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功總會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自由論壇
|
中國反政治迫害同盟
|
天華修院
|
論壇規則
|
美國國際出版社
|
友情鏈接
自由論壇
新帖
|
查帖
|
刷新
陈 泱 潮
8/25/2009 1:26:03 PM
标题
内容
陈泱潮谈对孙中山的评价问题兼及五论孙中山 2009-8-9 除了功力浅薄的评价可以忽略不谈之外,关于评价孙中山问题,一种是思想家的唯真唯实历史性评价;另一种是政客的囿于现实利害得失关系的评价。 思想家的评价,不顾及现实政治操作成败利害得失,唯真唯实只着眼于被评价者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以利后人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防微杜渐、正本清源、拨乱反正,避免历史再走弯路。 政客的评价,首先立足于自身现实利害得失的考量,而鲜有为未来历史负责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在百年来国共两党的精心神化包装和长期欺骗宣传之下,追求获得现实利益的政客,是不敢冒险犯难站在思想家的立场上对孙中山作出历史性评价的。因此,政客的评价的确往往比较容易获得现实政治势力和大众的认同。 但是,致力于对中国前途命运负责的志士仁人,应当重视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后面的本质和历史的经验教训。 孙中山的罪过,不在于他导致辛亥革命终止了满清王朝已经接受教训面对现实的限期制宪维新的承诺,因为满清王朝一再延误了维新变法时机,最后招致灭顶之灾,可以说是咎由自取。否则,中国早已经走上英国、日本等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国家的康庄大道,断不会发生百年来中国如此惨不忍睹的祸乱。 孙中山不可原谅的罪过主要有三: 一、 以所谓“二次革命”针对已经逐步走上民主共和的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代可以说是中国百年来真正已经实现或者说正在实现着新闻自由结社自由司法独立民主选举……的时期。孙中山所谓“二次革命”,终止了中国这一极有希望的历史进程,开启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有枪就是草头王”的迷信暴力、百年来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和专制独裁的先河!孙中山所谓“二次革命”,革的是走上了民主宪政之路的中华民国的命! 二、 孙中山为了个人的名利地位,在西方国家大抵不齿的情况下,卖身投靠长期虎视眈眈于中国、业已大量侵吞了中国领土的苏俄,提出了“中国革命必以俄为师”的主张,引进共产赤祸,在中国开启了一党专制、领袖独裁、党国体制、军队一党私有……的极其恶劣的祸国殃民体制; 三、 更为严重的是孙中山在中国政治生活中开了“为达目的不惜采取一切手段”的枭雄黑道风气,使中国政治道德荡然无存,严重败坏了中国的道德伦理和社会风气。孙中山无疑是今日中国道德崩溃的始作俑者…… 因此,任何一个要彻底认识清楚百年来中国问题本质和祸乱根源的专家学者,都不能不正视孙中山问题、不能不认识到正确评价孙中山的历史意义和作用。 长期以来,中国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子是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有意思的是,主宰一切的上帝,让姓孙、名文、号逸仙者,居然在积极向日本黑龙会兜售中国领土的时候,阴差阳错取用了“孙中山”这样一个名副其实的名字。岂不神哉? 陈泱潮著作见中华合众国网:http://www.zhhzg.org/frame-php4.html 博讯网http://www.boxun.com/hero/chenyc/陈泱潮文集 新世纪网http://www.ncn.org/view.php?aid=108&;;page=0陈泱潮文集 看中国http://www.kanzhongguo.com/author/chengyc.html陈泱潮专栏 未来中国论坛http://bbs.futurechinaforum.org/viewforum.php?f=58陈泱潮文集 国风网http://www.guofengnet.org/bbs/writer.php?w=336陈泱潮文集 中国之路http://chinaway.org/zz/?uid-104 陈泱潮个人空间 现用E-mail:suoluomen2006@hotmail.com 电话:+ 45-22 17 96 78 _____________ 上帝之道~人权~灵本主义 -------------------------------------------------------------------------------- 全部跟贴 陈先生高瞻远瞩、探微辩明之宏论,令人赞叹。 刘因全 [0 b] 2009-08-25 10:17:25 [点击: 0] (998119) 陈泱潮先生好文,受教! 曾节明 [50 b] 2009-08-25 06:36:48 [点击: 8] (998084)
改帖
删帖
提帖
压帖
封/解帖
删改者姓名
删改者密码
Home
|
Freedom Forum
|
Chinese Poets Forum
|
Culture Forum
|
Wen Ji
|
Books
|
About Us
|
Links
|
backend
Copyright © 2005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