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功總會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自由論壇
|
中國反政治迫害同盟
|
天華修院
|
論壇規則
|
美國國際出版社
|
友情鏈接
自由論壇
新帖
|
查帖
|
刷新
参考消息
8/10/2010 6:31:11 PM
标题
内容
孙中山在日本有一段情缘 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曾经在日本有一段婚姻,并留下一个女儿和两个外孙,但孙中山的这段“日本情”以及日本后代的情况并不为大众熟知。日前,由中国历史专家组成的“20世纪中国革命与日本”访日代表团见到了孙中山的日本外孙宫川东一,他向中国专家们讲述了那段尘封了百年的历史。 革命低潮中的跨国恋 宫川东一生于1928年,今年已经82岁高龄。据宫川东一介绍,孙中山是在1898年流亡日本的时候,在横滨最初认识12岁的大月薰,也就是宫川东一的外祖母。当时大月薰家遭火灾,租住在孙中山所住寓所的二层,孙中山住在一层。 过了3年多,即1901年的时候,孙中山通过秘书温炳臣向大月薰家求婚,但因为孙中山比大月薰大20多岁,而大月薰刚刚15岁,所以被大月薰家拒绝了。 宫川东一认为,孙中山当时处于革命低潮,思想苦闷,所以才对女性特别关心。孙中山一年后亲自求婚,大月薰的父母终于同意,1902年10月,大月薰搬到一层,开始与孙中山同居。 1903年,大月薰17岁的时候,孙中山独自前往东南亚及美国,一直到两年后的1905年才回到日本,其间孙中山一直给大月薰写情书和寄学费。孙中山回到日本时,大月薰19岁了。后来大月薰怀孕,在1905年5月12日生了一个女儿。由于孙中山名“孙文”,所以孩子被命名为“文子”,后改名富美子(“富美”与“文”在日语中发音相同)。 但是孙中山在孩子出生前就因革命工作再次离开日本,此后 一两年,一直通过温炳臣与大月薰母女保持联系。后来他再次到日本时曾想再见他们母女,但是由于大月薰生病,未能前往。此后 ,孙中山与大月薰母女断绝了音信。大月薰不得不变卖了孙中山送的戒指维持生计。 后辈过着平凡生活 与孙中山分别后,大月薰经历了两次婚姻,第一次是通过静冈银行行长三轮新五郎介绍,嫁给了他的弟弟三轮秀司。第二次再婚是与足利市东光寺的住持实方元心结婚,1929年11月生有独子实方元信。 而孙中山的女儿富美子在刚刚5岁的时候,被送给横滨市的宫川梅吉家作为养女。当时,文子在户籍是登记为大月薰的父母大月金次和大月金的第四个女儿,出生日期写的是1907年12月12日。 富美子在小学的成绩一直出类拔萃,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几乎都是担任班长。但是由于宫川梅吉是商人,不怎么重视孩子的学习,因此富美子在小学毕业后就不得不辍学了。在结婚之前,在家里学习做裁剪等活儿。富美子后来招赘了从东京町田市郊来的小农出身的大泽吉次作为上门女婿,育有两子,长子宫川东一,次子宫川弘。 由于对自己无法继续上学感到遗憾,富美子对宫川东一的学习一直严格督促。后来宫川东一考上名牌大学北海道大学,毕业后进入著名食品公司国分公司工作。后来,他离开了国分公司,写了《批发商的去向》等食品行业的畅销书,并建立了东京市场营销公司,从事食品行业方面的咨询工作,一直工作到70多岁。 宫川东一于2008年5月出版了自传《留在日本的孙文的女儿和外孙》一书,书中详细介绍了富美子和自己的成长过程。 战后曾拜谒中山陵 由于后来的战争环境,孙中山是敌对国的人,富美子身边的人都对她的身世守口如瓶。直到战后的上世纪50年代,富美子才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她虽然对母亲抛弃自己心有怨言,但还是想在母亲健在的时候见一面。于是,1956年,富美子到东光寺与大月薰重逢。 当时宫川东一也陪同母亲前往。据他介绍,大月薰气质高雅,总是带着微笑。富美子原谅了母亲。当时,实方元信为她们重逢出了不少力,而与宫川东一见面后,由于 年龄相仿,一见如故。元信后来将大月薰的回忆整理成文,寄给了宫川东一。1960年实方元心去世的时候,富美子也参加了葬礼。 大月薰在1970年辞世。1977年,富美子携宫川东一参观了台湾的“国父纪念馆”,1980年又拜谒南京中山陵,富美子感到无比欣慰。 1990年,宫川富美子因肝癌去世。宫川富美子生前在接受《读卖新闻》记者访问时说:“我从母亲那儿知道自己是孙文先生的女儿,但顾虑到孙文家族的立场,因此没有公开。”神户华侨历史博物馆、财团法人孙中山纪念会、孙中山研究会敬送了花圈。富美子埋葬于横滨真福寺。 据日本的孙文研究专家久保田文次介绍,他经过调查,于1984年8月8日在《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晚版)上撰文介绍了孙中山的日本妻子和女儿的情况,日本多家大报转载,反响很大。但是,由于当时国民党将孙中山神化了,所以遭到台湾国民党的批判。有台湾朋友告诉他,不要一个人去台湾,会被暗杀的。此后,由于台湾政治环境逐渐宽松,横滨国民党支部出版的《国父与横滨》也介绍了大月薰的情况。 (摘自《参考消息》)
改帖
删帖
提帖
压帖
封/解帖
删改者姓名
删改者密码
Home
|
Freedom Forum
|
Chinese Poets Forum
|
Culture Forum
|
Wen Ji
|
Books
|
About Us
|
Links
|
backend
Copyright © 2005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