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功總會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自由論壇
|
中國反政治迫害同盟
|
天華修院
|
論壇規則
|
美國國際出版社
|
友情鏈接
自由論壇
新帖
|
查帖
|
刷新
天龙无我
1/29/2012 7:27:40 AM
标题
内容
毒品,历来使人闻之丧胆;吸毒,一度为人所深恶而痛绝。曾几何时,灭绝已久的毒品,自80年代始,潜入、渗透、泛滥于“白色毒害”维系的卖与买的罪恶交易中,吮吸着一个个吸毒者新鲜的血液,多少家庭支离破碎,多少人丧命黄泉,更有多少吸毒者徘徊于“大墙之内,饮辍悔恨的眼泪,丈量着自己耻辱的历程……” 毒品猛于虎! 对鸦片有着切肤之痛的中国人民,看着曾毒害国民达一个多世纪的毒品卷土重来,再度猖獗于神州大地,有识之士不禁痛哭疾呼:快堵截这股毒风,救救那些毒入膏肓的国民! 的确,吸毒对社会的危害之大,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如何攻克这一顽症,是一道具有世界意义的医学难题,有效地救吸毒者于水火是当务之急。 座落于四川省青城山鹿的国际生命科学院附属医院,运用特医学理论,将中医、西医、特医进行有机的结合,近年来,在科研、临床方面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尤其在特医戒毒方面进行了崭新的医学尝试,已初步取得成效。 1995年6月8日,笔者在附属医院采访了几个戒毒成功的病人。只见他(她)们已全然扫去吸毒者面色发青、目光呆滞、骨瘦嶙峋的面貌。个个神采奕奕,满面红光。俨然是几个健康的青年。 小A系C市某公司的干部,1993年,应公司派遣去缅甸工作,身处异国,在工作任务轻、孤独、百无聊赖的情况下,尝试性地吸上了海洛因。吸了以后感觉睡眠好、没烦恼。吸了4、5包以后,便骑虎难下,欲罢不能。吸毒史长达3年之久,花费约七、八十万元巨资,吸毒最多的一天耗费1800多元钱。烟瘾一来,就砸桌摔凳,歇斯底里地发作,清醒后又悔恨不已。他先后在宁波、广州、成都等地戒毒6次,但都没有成功。 “戒毒很痛苦,戒一回好象死一次。”小A心有余悸地说。 据主治他病的黄红英特医师介绍,5月8日他来院当天,处在半昏迷状态,心律不齐,说话不清楚,不能吃饭,是被亲属抬进病房的。当天仅调理一次,他就能由别人扶着站起来。至6月8日,整整一个月以来,从未吸过一次毒。他高兴的告诉大家:“我现在一点也不想那东西了!” “我也是,原来一见白的东西就产生条件反射,但自从进院后,这种现象就消失了。”年龄较轻的小B略带羞涩地说。 “我以前出差在外时,只要毒瘾一发,不管千里路之遥,不惜花费上千元钱,乘飞机也要赶回去抽。哪怕吸了马上枪毙!”一直沉默的小C接过了话题,“我曾进了14个医院,戒毒几十次,没得结果。本对特医不信,打算逃走,但黄医生调理几十分钟后,便感到全身轻松,再也不想抽白粉了。我能戒毒成功,与特医的神奇疗效和特医师的开导是分不开的。” 据我们所知,吸毒者对毒品一般都有生理依赖,黄红英医生正是抓住这一点,既对病人进行心理治疗,又进行生理治疗,即身心并治。在治疗中,一边根据特医方法,利用心能力量抓、排病气,一边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调心,使其认清吸毒给家庭社会治安造成的危害,对个人前途的危害。尤其可贵的是,她自己找来戒毒方面的书籍提供给他们,使他们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吸毒的最终结果,从而调动自身心能的积极因素进行一次彻彻底底的打扫,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近一个月的治疗中,终于无痛苦地在不知不觉中戒掉了他们的毒瘾。 在谈话中,当了解到他们经济富足,不存在因戒毒而产生困难的事实后,生科院领导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做生意挣了钱,富了,要学会正确地有意义地使用它,可以向社会捐资,资助希望工程嘛;用自己发家致富的钱为社会为人民多做点好事不更好嘛……” 诚然,吸毒给众多的家庭带来痛苦是难以想象的。国际生命科学院附属医院正是独具慧眼,看准这一点,本着全民健身造福群众的宗旨,进行特医戒毒医学尝试并初有成效。 谈话结束了,走出附属医院大门,已暮色降临,华灯初上,院内一曲中华养生益智功乐在悠扬地飘荡,小A满怀感激的话语还萦绕在我们的耳畔:“外面有多少花花世界,好玩的地方,我都不想去,现在病已治好了,但我却一直住在这里舍不得离去。” 这戒毒者的心声和着功乐,萦绕在我脑际,回荡在茫茫天宇。
改帖
删帖
提帖
压帖
封/解帖
删改者姓名
删改者密码
Home
|
Freedom Forum
|
Chinese Poets Forum
|
Culture Forum
|
Wen Ji
|
Books
|
About Us
|
Links
|
backend
Copyright © 2005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