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功總會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自由論壇
|
中國反政治迫害同盟
|
天華修院
|
論壇規則
|
美國國際出版社
|
友情鏈接
天華修院
新帖
|
查帖
|
刷新
nunia
5/8/2006 11:00:44 AM
标题
内容
《当中医遇上西医--历史与省思》的封面上写着when chinese medicine meets western medicine--history and ideas。三联书店出版。作者为区结成。 作者简介中写道:区氏行医之余,以笔名区闻海为《明报》撰写专栏,著有医事散文《医生听海》、《医疗的流星雨》等四集及佛教思想史著作《中国哲学家丛书--慧远》。行医之余写岐黄心得倒也罢了,竟写起慧远来,真令人妒嫉其淹博。 是书先述中西医的历史,西医起于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中医则为岐伯与黄帝之论医。 且hippo与岐伯的读音很近。再叙述中西医各自的走向,直至近代中西医之碰撞, 令中医地位尽失。其中五行说为中医之理论依据,进而由近代医家推出控制论与系统论进解释五行说,或有废五行说之论。区结成一一道来。中医历史朗若列眉。五行说中之生、克、乘、侮尤为重要,亦即五行的循环生克。 与上述脏腑学说相应的经络学说亦在书中极重要,书的自序即以带状疱疹中提出皮节与神经节之关联开始。区结成中书认为针刺法最能与西医相验证,炙法则难于在西方得到认可。针砭时弊之针与砭都是用来刺割疮放脓。 书中也讲到了辩证施治与西医之相较。书的最后讲到了2002年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从中医来讲是温病。大陆此战中中西医相结合之典范也。 本书语言通俗浅显,且多有精彩图片。读者虽无中西医基础也能从而加深对中医的理解。 still valid links from the book: ------------------------------------------------ * 中医理论现代化概述 陈小野 佟 彤 邹世洁 中医体系诸种现代化依其与中医本体知识是否直接相关,可分为辅助性现代化(如教学体系、科研程序、国际交流等的现代化)和本体性现代化,后者又可分为技术性(如病种、剂型、诊疗手段等)现代化和理论现代化。中医理论现代化是中医体系现代化的深层核心及关键。因为现代学科的核心即是其理论体系。 定义:用病因、人体、药物、针灸用品等事物自身的微观特性,来说明中医的宏观病邪性质、人体生理、病理、发病机理、药性、针灸特性、治疗机理,取代原有的中医理论,就是中医理论现代化。 中医理论现代化,不是中医理论的微观化,因为传统的中医理论,虽有形式上事物宏观特性描述,但其本质是虚构的、非实证的,是"无",只是中医经验的复述【1】。因此,中医理论现代化,不是原有理论的深层发掘, 而是把中医从无理论变为有理论,是"无中生有"。对中医经验来说,则可以说是微观化。 一般的中医理论是非实证的本质掺杂有实证因素;但经络理论相反,是实证的本质掺杂非实证的因素,这是由它独特的来源和可验证性决定的【2】。 所以,中医理论现代化的本质,是使中医从经验医学转为理论医学;即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这是认识深度上的变化。 中医理论现代化的本质,是使中医从自然哲学转变为实验医学。这是认识方法论上的变化。 这两方面的变化是互相融合,密不可分的,前一转变是主体,后一转变是内核。缺少任一方面,中医理论现代化的进程就无法完成。单纯强调前一方面,则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典型表现。 在从经验到理论的转变过程中,同时伴随方法论的转变,这是中医经验理论化与现代医学从经验到理论的转变过程的不同之处。因为中医经验中,融贯了传统的方法论,而西医经验从传统方法论指导到现代方法论指导的转变过程从文艺复兴至19世纪已经完成。 方法论转变的伴随,使中医理论现代化不可避免地涉及中医最根本、争论最多的理论问题,中医理论现代化的完成不可能迥避这些问题的解决。 由于人类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规律,以及中医的经验医学特点,中医理论现代化将是中医诸种现代化中最后完成的。 中医传统方法论与现代科学方法论的最根本区别在于其非实证性和非逻辑性。前者指在知识体系和客观事物的关系上,不遵守知识来源于客观事物、具有可检验性、接受客观事物检验的基本原则。后者指思维过程违反形式逻辑要求。 在经验层次,中医传统方法论的影响存在于中医经验、传统中医理论(形式上的理论、实质上的经验复述)、中医经验与传统中医理论的关系三个方面。 在中医理论现代化过程中,应利用现代科学方法论分析、清除传统方法论在中医经验层次的影响,并指导现代中医理论的建立和理解中医经验与现代中医理论的关系。但由于认识上的困难,这一工作在以前关未得到自觉地、实质性的执行。因此,传统方法论的影响同样存在于已有的现代中医理论及理解中医经验与现代中医理论的关系两个方面上。 上述五个方面中医传统方法论的影响及在现代科学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科学化改造的具体内容例下: 一、中医经验方面:逻辑性错误(概念、判断、推理、逻辑规律、假说、论证各方面违反逻辑形式要求):如概念多岐、自相矛盾、推理前提不充分等。非实证性错误:以先验性概念体系、机械性统一体系理念、形而上学方法、通过削足适履性改造,使中医实质上的零碎经验形成虚假的、形式上的统一体系,增加了许多虚假内容。经验体系缺乏可检验性及具有不受检验性。应予以形式逻辑分析及实证化【3】。 二、传统中医理论方面:同一。由于黑箱方法,逻辑上以无类比附为突出特点,导致本质上的非实证化。针对此点应使理论经验化。 三、中医经验与传统中医理论关系方面:同一。特点是要求经验与理论直观、机械、无条件对应,使经验和理论无原则地改造以适应对方,导致经验虚化、理论实用化,增加虚假内容。以及理论对经验的附属观念【4】。 四、现代中医理论方面:同一。 五、中医经验与现代中医理论关系方面:同三。 上述五个方面非实证性,非逻辑性方法论影响所造成的明显问题例如:①如何突破长期以来的"证实"、"解释"研究模式?②能否与纯五行推论作为研究基础?③分析性研究是否不符合整体观?④证候动物模型上用传统中医病因造模是否就比用西药、细菌一类因素造模更符合证候本质?⑤当宏观经验与微观机制符合率低时何舍何从?⑥同一中医名词是否就一定有同一微观机制基础?⑦用肾脏调节钙磷代谢影响骨髂发育证明"肾主骨"的一类研究方法与在肾虚病人上研究肾本质一类研究方法是否等价?⑧内科脾湿之"脾"与《伤寒论》太阴脾病之"脾"是否同一概念?⑨辨证标准的制定是否有只求同不求异的弊病?⑩中医理论体系的概念是否一定要保持原形? 中医理论现代化实验研究及成果已有相当规模,应对之进行体系化总结,这一工作已有初步实践【5】。但在总结过程中, 用现代科学方法论对上述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改造,摒弃其错误,是保证这一工作科学性的必具条件。 参考文献 【1】陈小野 从黑箱方法看中医(一,二,三,四) 待发表 【2】陈小野 论中医理论的两种类型 医学与哲学 1994 (7):27 【3】邹世洁等 与证候规范化相关的证候实证化 医学与哲学 1991 (2):27 【4】陈小野等 从模似到超越:中医理论实质研究中的新概念 医学与哲学 1991 (11):5 【5】季钟朴 现代中医生理学基础 学苑出版社 1991 原稿成文时间:1992年2月日。发表:医学与哲学 --------------------------------------------------------------- * 《中国医学通史简编》 绪 论(三) 《中国医学通史简编》经过医史学家们长期的学术酝酿、研讨,筹划,最终在卫生部和老一辈医药卫生工作者的关怀下,动员组织了全国医史界(包括台湾和香港在内)的专家学者,于1987年正式开始编写工作,《中国医学通史简编》各分卷历时八个春秋,经多次审阅、修改而初具规模,下面谨就有关编写与研究中的一些学术和技术问题,作以下必要的说明。 (一)体例与分期问题:在编撰《中国医学通史简编》这部巨大著作的酝酿过程中,考虑讨论了该书的分期问题,最后确定为四巨册,即古代医学分卷(远古~1840)、近代医学分卷(1840~1949)、现代医学分卷(1949~1995)与医史文物图谱卷。为首先给人以清晰的时间概念,并能体现医学发展的规律,古代卷分中国原始人类的医药卫生活动等10章,在编述上以时系事,联系医家、医著、学术、体现了中国医学通史纵不断线,从古通今的连贯性特点。在每章中,又吸取了志书体例,先概述、医事制度、律令、医学教育;次医,药卫生保健等学术;再医药文化交流,医家传记、医籍评介;其它较独特的专节一般放在最后。 医学史分期,是否切合历史实际,是测量一部医学史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因为,切合中国医学发展历史实际的分期法,不但在宏观上给人一目了然、纲举目张的效果,而且透过分期的微观上还能得出医学发展在各个时期的实质内函,《中国医学通史简编》总结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多部专著分期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在科学的分期上应注意以下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这就是首先必须充分反映出医学在各个不同时期的不同实质和特点;其次,要考虑到中国科学技术史和文化史特点的相对一致性;再次,是在前二者的基础上,注意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等。这个层次是不能倒置的。由于中国医学史是一个网络状的结构,这种纵横交织、纲举目张的史书体例,能比较全面系统地容纳中国医学史的基本内容,虽在形式上比较固定少有变动,但每章节的内容则各不相同,然而却能从中看出上下的衔接与发展变化。 (二)关于医学起源问题。中外医史界、科技史界历来对此意见分歧、见仁见智,往往使人莫衷一是,无论是巫源说、动物本能说、圣贤创医说等等。均不无道理,但又各有偏颇,通过综合分析,本书在编写中主张以实践为主体的多源综合说,其间有一个内在的逻辑发展过程,人类医疗活动的历史比巫出现要早,所以单纯强调医源于巫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动物越高级,其本能越减退,所以以动物本能为医的唯一源泉是难以成立的。圣贤创医说则是复古思潮的产物。所以说医学起源问题绝非某一单纯观点所能圆满解释清楚的。 (三)中国古代医药学的形态结构。中国古代医学是传统医学的发展范式,是把人放在天地与社会心理中去考察,具有宏观整体性,是个多源一体化的结构。在中华民族医药文化形成的过程中,集中了各民族各地区的医疗学术经验在内。 而居住在中原一带的医家在总结各地各族医药经验时“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皆愈者,得病之情,知病之大体也。”因而,当中国古代医学体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包括民族医药在内,在以后的历程中,以汉医为主体的传统医学不断地吸收各少数民族医药的新鲜经验,另一方面各少数民族又逐渐结合本地区本民族的医药经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医学,这是中国古代医史上汉医与少数民族医,其共性与个性、整体和部分辨证的统一。 (四)中国古代医药与人文地理和文化传统。环境是对中心而言,背景是对主题而言,近几十年来,医史教研工作者在此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而有成效地探索。中国传统医药学产生于中国,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与疾病作斗争、诊疗保健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一方面,从远古以来中华民族祖祖辈辈就在自己的国土上生活、生产,进行各种社会文化活动与创造发明,本民族的文明一直未曾中断。另一方面,又是处在一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在整个古代,受外来文化的冲击较少,而有兼收并蓄外域文化的博大气势,往往为我所用。中国医学之外传,影响着朝、日、越等国的医学发展,成为这些国家传统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鸟瞰中国的地理环境,背依欧亚大陆,西北方横亘着戈壁大漠,西南方耸立着青藏高原天然屏障,东面是浩淼的大海,直到十九世纪中叶以前,中国人还把自己的国度当作天下的中心,自视为“天朝上国”。以农业为主的物质生存方式,还有采集、捕鱼,狩猎,畜牧和手工业等,医药文化莫不受这种客观存在的影响。民族心理的务实精神,是中国农业社会导致的一种心理趋向,铸造了中国人“重实际而黜玄想”的民族性格。世俗的、入世的思想一直压倒出世的、超世的宗教神学思想。当西方在漫漫的中世纪黑暗时代——只有神学而无科学的地位,科学只是神学婢女的岁月,中国的医药文化一直以其科学与文明的风姿在世界医林中占居领先的地位。中国传统医学并不仅仅是历史上的医学,它有着更光明远大的前景,它是中华民族创造发明的,它又是属于全人类的,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医疗保健事业的一大贡献。从中国人文地理看,中国传统医药学文化中心,开始在黄河中下游一带经济发达的平原地区,从秦汉到隋唐仍在陕西、河南、山东及长江以北地区,北宋到南宋金元,中国医药文化中心呈东迁南迁之势,明清之际,中国医药文化的中心转移到江浙一带。如果说中国古代医学最早的起根发苗和发展在黄河中下游流域,那么它的相对成熟和开花结果则在江南人文荟萃的地方。 (五)对医药学家评价。医史是医药学家活动的舞台,医家的传记、著述、学术思想、医事活动等,牵扯到医史的每个纲目与网络。本编对医史人物的评价,着重强调: ①研究医学家的学说和学术思想,要求研究者所作的结论必须确切,必须符合实际,能反映其特点。 ②研究医学家学说和学术思想,必须严肃认真,要从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入手,作深入细致的分析,千万不要单凭序跋、小传或二三手资料作结论; ③医学家学说和学术思想的研究,不要回避矛盾。在研究过程中,只要结论符合实际,能代表其学术思想核心,虽然它不符合潮流,或与多数学者的观点相反,也要敢于提出自己可供借鉴的意见或结论; ④研究医家学说和学术思想,要不为前人的结论所惑,避免人云亦云; ⑤研究历代医学家要予以历史评价,有褒有贬,一分为二,防止绝对肯定或全盘否定的结论,对医学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就褒,有阻碍作用的就贬。只有做到这一点,既知其进步性之所在,又注意到消极性之可能危害,才会对现代有更多借鉴; ⑥研究医学家学说和学术思想要抓注主流。医学家的学术见解、经验和论述,多是各式各样的,兼杂并列的,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少有本人对自己的学说予以明确的、系统的论述,这就要求我们通过深入钻研,分析综合,从错综复杂的大量资料中,理出一个切合实际的头绪; ⑦研究医学家学说和学术思想,要探讨医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和规律性问题。 (六)医药学史料问题。研究医药卫生发展,史料是基础,大量掌握和研究、鉴别史料是医史研究的基本功。没有史料尤如无米之炊。由于医学发展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文化、军事、体育、交通、宗教等等人文现象和天地间各种自然环境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多种联系,所以医史研究中不仅仅局限于医、药、卫生,保健学术本身,还广泛深入地涉及到医药文化的各个方位与层面,医史史料的来源是多途径的。古代医学史料以文献和文物史料为主,同时还包括一些医药卫生民俗史料。 文献史料除历代医籍和医史专著外,广泛地涉及到正史、野史、笔记、地方志、少数民族有关的医药文献。这是本书史料的主要来源,其间有大量、细致的文献学研究,鉴别真伪、考证史源等工作。 文物史料多借助已往的金石、甲骨、简帛,以及现代的考古发掘资料,实际上一些文物史料已经变成文献资料。我们将比较全面系统征集历代医药卫生文物图片,将收入医史文物图谱卷,作为比较直观的素材,将对文献发挥有说服力的科学的互证。 关于民俗,自古以来,民俗和医药卫生就结下了不解之缘,逐渐地形成了丰富多姿的医药卫生民俗,发挥过或正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作为医史的一个载体,民俗史料不可忽视,往往可补充文献史料和实物史料不足而造成的医论苍白和史实的匮乏,特别是原始社会医史,秦汉以至先秦医史,少数民族医史,没有自己民族文字、文献的民族医史,以及社会医学和医学社会学等领域的许多学术问题,医药卫生民俗史料的价值显得尤为珍贵。 --------------------------------------------------------------- * 中医现代化悖论 中医学的构建与发展——中医现代化悖论 张其成 (北京中医药大学 博士后) 20世纪对中医学来说,真是一个多事之秋。先是有20年代末国民党政府通过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之障碍案”,后是有50年代对中医的排斥、歧视,60、70年代关于中医阴阳五行存废的论争,继而有80年代以来对中医是不是科学、中医如何现代化的追问。的确经过百年的风风雨雨,中医是到了该彻底反省、认真总结的时候了。 近年来,提的最响的口号是“中医现代化”。可是对如何现代化,却是见仁见智,争议不决。比较多的研究者认为:中医的现代化就是与现代科学、现代医学接轨,以客观、规范、定量、精确为基本要求,将中医的概念、理论作客观化、定量化转移,采用实验、实证、分析的方法,开展中医学的“实质”研究、“物质基础”研究,以及在器官、组织、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使中医气、阴阳、脏腑、经络、证等抽象概念可以用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的语言进行阐释和翻译,从而使中医成为一门物质基础明确、实验指标客观、数据精确、标准具体的科学。简言之,中医现代化就是中医科学化。对这种观点已有学者提出不同意见,并正引发一场论争。 本文认为中医现代化问题已构成一个悖论,那就是中医学要现代化就要科学化,就要丢弃自己的特色;而不现代化在现代科学技术面前又难以保持自己的特色。20世纪末的中医就处于这种两难的尴尬境地。 -、中医到底是不是科学? 中医现代化——中医科学化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认为中医不科学,因为不科学,所以才要科学化。中医到底是不是科学?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科学”。 关于“科学”的界定,已出现很多种定义,有人认为科学就是对宇宙万事万物规律的探讨,有人认为科学就是分科的学问,有人认为科学就必须满足逻辑推理、数学描述和实验检验这三个要求。应该说上述第一种观点是宽泛的意义,第三种观点是严格的意义。 就严格意义的“科学”而言,在17世纪以前,不仅中国没有,西方也没有。严格意义的科学是在欧洲由16-17世纪那场“科学革命”形成的。李约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博士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承认中国古代有科学,但认为它不是理论性的科学而是经验性的准科学或前科学。董光壁认为李约瑟并没能发现中国古代科学不同于现代科学的理论特征。他在研究了西方与中国的科学技术史之后,指出中国传统科学在秦汉时期以阴阳五行学说和气论为哲学基础,数学、天学、地学、农学、医学五大学科各自形成自己的科学范式,并且联合开辟了宇宙图象之历法摸式、数学模式和物理模式之先河。其后传统科学的积累以其三次高峰展示自己的心路历程和行为轨迹。结论是中国不仅有科学而是似乎也可以说有理论科学,不过它的特征不是公理论而是模型论的。东西方传统科学差异的总源头是生成论与构成论的不同。东方以生成论为主流,于是形成中国传统科学的功能的、代数的、模型论特征;西方以构成论为主流,于是形成西方传统科学的结构的、几何的、公理论的特征。①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科学唯一沿用至今的学科,它集中体现了功能的、代数的、模型论科学的特征。我们应该敢于承认中医并不是严格意义的科学,即不是现代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科学,因为它不能数学描述,不能实验室检验。这是客观事实,没必要遮遮掩掩,从理论特征上说,中医还不是一种结构的、几何的、公理论的科学,但我们也应当看到中医却是-种宽泛意义的科学,是一种模型论科学。 模型论科学把理论看作一簇与经验同构的模型,用模型化方法表达理论,用“同构”概念来说明理论与客观对象之间的数学关系和物理关系。模型的优势在于,除部分地包括对实际观察到的现象描述外,还可以包含许多非实在因素对应的结构。模型是理论的一种逻辑演算形式,是一种理论化了的理论形式,其中的命题不一定要看成真的,但在它们的集合中必须是可逻辑推论的。运用模型可以从原始观察陈述出发,推论出尚未观察到的一些有关的命题,而这些推论的结果又可以成为新的初始命题,由此不断地去寻找越来越多的可观察性质。① “模型论的科学理论”是科学哲学的一个新观念,用这个新观念来审视中医学,我们可以自然地得出中医学是科学棗是模型论科学的结论。 二、中医学建构的核心方法 中医学采用模型的方法建构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了模型论科学。有学者认为模型的方法也是现代科学的核心方法。②实际上两者采用的“模型’是不同的,中医学、中国传统科学采用的模型是思维模型,而现代科学采用的模型是物质模型。 所谓“模型”是指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描述,是对原型进行模拟所形成的特定样态,模型可分为物质模型与思维模型两大类。 物质模型是以某种速度、形式相似、人造或自然的模型实体去再现原型,物质模型是摸拟实验赖以进行的物质手段,思维模型是人们在头脑中创造出来的,并且运用它在思维中进行逻辑推理、数学演算和“思想实验”,可分为形象的(唯象的)模型和符号的(标志性的)模型,前者是以理想的或想象的形态去近似地反映客体,后者是借助于专门的符号、线条,并按一定的形式组合起来去描述客体。 现代西方生命科学主要采用物质形式的模型,如动物模型,以模型(动物)和原型(人)之间的生理过程、病理过程、心理过程的某些相似为基础进行摸拟。 中国传统医学,从《内经》开始采用思维形式的模型法(而不采用物质模型法),其思维模型主要有:阴阳模型、五行模型、干支模型、河洛卦象数理模型,可统称为“象数符号模型”。而以阴阳五行为最基础模型,它是中医及整个中国传统科学建构的基础。这个思维模型是定性化的,并不用以表量,虽然也能进行简单的运算,但不是作为严格的量的依据,而是提供定性和推论的依据。③ 三、中医理论(概念)研究的误区 中医学概念如阴阳、气、脏腑、藏象、经络、证,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也是中医现代化所面临的第一道难关。按照科学化、现代化的要求,科学概念不应该是抽象的、歧义的、模糊的,而应该有确切的、固定的、清晰的内涵。而中医理论概念却不符合这一要求,所以要以实证实验、分析的方法,研究这些概念的“物质基础”,于是近年来这种以寻找“物质基础”为目的的中医科研课题全面铺开,并很容易获得各种科研基金的资助,与此同时,那些非实证、实验研究的课题则难以立项。 然而那些对中医概念、中医理论进行现代阐释、科学研究的成果,却不容乐观。它给中医理论思维造成了一种新的混乱,给中医学制造了另一个悖论棗那就是以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的实证、实验方法既能证实中医概念的科学性,又能证实中医概念的非科学性。从而陷入中医科学研究二律背反的学术怪圈。 让我们来审视一下中医核心概念“脏腑”(“藏象”)现代研究的思路和结论。 “脏腑”的现代研究,主要采用与西医解剖组织相对照的思路,将“藏象”看成是藏之于内的实质性脏器,不少研究将中医的心肝脾肺肾等同于西医的这五种脏器,如心被看成心脏,脾被看成是消化系统的器官,心包络被看成是心包膜,命门被看成是肾脏、是肾上腺皮质、是内分泌系统,三焦被看成是网膜或淋巴系统……将中医五脏关系理解为西医脏器间的关系,如肝与胆相表里就是“肝脏”与“胆囊”的解剖位置互为表里、两者功能互为联系;肝肾同源的缘由就是肝病患者具有骨性肾虚证表现,血钙、血磷及相关激素下降…… 目前有关藏象的实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主要有: 1. 心:对心气虚实质研究,从血液流变学、血浆cAMP(环核苷酸)含量,心肌图等方面与心气虚进行对比研究,揭示心气虚患者淋巴细胞内cAMp含量提高,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机理之一。 2. 3. 肝:对肝阳上亢所致肝病的研究,选用神经系统、内分泌、血管紧张素、分子生物学、血液流变等40项实验指标研究,认为其生理病理基础是外周交感—肾上腺髓质功能偏亢。揭示肝与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神经一体液调节素有密切关系。 脾:研究结果表明微量元素锌、铜是脾的物质基础,在脾虚失运(脾主运化)、脾主肌肉模型中,酶分泌下降,活性降低;揭示脾与植物神经、垂体—肾上腺皮质、免疫、消化系统及三大物质代谢有关。 4. 肾:肾与神经、内分泌、免疫有密切关系,肾阳虚证具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紊乱的特征。 5. 肺:肺气虚患者微循环血液流变量值及微血管传导值有改变,说明肺气是调节微循环物质之一。 然而在脏腑研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心主神明、心阳虚、心与小肠相表里、肝藏血、肝主疏泄、脾阴虚、肾主纳气、肾主耳、肾主骨生髓、肺主宣发又主肃降,等等,均没有很好的解释。 这种研究的结果使中医界出现了一种怪现象,一些人因为脏腑的某些方面在解剖组织学、生理学上找到了物质结构,于是喜形于色,赞叹古人的伟大,中医的科学!另一些人因为脏腑的某些方面找不到物质结构,于是妄自菲薄,甚至怒斥中医根本没有科学性!中医界成了理论思维最为混乱的领域之一。 四、如何走出“悖论”的怪圈? 本世纪的中医研究者应该而且能够为2l世纪的中医研究指出一条出路,以尽快走出中医现代化悖论的怪圈。笔者仅提出两点看法,以供专家讨论。 1、认清中医概念不是物质实体,而是关系实在。 上述寻找物质基础的中医科研是基于这样一个认识,就是中医的气、阴阳、脏腑、经络、证是一种物质结构。这种观点我认为是不正确的。中医概念不是物质实体,而是关系实在。 实体是西方哲学最核心的范畴,以原子论为代表的希腊自然哲学,将某种具体的物质实体作为世界的本原、万物的始基。可以说重视实体物质的原子论、结构论是西方哲学的主流之一。然而到了近现代,西方哲学、西方科学出现了一股从物质实体论到关系实在论的思潮。爱因斯坦定域性的破坏,玻尔量子力学的再解释,时间与实在关系的论争,标志物质实在观的变革;物质的非物质化,“场”概念的提出,能量和质量、潜存和实存关系的表明,标志实体原则的扬弃;怀特海过程哲学、拉兹洛系统哲学以机体系统和结构不变等概念取代物质实体,胡塞尔、海德格尔现象学,从“聚集”义上界说“物”;人本主义诸流派将物质概念心理化,等等,标志当代西方哲学对物质的两种勾消。④ 关系实在论是以现代科学、数学(包括几何学)和逻辑学的发展为基础的,但它与东方传统思想背景也有着深刻的联系。与西方式的实体思维和实体逻辑相反,东方特别是中国古代就形成了以关系,即事物的相关性和相对性为中心的思想方法。作为中国哲学源头的代表作《易经》就鲜明地显示了这一特点。《易经》认为,一切现象都可以凭借阴和阳这二元的组合来说明(分别用符号一一和一表示)。阴是消极性,在逻辑上是否定的,阳是积极性,是肯定。一切现象必须具有消极面和积极面,一切判断也必须具有否定和肯定(二值)。不过,应当强调,阴阳都并非实体,也并非事物所固有的本质。它们表示的正是事物之间的某种关系。例如,男是阳,女是阴,这是相对于男和女这组关系而言的。如果对于双亲来说,男就成了阴,而对于子来说,母则成为阳。也就是说,阴和阳都不是一元谓词,而是从开始就作为二元谓词。④ 中医学的概念是对关系实在的描述,而不是对物质实体的描述。如“气”是指生命运动的本源,生命运动的各种关系的总和;“阴阳五行”则是“气”的表达模型,代表相反相成的运动方式及其物质运动内部的关系;“脏腑”表示生命活动的五种类型及其相互关系,而绝不是仅指组织器官;“经络”是生命运动走向及其调控、转换过程的路径…… 按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的“不可通约性原则”,中医学和西医学的概念范畴属于不同的范式,对应着不同的世界,没有同样的指称。因而那种寻找物质基础的藏象研究、经络研究很可能以失败而告终。 2.从非线性科学中获得启示,从中医自身规律出发寻求发展。 目前中医科研借助的科学方法大多属于线性科学的方法,对近年来正在兴起的非线性科学尚无较多认识。 线性和非线性本来是数学名词。所谓线性是指量与量之间的正比关系,用直角坐标形象地画出来,是一根直线。在线性系统中,部分之和等于整体,描述线性系统的方程遵从叠加原理,即方程的不同解加起来仍然是解。非线性则指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叠加原理失败,非线性方程的两个解之和不再是方程的解。非线性物理现象表现为从规则运动向不规则运动的转化和跃变,参量的极微小变化在一些关节上可引起系统运动形式的定性改变,可以促使空间规则性结构的形成和维持(如孤子、涡旋、突变面等)。 近20年来非线性科学在探求非线性现象的普遍规律、发展处理它们的普适方法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就:相干结构的孤子揭示了非线性作用引起的惊人的有序性;确定性系统的混纯使人们看到了普遍存在于自然界而人们多年来视而不见的一种运动形式;分形和分维的研究把人们从线、面、体的常规几何观念中解放出来,而面对更为多样而真实的自然;自组织现象和图形生成反映非线性地耦合到一起的大量单元和子系统中由于有序和混饨竞争而形成的时空组织或时空过程。③ 非线性科学混纯研究对于认知生命现象可能具有根本性的启发作用。非线性科学的系统性、自组织性、自相似性原理与中医的整体全息观念较为一致。当然作这种分析的目的不是比附,比附是没有出路的。以此论证中医的高明更是毫无意义的病态行为。我只是想说非线性科学或许给中医的发展会有某种启示作用。 中医最终应当也只能按照中医本身规律发展。中医和西医各有优劣,我认为中医优势主要体现在对生命的精神层面、整体层面、动态层面的总体认识以及功能调整上,而西医的优势则体现在生命的物质层面、个体层面、静态层面的具体分析以及实质治疗上。就目前情况而言“中西医结合”还相当困难,中医的当务之急不是去设法求证自己是否科学,不是去用线性科学的方法寻找自己的物质基础,而是要集中精力、认认真真地去考虑一下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然后怎样去发扬这个优势,再也不要(实际上也不可能)处处与西医争短长、全面与西医相抗衡,否则,很可能下个世纪就再也没有中医了。 参考文献 ①董光壁,科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四大难题的思考。易学与科学1998;3(2):2-4 ②孙小礼,模型棗现代科学的核心方法,哲学研究1993;(2):20一26 ③张其成,生命的“二体三用”模型,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1)24-27 ④罗嘉昌,从物质实体到关系实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2) ⑤来健等,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科学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3):127-145 --------------------------------------------------------- * 循征医学与中医药研究 …… 循证医学与中医药 …… 循征医学与中医药研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 为进一步在中医药领域推广、应用循证医学知识、临床流行病学/DME,促进中医药研究与循证医学的学术交流,寻求中医临床医学模式发展的新途径,开辟中医药临床医学研究新的发展领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于1999年6月23日—24日在广州召开了循证医学与中医药研究研讨会。会议邀请中国循证医学中心主任、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李幼平教授,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流行病学网主任委员、华西医科大学临床流行病学资源与培训中心主任王家良教授,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学会副主任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科研设计、衡量、评价(DME)国家培训中心主任赖世隆教授作学术报告。参加会议的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有关领导以及北京、广州、上海、天津、成都、南京、山东等地的13所中医院校及附属医院的领导、专家,共30余人。与会者就中医药研究如何借鉴循证医学模式的优势,以促进中医药临床治疗及临床科研水平与质量的提高,以及循证医学与系统性评述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作用及其应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是近年来国际上临床医学领域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已成为当前国际上医学研究中的热点之一。自从其创始人—英国流行病学家Archie Cochrane20多年前首先提出在健康服务中如何才能达到既有疗效又有效益的问题以来,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循证医学从文字的表述上可以认为指的是“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它强调从系统研究中获取依据,以使研究结论建立在具有说服力的、充足的证据基础上,从而使诊疗手段、方法更具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研究包括基础医学科学研究,但更主要的是指临床上有关诊断、预后、治疗、康复和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循证医学也重视临床实践中个人经验与从系统研究中获得的科学证据、结论相结合,以提高临床医师的诊疗水平,并认真、确切、合理地应用于临床决策中,改善病人的诊疗结果。其核心思想是“个人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任何医疗决策的确定都应以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为依据”。为推动该学科的发展,英国首先于1992年成立了Cochrane中心,随后于 1993年成立了国际Cochrane协作网,旨在通过制备、持续实施、传播和更新医学各领域的系统评述(Systematic Reviews),以提高医疗保健干预措施的效率,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提高卫生管理部门决策的科学性,最终达到改善病人的诊疗结果,促进疗效—效益的高度统一。其研究成果正作为许多发达国家卫生决策的依据,影响着这些国家的医疗实践、卫生决策、医疗保险、医学教育、医疗科研和新药开发,在临床医学的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DME是两门关系密切的学科,其思路与方法对于中医药学的临床治疗、临床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一、中医药学与循证医学的内在联系 中医药学与循证医学在某些方面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循证医学的核心是在个人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如何从日新月异的医学科学的发展中获取最新、论证强度最高的证据,以不断地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其实质是一个新式高效的终身学习的临床医学模式。它最强调的是证据的获取与评价。而中医药学在几千年的临床实践中在注意个人临床经验的积累上,也十分重视医学文献的收集与整理,积累了大量的医学文献,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医在临床诊治过程中还一直十分强调古典医著的理论、实践的指导意义,这和循证医学所强调的从医学研究文献所获取的系统信息指导临床决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循证医学还很强调系统分析综合集成的作用,而中药的防病治病正是建立在中医学关于“辨证论治”、“整体观”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这些都提示中医药学与循证分析在诊疗模式、思维方法学上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中医学的诊疗模式、思维方法应当在当今得到新的发展。 二、中医药领域进行循证医学研究的必要性 中医药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一大特色,对保障我国人民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年来,我国中医药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许多重大疾病的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做了很多的工作,研制了许多有较好临床疗效的中药制剂,有的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由于多种原因,中医药研究既往对科学的方法学重视程度不够,基本上都是单个研究,缺乏或未曾进行过系统性评述的研究,以致有不少中药的确切临床疗效未能得到充分的科学的证实,影响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作用的发挥。许多研究的事实证明,相对于单个的研究,系统性评述的研究有着其不可替代的独特的价值。Cochrane中心的系统性评述信息库已取得的成功,对临床诊疗、卫生决策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与国际Cochrane协作网及中国Cochrane中心的合作,尽快在中医药领域引进循证医学、系统性评述的方法,进行中医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当前开展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引入循证医学方法进行中医药研究必须充分重视研究人员的培训,提高“证据”的可靠性。近期内最重要的是要在全国中医药系统进行推广与普及循证医学和系统性评述方面的知识,尤其是要使各中医药院校、医院的领导充分重视,尽快编译出版、发表有关循证医学和系统性评述方面的专著、论文,推动循证医学与系统性评述方法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循证医学的关键在于“证据”的真实可靠程度及“证据”的重要性。如果用于系统性评述的原始材料—已发表和未发表的研究论文质量较差,证据的可靠程度较低,则系统性评述的结果将会产生很大的偏倚,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使循证医学成为“无米之炊”。目前中医药研究的论文,包括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中医药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普遍存在采用严格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方法进行的临床研究论文所占的比例很少的问题。因此,进行中医药的循证医学研究,在强调科研人员的科学道德的同时,首先要从临床科研人员,包括中医药学术杂志的编辑人员的临床流行病学/DME方法的培训方面着手,提高中医药研究人员的科研素质,以提高中医药研究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在这方面国际Cochrane协作网及中国循证医学中心(中国Cochrane中心)的建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十分有利的条件。 其次必须加快组建相应的研究机构,强化对这项工作的领导,组织人力建立中医药研究的系统性评述信息库。目前可在中医证候的研究、中医药治疗重大疾病的研究、已上市的新药进行再评价研究等方面组织全国的研究力量进行系统性评述,这将对整个中医药的研究水平与质量的提高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甚至可能在中医药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某些突破。适当的时候还应对目前有代表性的治疗药物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以确切评价其临床疗效。对中医的四诊的研究也可尝试进行系统性评述的研究。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循证医学方法的引入将给中医学辨证论治注入新的活力,也将给中医药的科研工作带来新的局面,必将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临床科研的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循证医学——二十一世纪临床医学 新研究学术报告会在京举行 我国中医药事业如何发展,如何与国际医学接轨,如何跨入21世纪,这是近年中医药管理决策机构与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循证医学—21世纪临床医学新研究领域前景广阔,其将使中医药学走向世界医学前沿。这是来自中国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李幼平教授在7月7日召开的“循证医学—21世纪临床医学新研究学术报告会”上带来的信息。 循证医学的概念,是指遵循科学依据的医学;提倡在个人经验和已存在的客观科研依据基础上作出医疗决策;提倡根据个人经验和研究依据处理病人等。该学术领域自1992年建立世界循证医学中心以来,已召开6届国际循证医学年会,围绕该中心宗旨,通过制作、保存系统评价,提高医疗保健干预措施的效率,帮助人们制定遵循证据的医疗决策,以推动医药发展,保证医疗、教学、科研、制药各环节优质高效,节省资源,避免重复性劳动,以最小的投入,创造尽可能大的效益,在重大决策上不致失误。 在会上,与会者就中医药“证”的研究与界定,其与循证医学中以西医疾病病名为基础作系统评价的模式之异同;中医针灸疗法与效应如何纳入循证医学作客观标准效应分析等难点问题,展开探讨。该次会议对中医药纳入世界循证医学Cochrane领域,在医治世界性难治病,如病毒性疾病、老年性疾病以及身心保健、妇幼保健诸热门课题上,揭开了新的一页。 中国中医研究院信息所所长陈珞珈表示,愿承担中国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中医药部分的建网工作。 这次会议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主持召开的。 关于循征医学 一、Archie Cochrane是谁 Archie Cochrane是因他的于1972年出版具有影响的名为“疗效与效益:健康服务中的随机反映”的一本书而出名的。他在该书中明确地阐明了一些简单的原理:他主张,由于卫生健康资源有限,所以这些资源就应该合理地运用在那些已经于适当设计的评估中表现出有效的卫生健康服务的方式上。他还特别地强调应用随机对照试验(RCTs)的结论的重要性,因为他认为RCTs所提供的结论很可能比其它的一些研究提供的结论更加可靠。Cochrane的简单明了的主张的重要性很快就得到了不论是非专业人员还是从事卫生健康工作的专业人员的普遍认同。 尽管Cochrane的想法日益在较大的舆论范围中受到明确的支持,然而在实践中运用他的原则的进程仍是非常缓慢的。这部分反应了有关卫生健康服务的效果的有力证据常常会威胁到多种多样的既得利益这一事实。不过,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就是关于卫生健康服务的效果的正确的证据尽管可能已发表了,但仍不能为那些需要它来作决策的人们方便地加以利用。 二、对更可靠的有关研究证据方面的文献复习的需求 指望象临床医生、卫生政策的制定者或病人这样一些需要可靠的关于卫生健康服务的效果的资料的人们去从原始的研究报告中挖掘所有的相关的证据,是不切实际的。能够为临床实践所应用的研究的数量是很巨大的,而且它们散布在多种不同的信息载体上,大多数的人面临着必须超负荷的依赖有关原始研究的综述以获取信息量的方法,因而综述也就在研究的结论和卫生健康服务的效果的改良这两者的相互连接中,占有一个重要的位置。 遗憾的是综述的质量还有许多待改进之处。这是因为综述的撰写者在着手完成这一工作时,并不是依照科学的原则系统地进行,尤其不考虑到偏倚和随机误差的控制。例如,许多人在撰写有关心肌梗塞病人的治疗依据的综述时,并没有将已经出现了的相关的RCTs的系统综述中的有力的证据反应起来。许多质量低劣的综述提出的一些有关高效力的卫生健康服务方式的建议已经被推迟多年,同时其它的一些卫生健康服务的方式,在对照研究已经显示出它们的低效力或事实上是有害的之后较长时期内,还一直被推荐使用。 Cochrane意识到那些需要得到更多有关卫生健康服务决策的信息的人们没有现成可以使用的可靠的证据。在1979年,他写到:“我们还没有从专业的或亚专业的角度,周期性地应用所有相关的RCTs,编写整理出一个评论概要,这无疑是对我们行业的一个强烈的责备。” 三、有关卫生健康服务的最新的RCTs的系统综述 八十年代期间,人们开始对Cochrane的批评作出反应。例如,试验的实施者们就合作起来准备对治疗癌症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和用于接受重病特别护理病人的消化道去污的抗生素的RCTs的结论进行系统综述。这些全球性的合作计划已经取得了对指导治疗和今后的科研的重要信息,并且它们是对其它RCTs的系统综述的质量作进一步判定的准则。所有有关孕妇、产妇以及新生婴儿的医疗保健的RCTs的系统综述也因国际协作而得以着手准备。 Cochrane得以在有生之年看到这些进步。在1987年,也就是他去世的前一年,他提到有关孕妇和新生婴儿的医疗保健RCTs的系统综述是“在随机试验研究的历史上和卫生健康服务的评估中一个真正的里程碑”,并且他还建议其它的专业也应遵照这样的做法。 正如Cochrane所强调的那样,有关RCTs的系统综述必须是考虑到新的证据的最新的综述。如果这一点没有做到的话,那么重要的有关卫生健康服务的结论(不论是好的或是不好的)就不能迅速地得到识别,结果是接受这些卫生健康服务的人们会被错误地对待待此外,如果没有最新的有关既往研究的系统综述的话,那么新的研究计划就不能很好地得到相关的信息的支持。研究者和基金会也就会错过有希望的线索,从而局限在已经被人家解决了的问题上进行研究。 在有关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若干领域为合作进行更新的RCTs的综述,已作了新的安排。同样的,有关孕妇和婴儿的RCTs综述也已经得到持续实施,并进一步成为可利用的新的证据。 四、Cochrane医学文献评价中心 Cochrane 医学文献评价中心是应Cochrane提出的对所有有关卫生健康服务的系统的最新的综述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他的关于筹备和持续实施有关孕妇和婴儿医疗保健的系统综述的方法可以在其它专业上加以采用和发扬的观点,通过用他的名字命名新创建的中心得以体现,而这一中心也是英国国家卫生健康事业中的新研究和发展计划的一部分。在1992年底该中心开幕后的几个月中,世界各地的人们对中心的宗旨表示了极大的支持。在全球对Cochrane的主张的支持下, Cochrane医学文献评价中心的筹划和产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现在中心的组织和发展由一年一次的座谈会来引导,与会者来自世界各地。 Cochrane 医学文献评价中心的任务是准备、持续实施和传播有关卫生健康服务的系统的最新的RCTs的综述,并且当没有可以利用的RCTs时,则要从其它的一些来源中寻找具有最可靠证据的综述。尽管按照Cochrane所设想的构建、维护和传播有关卫生健康服务的系统综述的数据库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但很显然中心的需要获得有效率的进展的精神已经得到了贯彻。具有与他人合作的积极性是掌握Cochrane的议程的基本先决条件。因而,尽管那些对中心有贡献的人员的名单是公布在它的电子出版物上,但Chrane医学文献中心是属于所有对它有过贡献的人们的。 尽管 Cochrane医学文献评价中心仍处在发展的早期阶段,但它的基本框架和工作方法已经形成。每一个评论员都是一个文献评价组的成员,这个文献评价组是由一些对某个相同的课题感兴趣的人组成的(如中风)。文献评价组通常是由一些在准备和维护RCTs的系统综述时发现对同一个课题感兴趣的人们的特别聚会而产生的,当然也有其它的产生途径。文献评价组的成员寻找对他们的工作的资助和其它的支持,无论是那种来源只要是他们认为适当的就可以。每一个文献评价组都由一个编辑组来协调工作。编辑组负责将由文献评价组的成员准备好了的综述搜集起来组成一个编辑模块,用来合并到Cochrane系统综述数据库中,然后通过数据库进行传播。另外,编辑组还要挑选一些包含在主要的数据库中的综述,用来汇编成一个或多个专门的数据库。 开展中医药临床医学文献的系统性评述 广州中医药大学 赖世隆 长期以来,中医药学对我国人民群众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医药学不仅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正在日益为各个国家所接受,成为各国人民卫生保健的手段之一。 50年代以来,中医药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80年代开始,进一步重视了中医药学的科研工作,以期推动中医药学术的提高和对疾病防治水平的提高。但是,应该提出的是,中医药学的研究尤其是临床研究,对方法学的应用仍不够重视,以致大大影响了研究结论的真实性。 医学文献的系统分析是医学科研的基础性工作,是建立在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基础上的研究方法。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医学界越来越重视这一项工作在临床医学科研中的作用。 医学文献的系统分析不同于传统的描述性综述,它具有对某一课题或项目所有的研究论文进行全面、系统的质量评估的定性分析,同时对符合条件的研究论文进行定量的Meta分析,以较全面准确地掌握该项研究的现状、临床疗效的真实性程度及其可应用性,为临床决策或者为未来的研究决策提供依据。 70 年代,G.Glass首次将教育学研究领域中对多个研究结果的综合定量分析命名为Meta分析,遂后这一研究方法被应用于医学领域,并日益受到重视。80 年代国际上即有50种杂志发表各种介绍或应用Meta分析方法的论文。90年代以来,已发表数以千计的有关Meta分析的论文,涉及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包括病因研究、诊断性试验、防治评价、预后研究等等。Meta分析的基础是建立在全面、系统的对文献研究质量评价基础上,因此,学术界也把对于医学文献的全面系统的评价称之为“系统分析”,当应用特定的统计方法定量地进行系统分析时称之为Meta分析。 传统的文献综述是一种叙述性综述。其最基本弱点在于没有规定系统的方法以获取原始数据或综合其发现,而是凭综述者的主观判断,这样,综述文章的质量就无法得到恰切的评价;另一方面,综述者没有通过定量方法来综合数据,当发现相同的几个研究具有不同结果时,综述者往往主观加以选择或摒弃,或无所适从。 在治疗性研究的领域中,1979年,英国流行病学专家Archie Cochrane(已故)首先提出各专业应将所有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收集起来进行系统分析。目前,对文献的系统分析已成为国际上日益受到重视的临床研究评价方法。1992年底,牛津大学首先成立了以Cochrane命名的中心,随后发展为国际性合作组织。我国在卫生部的领导下,于1997年8月已在华西医科大学开始筹建Cochrane中心,并加入国际性的合作网络。 近几年来,我国医学期刊也陆续发表了为数有限的对Meta分析的介绍。华西医科大学何俐等最近通过对我国主要的七种神经系统疾病杂志的检索,初步总结和分析50年代以来我国神经系统疾病研究领域随机对照试验的现状,共检出12578篇文章,其中随机对照试验158篇(含中医28篇)占1.26%。 国际上,对传统医学文献的系统性分析也予以重视。在1995年10月在挪威召开的Cochrane国际会议上,有传统医学文献评述的专场。会上,同时成立了传统医学顾问小组,这个小组包括了来自德国、英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挪威和日本的成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HIN)替代医学办公室(OAM)派员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对会议进行了报道。 我国对中医药临床研究文献的系统性分析可以说还处于空白状态。广州中医药大学DME中心王奇等曾发表过“Meta分析在中药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数据分析中的应用”,但仅是对于几个药物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的综合性评估,不是对相关疾病的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全面系统性分析。根据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信息技术部最近查新报告:除该校DME中心王奇等的报告外,“未检出将Meta分析方法应用于中药临床试验研究的文献。” 1990年,荷兰作者Riet等对从1963—1989年的有关针刺治疗慢性疼痛的文献进行了Meta分析,未能从英文版中医杂志找到适合分析的文章,图为该杂志关于这方面的论文均为病例组报告。 由于临床医学文献系统分析的重要性,上述情况表明在中医药领域中开展这项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至少在下述几方面能够发挥其重要作用: 1.全面了解中医药临床科研方法学的应用状况、存在问题,对研究质量的总体水平作出评估。 2.对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有效性作出较客观的评估以指导临床治疗决策。 3.对未来的临床研究决策提供建设性意见。 4.为进一步开展中医药临床研究在方法学上提出指导性意见。 5.由于合理的治疗决策及研究决策的推行,将极大地提高对卫生资源利用的合理性,提高卫生经济效益。 6.由于文献系统分析法是国际医学界公认的研究方法,本研究将有利于与国际学术界进行交流,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
改帖
删帖
提帖
压帖
封/解帖
删改者姓名
删改者密码
Home
|
Freedom Forum
|
Chinese Poets Forum
|
Culture Forum
|
Wen Ji
|
Books
|
About Us
|
Links
|
backend
Copyright © 2005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