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功總會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自由論壇
新帖 | 查帖 | 刷新
改贴/删贴
天人合一与社会道德
天人合一1
对话(选编)

我们知道佛家常讲因果报应,但儒家和道家不特别强调轮回和报应,但儒家和道家都讲天人感应。我们上次讲的因果关系是由于人心的没落引起了很大的社会问题,会引起天灾发生,也会带来严重后果。但是这个因果关系反过来讲好象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是成立的,就是人心没落、道德败坏,这个地方的人就会遭受很多自然灾害,是这样吧?

文昭:是这样的。从这个角度上讲,所谓天人感应也是一种因果思想。其实这与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也是内在相对,可以互相解释的。一个地方如果社会道德败坏,也就是恶业聚集之处,所以福报要差,旱涝灾害、蝗灾、瘟疫、战乱和动荡可能都会多。只有重德修善、而且要礼敬修行的人才能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是佛家的说法,而中国自古也有“积善之家庆有余”的说法。所谓“天人感应”根源于中国古老的天人合人的理念,但之说作为一种“显学”,一种官方的意识形态进入到正式教育之中,是起自西汉。汉武帝元光元年,武帝命令各郡县察举孝廉,也就是举荐人才,征集治国的良策,要变古创制、更化鼎新。汉武帝所求的不是一时的具体施政方针,而是可以传诸后世的长治久安之道,提出是带有规律性、普遍性和战略性的历史哲学命题。也就是他所说的“朕欲闻大道之要,至论之极”。为什么这个时候会提出这个问题呢,那是有鉴于从春秋开始的“礼坏乐崩”,周礼作为维护社会的主要规范作用失效了,关于社会前进的基本方向存在着很多分歧的认识。





[3/4/2012 7:37:01 PM]


 
姓名: 密码:
电子信箱: 主页地址:
来自何方:
主题:
内容:
This Is CAPTCHA Image
(Enter the verification code in the image above)
Home | Freedom Forum | Chinese Poets Forum | Culture Forum | Wen Ji | Books | About Us | Links | backend
Copyright © 2005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