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功總會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自由論壇
|
中國反政治迫害同盟
|
天華修院
|
論壇規則
|
美國國際出版社
|
友情鏈接
自由論壇
新帖
|
查帖
|
刷新
博讯
10/14/2008 1:28:22 PM
标题
内容
陈炯明不曾叛变 中国现代史是一本烂帐,满纸谎言,该骂的被捧,有功的受谤。台湾历史课本有关民国史的部分,有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假的。我们从小被骗,长大后亦然。 比如说“陈炯明叛变”这件事吧,从头到尾都是国民党的片面之词,当日炮轰总统府的实非陈炯明,反而孙中山曾设计要枪杀陈。但这样的史实早就遭到湮灭了。从事发之日到现在,只有四人曾替陈炯明喊冤,一开始是胡适,接着是章太炎,后来是李敖,现在是陈炯明的儿子陈定炎。 陈炯明非但不曾叛变,他还是民国史上的大英雄,参加过黄花岗之役和讨伐袁世凯之战,更帮落魄的孙中山建立第一支武装军队。他后来和孙中山渐行渐远,主要是对中国统一的看法不同。孙主张武力蛮干,也就是所谓的“北伐”;为了增加胜算,不惜引进苏联势力,后患无穷。陈炯明主张“联省自治”,运用美国模式,先让各省自行建设,再慢慢统一,可减少战争与伤亡。 陈炯明的这番看法,不是嘴巴上随便讲讲的,而是真的写成体大思精的著作,其价值远比“国父遗教”来得高。孙中山最会唱狗屁不通的高调,什么“五权分立”啦、“土地涨价归公”啦,后来证实都是缺陷重重。中共是“国父遗教”最好的实践者,“三民主义”提倡增加人口,中共照做了,现在是什么后果?“建国方略”提议盖个三峡大坝,中共照做了,将来会是什么后果?大家且走着瞧吧。总之,孙中山除了推翻满清有功,其他的实在不够看。国父云乎哉! 晚上很惊讶地找到陈定炎为他老爸设立的网站,叫“陈炯明研究中心”,点读后感触真多。网址是: http://www.chen-jiongming.com/ 陈定炎已是七十多岁的老先生了,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会设计潜水艇。退休后,开始替他老爸翻案,真是了不起的儿子! 2003/11/25 ▇章太炎为陈炯明辨冤 章太炎是大学问家,也是大革命家,他写过“定威将军陈君墓志铭”,为陈炯明翻案。他的文字向来以晦涩难解著称,但这篇文章浅切扼要,多有弦外之音,为民国珍贵史料。 在墓志铭中,章太炎以“详人所略,略人所详”的手法,交代陈炯明的一生。如黄花岗之役,陈炯明参加了,章太炎只简单写道:“黄兴、赵声等谋攻督署,君与焉。事败,避居九龙。”因为黄花岗之役的史料太多,故“略人所详”可也。至于武昌起义及此后的演变,他则“详人所略”,这样写陈炯明:“武昌倡义,君率邓铿、林激真遥应之,师薄惠州,提督秦秉直以洪兆麟等七管带降;进驻广州,以副都督佐胡汉民治事。会汉民从孙公赴南京,君署都督事,遣散民军以万数,百姓大安。汉民返,副之如故。”值得注意的是“副之如故”四字,正写出陈炯明忠于职守,并不因长官胡汉民离开就搞兵变。这里的弦外之音,乃针对蒋介石而来。蒋自出道以来,有多次绑架长官的纪录,胡汉民和居正都是受害人。章太炎知之甚详,故三不五时冷嘲热讽一番,难怪后来蒋要通缉他。 墓志铭接着写陈炯明与孙中山的关系,说孙中山在广东成立军政府不久,因故流亡上海,军政府易主;民国“九年夏,君自龙溪还师,军政府人皆散走,被推广东督军,时孙公方退居上海,闻胜复归。明年,国会议员在广中者,倡议选孙公为临时大总统,君弗顺,议员相争至破额,事卒就”。这里的讽刺就更深了:陈炯明辛苦夺回广东后,流亡在外的孙中山才回来捡便宜,随后并在陈的反对下当选临时大总统,在在显示两人已产生疙瘩。 但两人冲突的台面化,却导因于对统一的意见不同。“十一年,孙公谋北伐,君以兵力未充辞。孙公疑君有他志,阴令部将以手铣伺君,其人弗忍,事稍泄。其夏,孙公竟出军攻江西,身赴韶关督师。或言陈氏终为患,孙公返,免君职,宣言以氯气攻异军。君时在惠阳,旧部叶举袭孙公于会城,孙公走,君复称督军。其冬,滇桂军在广东省,复攻君,去迎孙公归。自是交兵三年,及孙公毙,君亦旋败。”这段写出几点秘辛: 一、陈炯明反对北伐,是认为兵力尚不足以和北洋军阀对抗。环顾当时情势,这是很客观的评估。但孙中山反而怀疑陈炯明别有居心,竟然派人暗杀陈,最后因杀手下不了手而事败。 二、孙中山一意孤行,执意北伐,却担心陈炯明在后扯后腿,于是班师回广东,开除陈,并宣称要用毒气攻击陈的部队。孙中山的毒气从何而来?当然是他的好盟友苏联提供的。抱外国人的大腿来狐假虎威,也不是今天台湾才有啊,我们的国父早就示范过了。 三、孙中山的倒行逆施,终于让陈的旧部叶举看不下去,遂率军炮轰位在会城的总统府,逼得孙仓皇而逃,躲在舰上多日才脱困。关于这事,国民党向来宣称是“陈炯明叛变”。章太炎拆穿这个谎言,强调是孙先以毒气恐吓陈的。况且陈当时远在惠阳,炮轰孙中山的乃是陈的“旧部”叶举,根本不是陈!“旧部”明白表示叶举以前是陈的手下,后来不是了。 陈炯明兵败后,避居香港,民国二十二年九月过世,“遗言以五色旗覆尸,示不忘民国也”!章太炎在这里特意要点醒我们,中华民国的国旗其实是五色旗,象征五族共和,后来国民党党国不分,遂把国旗搞得跟他们的党旗一样。“君卒后,家贫几不能备棺殓,义故助之,始成丧。于是知君清操绝于时人,于广中弥不可得已。”强调陈炯明的清廉,甚为动人。 文章至此,本来可以结束了,章太炎却临去秋波,在末段自剖为何要写这篇墓志铭:“君自覆两假政府,有骁名,人莫敢近,卒落魄以死,余独伤其不幸,以恶名见蔑,故平议其而为之铭。”他认为陈炯明功劳太大了,却受到污衊,因此他要出来“平议”,讲些公道话。最耐人寻味的是,章说陈炯明颠覆“两假政府”!“假政府”究竟何指?一个是满清政府,另一个是孙中山的广东军政府!为什么说广东军政府是伪政权?因为当时国际承认的是北洋政府,而不是广东的伪政权,不管孙中山再如何以正统自居,假的真不了。(就像今天的台湾不被国际承认,自是伪政权无疑。) 章太炎的这篇墓志铭,真给我们一记当头棒喝。 2003/12/03 http://www.wubuku.com/post/182.aspx
改帖
删帖
提帖
压帖
封/解帖
删改者姓名
删改者密码
Home
|
Freedom Forum
|
Chinese Poets Forum
|
Culture Forum
|
Wen Ji
|
Books
|
About Us
|
Links
|
backend
Copyright © 2005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