者不能享也。

老枭大半辈子勤读精思,吟咏写作不辍,乐在其中,其乐融融,特别是贯通了人生社会宇宙之道之后那种恒久之乐,真是“南面王之乐吾不易也”,主席总统之乐吾也不易也。有人说我有政治野心,那是眼界太浅层次太低,难以领会我内心之充实、满足与快乐。说我有“文化野心”则差不多。

当然,说我拥有上界神仙之乐是一种形容,并不准确。我的乐不同于庄禅,也不完全等同于理学,更接近原儒情怀,洒落中有深沉,笑容中含热泪,大乐中有大悲,乐的底色是一层浓厚的现实忧患、历史沉重和社会责任。有《东海先生歌》一首,写我忧在乐中、乐在忧中、亦乐亦忧、忧乐无限的那种心态。诗曰:

东海先生,人也何许?不洋不土,非今非古。
擅于诗赋,才兼文武。学杂而博,成名无所。
也曾稼穑,也曾商贾。也曾江湖,酒龙拳虎。
客游倦矣,翩然归去。邕江隐迹,陋巷客寓。
食唯求饱,衣何须酷。人不堪忧,我独自足。
深沉哲思,妙悟艺术。闲来吟咏,忙于写作。
笔动风云,神牵万物。字字泪血,句句肺腑。
胸胆开张,民胞物与。宇宙精神,往来无牾。
不移不屈,无惑无惧。湛然心清,浩然气足。
独歌独乐,乾坤独步。枭眼一击,洞穿万物!

六、结语
我曾对友人说,“乐”字乃儒学一大关捩和要旨。儒学属于人文教,道德教道,是礼教,更应该是乐教,《论语》开卷即大标三“乐”。可惜自古以来,这个要旨被有意无意忽略过去了。如果说君主社会“严礼教之大防”乃无奈的历史事实,那么,现在应到了“求乐教之大同”的时代了。
2006-1-27东海一枭
首发《自由圣火》半月刊第十四期网址:http://www.fireofliberty.org)
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持完整

[3/1/2006 4:21:24 AM]


 
姓名: 密码:
电子信箱: 主页地址:
来自何方:
主题:
内容:
This Is CAPTCHA Image
(Enter the verification code in the image above)
Home | Freedom Forum | Chinese Poets Forum | Culture Forum | Wen Ji | Books | About Us | Links | backend
Copyright © 2005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