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功總會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自由論壇
|
中國反政治迫害同盟
|
天華修院
|
論壇規則
|
美國國際出版社
|
友情鏈接
自由論壇
新帖
|
查帖
|
刷新
苦海行舟
4/2/2011 10:52:28 PM
标题
内容
我和大多数人一样真的希望马克思主义讲的全是对的全是真理,在他的指引下就能获得幸福安康、获得公平与自由,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目睹的和听到的现实和马克思理论所讲的总是差距那么大。 如果马克思主义讲的都是对的话,就不用有那么多人冒着风险去谈敏感话题了,闲言少叙书归正传。 尊师在《谁将执掌未来中国》一文中清晰的告诉了我们天华文化实业发展必将遇到的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尊师说:“那么,谁将执掌未来中国呢?如果我们是平心静气地、不是激动万分地、客观实在地来看中国的现在和未来,执掌未来中国的应该既不是现在的共产党,也不是海外的民运。它应该是由共产党内部蜕变出来的新党为主流的、融合其它社会精英的中华合众党”。 引起我关注的是 “他们应该是由共产党内部蜕变出来的新党为主流的、融合其它社会精英的中华合众党”这句话。这句话告诉我们共产党人的蜕变将成为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 所以我想就共产党人蜕变问题试着结合天华文化探讨一下。 为什么今天我们在不断的在一个只有通过翻墙才能到达的地方发帖争论是与非?因为中国存在马克思主义,中共控制言论自由,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中共,也就不会有民运。所以问题的核心都指向同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 我们不深入到问题的实质就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我觉得为什么关于政治的问题成为同修们争论的焦点,这是因为中国摆脱危机的唯一出路就是政治体制改革。这不光是天华网再谈,国内国外的网站都有相关的看法观点。天华文化也有为解决中国危机找出路的使命。 面对中共的腐败很多人报以的是痛恨和无奈。有识之士都在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 尊师为国人指出了未来执掌中国的由共产党内部蜕变出来的新党为主流的、融合其它社会精英的中华合众党。沿着这条思路我们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共产党人之所以称为共产党人是因为他们信仰和传播与实践马克思主义,共产党人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传播和社会实践就是蜕变。 那就涉及到一个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面对问题仇恨和愤怒是无济于事的,这只会更加的让你失去理智。就让我们像尊师说的那样,平心静气地、不是激动万分地、客观实在地来看问题。 这里引用尊师的在北京科学会堂做大道之理与生命科学报告会中的一段话,尊师讲:“想把这个事儿搞清楚,要求思维方式要变一下,就是你学问题的方法要改变,不能仰视地去探讨问题,处理任何问题的时候都应该跳出来居高临下俯视地看,最起码应该跳出来平视的时候才能把握它的原理。你比如说,咱们在座的有许多专门从事马列主义研究的,马列主义这里边到底有哪些内容?能不能在几分钟之内把它讲清楚?到底哪些是马列思主义精髓,能不能讲清?为什么总是每隔几年就有一大批人在那吵吵“又上当了”,“又受骗了”,为什么总是出现种种情况呢?就是学问题的那个角度和方法不对劲儿,永远仰视地往上看,把一门科学当成宗教去看了,所以就把握不了这里边的内涵。如果你跳出来,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一门科学去看、居高临下再看的时候,很快这条理就理清了:马克思主义有三个来源、三个组成部分。三个来源是黑格尔的辨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论还有大卫.里阿图的这个经济学;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政治经济学部分,还有科学社会主义。那这三个组成部分里面,它最基础的东西是什么呢?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又分为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两个部分的基础是辨证唯物主义。辨证唯物主义它又分为三大规律、五大特征,这里边三大规律是主要的,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而这三个规律里面最最根本的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研究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呢?讲矛盾学说,讲一分为二。你把这线条这么一捋,马克思主义这东西你就清楚了,就不会整天在那块儿吵吵说上当受骗了,有了自己的主见,你就可以发展马克思主义,而不是总是在那儿坚持。” 对于马克思主义只要我们不把他当成宗教,而是把他当成一门科学去看待,就会给这个学说一个恰当的位置。当然以这个学说的内涵和层次决定他应有的位置不应该是中国的立国之本。对马克思主义的宗教一般的迷信崇拜与大面积的社会实践给中国乃至全球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是有目共睹的。在对待马克思主义上,人们需要的不是仇恨与迷信,需要的是一种真正的科学精神。 如何科学的看待马克思主义另一个必读的文章就是尊师发表的《我的一点政治异见》文中就是用这种科学的精神批驳了马克思主义的不合理性。尊师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学说和五行生克制化律指出了指明了马克思在关键理论上的自相矛盾,以及用马克思自己的理论指出了共产主义将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看看这篇文章,这是在马克思主义诞生100年后,天降慧圣留给人们的能够看清马克思主义真面目的真经。 这部真经将使受马克思主义毒害最深的共产党人以至于整个人类真正的摆脱马克思主义的百年梦魇。 我们不是要你去仇视,而是客观公正的科学的评价马克思主义,还原事实真相而已。 天华文化将成为最有可能,救度共产党人,救度这个受马克思主义毒害最深的社会群体的文化。 为什么这样说,我们从天华文化发展的历程可以看的出来。 引用近代氣功發展的五個階段尊师的论述:“中功起步于北京大学,我們和新聞界、輿論界、意識形態界的交往並不是掃黃的時候,才琢磨怎樣和人家交往。一出山就開始注意這方面。第一步選擇學術界和科技界,讓那些高層次的知識份子和教授們承認這件事,而且把他們引渡過來,接下來,我們又是開進了新聞部委,包括一些重要的意識形態部門,有意識地開進,進入人民日報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中國青年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共中央黨校、中央馬列主義編譯局,這都不是一般的單位,都是搞意識形態的,搞宣傳的。我們進去幹什麼呢?一是向知識份子介紹氣功。二是讓他深受其益,幫他們解決一些困難。第三個則是自我檢查、自我驗證。看看我們的功理是否在當今社會能被這些意識形態部門所容納。 那麼,我們轉了一圈出來之後,人家給我們的評價是什麼呢?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氣功領域的繼承和發展。這種評價的保險係數就很大了。” 从以上引用的文字可以看出,天华文化是经过中国的意识形态部门检验过的,也就是说这个文化肯定能为经过共产党文化长期教育的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 以往人们把传统文化视为封建糟粕,封建迷信,中功的传播改变了一切,使人们的认识上升到探讨人体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层面。这就是这个文化的力量功能所在。 天华文化集古今中外东西方文化之大成,尤其是吸收了现代科学的科研成果,这一点相当重要,共产党人讲科学发展观,你的文化没有现代科学的组成部分,人家怎嘛能信服你呢。这也是传统文化佛道医儒武所缺乏的部分,虽然他们也试图与现代科技结合,但他们是远远落后于天华文化的。 中国的大部分精英汇聚在共产党那里,只是马克思主义思想限制了这些精英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致使中国的精英人才大量外流,21世纪根本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中国不缺乏智者,是缺乏容纳智者的空间。蜕变出来的共产党人摆脱了马克思主义的束缚,将会缔造出一个富强自由民主的中国。 可能有很多人在权利金钱的诱惑下不愿意蜕变,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化妆的送给你的灾祸,膨胀的物欲将把共产党人拖向深渊,从因果的角度说的形象点,你拥有的好比是能够穿越时空的炸弹。 人人具有佛性共产党人也有,对待共产党人我们也不应该用仇恨和愤怒的方式去对待,也应该心平气和。就像我们在教功的时候想的一切都在我的所度之列,难道不可能吗?很多时候大家缺乏的是对正义和真理的信心。 顺便谈一下我们的社会如何重建道德? 天华文化的道德观和真理观告诉我们什么是道德和真理。“合于“道”的思想和行为是道德,合于道的“理”则是真理。”----麒麟哲学导读 重建中国社会道德的前提也在于去除马克思主义。往事不堪回首,唯物主义摧毁了大多数中国人的信仰。打破道德底线的现象在中国频频出现。就连人类的祖先也被马克思主义歪曲成了猴子。 天华文化是人类的指路明灯,中国人再也不用摸着石头过河了。 天华文化是系统化的大道之理。东方雄狮已经苏醒,他至简至易的大雷音将驱散萦绕在中国上空的马列阴云。 祛除马克思主义的立国之本,中国才会走向光明。 中国社会各方面矛盾在激化,天华人不希望看到相利比亚一样燃起战火。现代医疗界讲微创手术,这是人们最愿意接受的治疗方法,天华人希望中国的危机也能用微创的方法,以最小的代价使解决社会危机使中国走向民主自由。 《天华文化历史观》阐明了天华人对医国方式的看法,天华人爱好和平,不希望看到暴力血酬的最坏结果。 共产党人中蜕化出来的民族精英将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我们热切的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有信仰的中国人和能够愿意为别人着想的人也越来越少,但是中国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爱自己的孩子,一切都是为了下一代。那就把这个当成是我们改变的理由吧。也许您可以漠视他人遭受的任何苦难,但是我们不能不爱自己的孩子。中国的父母是最爱孩子的父母,就为自己吧为自己的孩子保留那颗天真无邪的心,让他们获得真正的幸福,让他们成为自由中国的公民而不是臣民。 最后让我借用《天华文化历史观》的话结尾,如果您觉得我谈的上述内容不可思议那就当是笑谈吧。 让我们共同地来呼吁: 热爱和平的人们,一起来主动地把握好人类历史进程的轨迹吧! 让全人类都远离灾难! 让全人类都能够获得和平和安宁! 让全人类都能够在心中建筑起美好而深深的信仰!!! 让全人类都能够在人类整体能量提高的阶段获得生命层次的升华和飞跃! 让全人类都能够运转在人类文化的阴阳和谐之中!
改帖
删帖
提帖
压帖
封/解帖
删改者姓名
删改者密码
Home
|
Freedom Forum
|
Chinese Poets Forum
|
Culture Forum
|
Wen Ji
|
Books
|
About Us
|
Links
|
backend
Copyright © 2005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