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功總會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自由論壇
新帖 | 查帖 | 刷新
改贴/删贴
应该支持温总的政改呼声
鞭挞共产党
我们要提防“民主幼稚病”——【熊飞骏】


------不要沦为扼杀民主进步力量的不自觉帮凶
------ 我感觉这类人要么犯有不可救的“民主幼稚病”;要么就是真正的“别有用心”。

     一百年后的今天,中又回到了与维新变法相似的政治风景。
http://www.cc222.com/article/814587.html
 
不管温是不是‘影帝’此时骂温、反政改是傻逼!

解读温总:确立目标,凝聚共识,循序渐进

如果他像大多数领导人一样,坚决站在民主与历史的对立面,是不是更能获得一些人士的“理解”?
杨恒均 2012-3-15 北京

http://yanghengjunbk.blog.163.com/blog/static/45964193201221511841396/
毛特勒(1069915215) 2012-3-18 9:50:27
应该支持温总的政改呼声
       -------【给某些反温的人清醒一下 】


温总执政以来,连续五次发出政改的呼声,有不少人对温总的政改呼声是骂声一片。
总结起来大致是----
1】温是影帝、呼声是演戏,
2】 体制内所有的党员都坏、都不可信
3】政治体制改革不是民主人追求的目标,不能搞。

反对温的人考虑一下几点---
1】谁反对政改?谁不愿意让百姓听到政改的呼声?
2】政改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3】政改对民主进程是助力还是阻力?

政治体制改革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有许多人不了解或者一知半解。有的人说政治体制改革就是政治改良,不是真正的民主宪政革命,对!这话非常正确!政改就是改良,政改不但是改良而且是政府不得已对民众的妥协,当局很多人反对政改,温总执政以来连续发出五次政改的呼声,当局不是装聋作哑就是屏蔽噤声【电视新闻和网络多次出现这种情况】,他们最大的理由是改革亡党,不改革亡国!

政治体制改革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政改概况起来就是限制党权增加民权--放权与民,限制政府权利、增加民众的参政能力---【前面内容都是有限度的】。具体的如党政分离、规范和建设民主选举制度,司法独立、放开言论、、、等等许多内容【具体说明的例子可以参考越南的政改】,----必须说明每个国家的政改力度是不同的,但是,都是有利于民众、有利于民主进步。
由此看来政改【说改良也行】是迈向民主进程的一步,或者说是改善民主环境的一大步,政改是推动民主进程的助力而不是阻力!--这就是当局有些人所说的改革亡党,不改革亡国的理由。

 推动民主的条件就是全民觉醒。反对政改的人总想一步踏入真正的宪政民主社会,可知当前条件具不具备?民众是否多数觉醒?制约民众觉醒的主环节出在哪里?我说你如果不能准确判断当前的条件和环境盲目鼓动瞎干,你就是在断送中国民主的进程----推动民主需要的是头脑清醒、脚踏实地,而不是头脑发热、盲目冲动。推动民主如爬泰山,------你如果不能一下子登上玉皇顶【宪政民主】,那你最好先爬上中天门【政改】。只要目标是玉皇顶,爬上中天门就是进步。


有人说温是影帝,他的多次政改呼声是演戏,我说温是不是影帝这个没有必要争论,这不是考虑问题的核心----假如有影帝,我说有影帝就比没影帝好,因为温总多次呼喊的政改正是民众所盼望的、对维护民众的利益、完善民众的权利、改善民主的环境、促进民主的进程都是有利的。反对政改的是谁?是维护党权的专制主义者,是不愿意放权与民的既得利益者,是野心勃勃妄想篡权的毛左分子。

政改本来应该是民众主动要求的、主动呼喊的,温总的呼声正是推动民主进程的助力,有他的这杆旗子在,就可以为我们遮风挡雨---我们就可以明晃晃地要求当局政改,----有温总的旗子在,独裁派就失去了阻扰和压制民众要求政改的合法性,这就是常言说的借力打力。

党内也不是铁板一块,有许多党内民主人士也是支持民主建设的,前面的如胡耀邦、赵紫阳,现在的如郭道晖、胡德平、陈有西、俞可平、蔡霞、曹思源、周为民、、连党内的民主人士也团结不了、彻底排斥他们是不是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增加了自己的阻力?----参考【党内民主派的声音】http://www.xici.net/d153159407.htm

必须清醒指出,全国民众才是民主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顶温不是迷信温,是支持温的政改。指望体制内一个领导人可以推动民主进步是犯了幼稚病,盲目反对温的政改呼声也是幼稚的。

有些糊涂人还反对温总的政改呼声吗?那你就自己继续糊涂吧,当局的顽固势力、五毛和毛左偷着乐呢!

不管温是不是‘影帝’ 此时反温是傻瓜!!!

梅夕的粗略观点, 不当之处大家指明
[3/17/2012 10:51:32 PM]


 
姓名: 密码:
电子信箱: 主页地址:
来自何方:
主题:
内容:
This Is CAPTCHA Image
(Enter the verification code in the image above)
Home | Freedom Forum | Chinese Poets Forum | Culture Forum | Wen Ji | Books | About Us | Links | backend
Copyright © 2005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