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功總會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自由論壇
|
中國反政治迫害同盟
|
天華修院
|
論壇規則
|
美國國際出版社
|
友情鏈接
自由論壇
新帖
|
查帖
|
刷新
马龙
3/13/2020 2:01:32 PM
标题
内容
中国新冠疫情到底来自哪个国家? 作者 龙马 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省武汉市暴发后,各种阴谋论就层出不穷。 有人说“美国早就有疫情了,隐瞒不报,美国流感死的很多人其实就是新冠肺炎,然后传到中国了”。有人说这是美国的“生物武器”,甚至还戏剧性地说是武汉“军运会”上的“美国军人”带到武汉释放出来。 然而,所有这类猜测,都只是出于无知和野蛮。 一 疫情不是从美国或者伊朗等国传出 有一种说法认为,美国每年因为流感 “要死一万多人”“死几万人”,数字很大,“里面肯定有新冠肺炎病人”。看来疫情就是从美国传来的!有人还引用“美国最新消息”“日本报道”来作证。 但是,外媒转中文的消息其实只是有意无意的翻译错误。 (英文原意是,有极少量已经确定的流感病毒样本,还未确定具体的流感类型)(此外,流感的“相关死亡数”也是被有意夸大的概念) 略有医学常识的人不难看到,流感和新肺的临床表现、病程发展、血液检测、X光或者CT照片、病原检测结果等等指征很不相同。中国的医学专家,以及在12月发现病人有异、仔细排查的武汉医务人员,都清楚这点。 出于对病人和社会负责任的基本医学素养,或者出于发论文、拿奖励的激励,分布在美国不同单位的医生们,可能会疏忽放过个别的病人,但并不可能放过大量病人全都视而不见。 有一个例子就是,以前中东呼吸症MERS的发现和报告,就是在沙特的一个埃及医生和荷兰研究机构及时检测的结果。而2003年“非典”爆发时,也是广东的医生首先发觉异常,引起了医疗卫生行业的注意。即使当时中国的医学水平没有现在好,医生也并不难发现新的可疑肺部疾病。 更显而易见的常识性证据是,新冠肺炎在人群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传播会非常快。比如我们看到,美国日常的电影院、演唱会、舞厅酒吧、篮球赛,总是在封闭空间里聚集大量人员。如果美国真的早就有“许多新冠肺炎病人”,或者有少数病人,但是发病比较早,远早于武汉疫情,那么病人在美国的扩散就会非常明显。这时,即使病毒从美国向外输出,也会更多地输出到加拿大、墨西哥、英国,乃至北京上海深圳这些一线城市。 然而,在1月份中国各地发起医院严查、全社会仔细排查病人、追踪接触轨迹时,所查出的输入性病例,全都是有湖北或者武汉接触史,或者接触了有关人员的病人。 在今年1月份以前,北京上海深圳这些城市和美国的人员交流,远远多于湖北武汉,然而,1月份的大排查中,却从没找到任何一例病人,是因为从美国回来而发病的。同样,许多国家在1月和2月也在入境时排查疑似不明肺炎的病人且加以检测,加拿大日本泰国等国检测到了中国,伊朗,意大利等国向外输出的病例,但在同时期并不能找到美国病例。 所以,美国的“本地”病例必然远远少于能持续向外输出的中国伊朗等国。 考虑到疾病的社区传播能力,以及生物和化学常识,可以清晰地说美国的病例也是从外国输入的。同样,伊朗向外界输出病人的时间,也远远晚于中国。伊朗和周边国家有密切的人员往来。如前所述,如果伊朗的疫情早在武汉之前就发生了,那么伊朗的周边国家就会更早、更多地检测到伊朗输出的有关病例——按照无防御的时间线推移,伊朗的周边国家也早已爆发疫情,并且明显可以向中国的北京上海深圳输出了。但根本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所以,正如中国医学专家所言,疫情就是发源于中国。 即使个别人一定要猜想,某一只偶然带了变异病毒的动物是地下野生动物行业从海外进口的——没什么证据,也没有多大可能——那么真正的动物到人,再到更关键的“人传人疫情”也明确地发生在中国。然后在武汉早期的忽视之中不断扩大。 二 所谓“五系病毒” 还有一种论调,声称所谓“台湾专家爆料”,“美国的新冠病毒种类多,有5种”“武汉没有这么多种”,“美国样本有武汉样本的祖先病毒谱系”,“所以病毒是美国传给别人的”。这同样也是无知的愚言。 然而,问题在于,这个台湾节目讲解的就是中国大陆早期的一篇论文而已。而这篇论文的研究,是考察出了从武汉扩散到世界各地的病毒分子的某些变异。 论文选取的武汉样本,是疫情早期的确诊病例,而在当时,武汉要求的不合理的确诊标准便有“要有华南海鲜市场接触史”的要求。也就是说,论文选取的少量武汉样本,全是从华南海鲜市场一地选取。 于是自然,“武汉样本”就只有一系了。这些“系”之间存在分子差异,但名字是随意命名的,仅做区分而已。如下图,论文作者陈诉,美国的11个病人的13个样本表示,全部都是从外国输入美国,没有在美国发现人传人的证据。 上图是论文交稿时期的世界疫情样本分析结果。(现在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已经出现本国的人传人。) 此外,论文中的样本,根据作者所述,都是从武汉或者中国,直接或者间接地输出或者采集。然后,作者的判断很清楚,在武汉的病情传播比较早。 所以华南海鲜市场的病例应该是从武汉的其他地方传播过来的。(华南海鲜市场的样本,即论文的样本,还有在武汉的祖先谱系) 这点,分子分析的结果和医学上的病历记录完全一致:在华南海鲜市场病人求医以前,已经有其他地方病人的求医记录了。 总之,就是这样一篇大陆学者研究疫情发展的常规论文,在一知半解或者假装糊涂的电视、互联网营销号包装下,竟成了“指证美国的各种病毒传给外国”的惊人之论了。不妨再看一遍原论文陈述,“There is no human-to-human transmission evidence in the UnitedStates from the 11 cases.”——“从本论文所检查的11个病例,没有发现在美国有人传人的证据”。 其实,稍有理科头脑的人也会想到,病毒传播越远越变异,而各国远程飞行航班的最重要目的地是美国,自然,美国就会有多种变异后的病毒样本。但是,假如病毒是在美国先流行,那么,根据病毒传播越远越变异的原理,在其他国家就会有更多种类的病毒样本了,而不是(在论文投稿时)相对少的样本种类。 总而言之,营销号故意欺骗他们没有主见的读者。因为,如此重大的指证,必然需要一点点道理来支撑。但是该指证所依据的论文却清楚地表达了相反的意思——武汉疫情发展早、向外输出。 连最基本的考察都没有做,甚至明知是胡说八道,还有意抛出惊人之论,这就是对读者欺诈。 三 井蛙之问 最后,还有一种更无知的说法,说疫情爆发是因为“美国制造的生物武器”,甚至言之凿凿地说是“参加军运会的军人”带去投放的。 略有常识的人可能会哑然失笑,因为果真有什么武器要“投放”,那么利用其他机会,通过秘密的非官方人员去做,会更好。反正中国那么多特大城市就在那里又不会跑掉,哪里需要找个其实人们并不真正关心的“军运会”呢。 在武汉全城保安和监控最紧绷的大场面下“投放病毒”,显然极无头脑。万一被看到什么蛛丝马迹,就将会是天大的恶性事件,不仅会损害中美和平关系,还会损害美国和英国、加拿大、日本等等等等所有重要盟国的关系,因为不可测的、极度无理邪恶的行为将使自己的国家不可信任。这是阴谋论者绝对不可理解的思维死角。 他们不知道唯有使用正义原则才能在世界上真正立足,因为社会是一个个单个的人所组成,没有道理地公然策划反人类行为,将使自己所在的社会丧失内部成员之间的信任。 他们不理解,在文明、开化的社会里,这样的行为根本无法施行。 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曾经在一场涉及军调处的冲突事件中,专门对中国人,和所有人解释——“我强调指出,美国陆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人员是绝不可能容许他们自己(在一种集体、职务事务中)和故意歪曲真相的行为发生牵连的。虽然个别人可能这样做,一群人却绝不可能这样做。因为我们的标准很高、判断很严,不会鼓励和允许这种串通作伪的行为。美国方面不想也不打算隐瞒真相或是对真相作有利于自己的歪曲。”就是说,单个的美国人,或者多个美国人,有小组织的美国人,可能做出一些阴谋,但是,上上下下履行公务,互相以公职身份履行职责而合作的美国人,无法不约而同地共同完成欺骗和阴谋。 可能有些坐井观天的人并不服气,但这点可以在以后再从各种案例中加以回溯。长期以来的虚假宣传,必然将使某些人产生认知矛盾。但即便如此,从美国人自己的内部爆料“维基解密”中,也难以找到系统性的“阴谋”,只能找到一些被高度天真的理想主义者认为难以接受的“有条件、有限地监听监测”之类行为,或者个人性质的错误。许多内部人员冒着牢狱的危险泄的密就只有这个程度了——而支撑他们“泄密”的动机,和所有美国人从学校开始受到的教育一样,那就是要信守诚实和正义。 退一万步说,就把美国当成大恶霸,人家可以千里出兵抓走中美洲的毒贩总统,可以定点击杀外国军事指挥官,可以圈定制裁对象执行制裁,(以上都是有前因后果,得到相当法理支持的行为,尽管在外人看来争议很大。这和暗中谋害无辜的平民完全不可比),那又有什么必要偷摸做事呢。 此外,略有常识的人也不难明白,即使耗费艰辛,冒着风险干了所谓“投放生物武器”这样重大的恶行,只要当地卫生部门正常履行职责,早上报、早隔离,将早期的孤立病人和接触者追踪排查出来,隔离治疗,那么可能仅仅只要排查隔离几千人,就扑灭了疫情的火星。 那么人家还有必要干这样的事吗??(正因为如此,美国早已废除研发使用生物武器。就算杀人,有用的大杀器也多得很,而生物武器效率低、可以防、也难以精准控制。) 最后,说起早期排查、扑灭火星,再说起前文所述的,从中国和世界的流行病史,以及中国学者的病毒分析论文,全方位看来,中国的疫情能怪罪于谁呢?能去找任何一个外国吗?
改帖
删帖
提帖
压帖
封/解帖
删改者姓名
删改者密码
Home
|
Freedom Forum
|
Chinese Poets Forum
|
Culture Forum
|
Wen Ji
|
Books
|
About Us
|
Links
|
backend
Copyright © 2005 American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